導航:首頁 > 歷史知識 > 河南唐三彩歷史博物館

河南唐三彩歷史博物館

發布時間:2021-02-27 12:29:22

A. 國家博物館 唐三彩在幾層

在國博的地下二層《古代中國陳列》展覽的隋唐部分。

B. 洛陽唐三彩陶藝博物館的建築布局

博物館內還有一個唐三彩傳統工藝展示區,在這里我們能直觀地看到唐三彩傳統製作工藝的流程,從原料高嶺土的選取—輪制工藝的原理—手工印胚的過程—唐代時期各種釉色的誕生—燒製成品的柴窯—燒制過程以及唐三彩被發現時的情景等過程,都會通過展示區展示在遊客面前,特別是配合我們專業講解員的講述,可以讓遊客對唐三彩這一傳統工藝有個詳盡的了解。
館內藏品份四大類:人物、馬匹、駱駝、器皿。
人物類:人物造型以女性形象尤為突出,眾所周知,唐代女性以豐腴為美,館內的貴婦造型端莊富態、笑容祥和迷人、眼神柔和親切,宛如穿越千年的人物在與我們交談,人物刻畫的栩栩如生、姿態萬千。
馬匹類:馬匹造型敦實有力,肌肉線條清晰可見,而身上的裝飾卻華美靈動,充分將「力」與「美」融合在了一起,彰顯了盛世大唐的力量與風采。
駱駝類:走形駝、載絲駝、靜立駝…造型各異、生動鮮活的駱駝,真實再現了大唐盛世時,絲綢之路上的熱鬧場景。廣闊無垠的大漠上,駝鈴聲聲聲悅耳,頭頂烈日炎炎,商人和駱駝大汗淋漓,但仍舊沖著自己的目的地,一步一個腳印地走著走著…駱駝造型飽滿敦厚,厚重有力,尤其是呈嘶鳴狀時,牙齒和舌頭清晰可見,動態感十足。
器皿類:器皿類大多飽滿圓潤,色彩絢麗,在滿足當時實用性的同時極大地注重了觀賞價值,將普通的盤子、罐子塑造成了精美的藝術品,充分說明了唐代時期國民之富足。
博物館功效:唐三彩陶藝博物館成立後主要會起到以下四種功效。一是以博物館為平台,展示唐三彩悠久的歷史文化,傳承河洛文明與華夏文明,普及三彩文史知識,強化當代乃至未來國人對民族優秀文化的認同感與自豪感。二是藝術品收藏功能。對於流傳於民間的唐三彩古代藝術珍品與當代優秀作品,進行徵收購藏,讓唐三彩藝術重現昔日的輝煌與燦爛。三是學術研究功能。以博物館為載體,整合全市、全省、全國唐三彩學術資源,進行學術研究與課題攻關,將學術成果轉化成為社會經濟優勢。四是人才培育功能。大力培養培育唐三彩工藝人才,為唐三彩文化產業可持續發展,提供專業人才保障。

C. 參觀洛陽博物館時,發現其中陳列的唐三彩中有很多人俑的頭部不施釉,

樓上答的什麼玩意。。。還五個贊
不施釉的原因是為了再燒成之後再施開相,使人物形象更加生動

D. 洛陽唐三彩陶藝博物館的館藏文物

館內現有文物真品10餘件,以漢代到宋元時期的陶瓷珍品為主,真實而形象地展現了唐三彩從起源、興盛到衰落的發展歷程;同時還有高館長精心製作的高仿作品180餘件,人物、馬匹、駱駝、器皿均有涉及,全面展現了盛世大唐的風采。館內擁有一批流失海外的「作品」,這些作品是館長高水旺親赴美國、德國、日本等地通過各種攝影器材將文物原型記錄下來,回國後將其復制出來,以這樣的方式將國寶「帶」回來的。
唐三彩《中國馬》
三彩中國馬H.66cm
此作品是作者按照文物真品比例採用傳統手工技藝製作、經柴窯燒制而成的唐三彩高仿藝術品。該馬白色胎質,通體施以黑釉,鞍飾用經典的黃綠白三色加以點綴,在莊重中透露清新,大氣里散發高貴。馬匹鞍飾俱全,雕飾華麗,馬鬃齊整,額鬃分流,雙耳後抿,頸若彎弓。神滿氣足,膘肥體壯,四肢勁鍵,似走欲奔。唐代時期,黑色釉料來自於西域,非常稀有名貴,專供皇家貴族所用,該馬通體施以黒釉,可見該馬原型在當時之尊貴。真品創作於盛唐時期,1977年洛陽市關林唐墓遺址出土,業界為之震驚,堪稱絕世珍品,譽稱「中國馬」,現藏中國國家博物館。
唐三彩《啃蹄馬》
三彩啃蹄馬 H.42cm
此作品是作者按照文物真品比例採用傳統手工技藝製作、經柴窯燒制而成的唐三彩高仿藝術品。該馬通體施以黃釉,鞍施綠釉,馬鬃施以黃白間釉,色彩飽滿絢麗,渾厚凝重。馬匹臀部兩邊各掛三個鈴鐺,鞍飾華麗飄逸。馬頭右勾,雙耳後抿,兩眼有神,右後腿前抬,作啃蹄狀,生活活潑,靈性非常。該作品造型之難、藝術美感之高非常罕見。真品創作於中國盛唐時期,1975年洛陽市孟津唐墓出土,現被民間人士收藏。
唐三彩《飲水馬》
三彩飲水馬H.52cm
此作品是作者按照文物真品比例採用傳統手工技藝製作、經柴窯燒制而成的唐三彩高仿藝術品。該馬通體施以黃釉,釉線自然,恰似汗血,優雅華美。馬匹鞍毯施以綠釉,色彩明麗簡潔。馬頸修長,馬頭低垂,鴛鴦兩耳,雙眼圓睜,目光警覺,肌體勁健,線條流暢。此馬原形為汗血寶馬,極為名貴。這件作品的馬尾在唐代時期工匠採用真實馬尾加以安裝,歷經千年,其馬尾被歲月所吞噬,是以在出土時為無尾造型。真品創作於盛唐時期,西安市唐墓出土,現已流失海外。
唐三彩《抱物胖佣》
三彩離手胖俑H.60cm
此作品是作者按照文物真品比例採用傳統手工技藝製作、經柴窯燒制而成的唐三彩高仿藝術品。該俑為唐代貴族婦女的形象典範,身著藍色絲質長裙,綴黃白色花紋,腳穿黃色尖頭鞋,服飾華美。人俑頭梳高髻,齊如花瓣;面部豐潤,青黛描眉,巧鼻櫻唇。雙手離於胸前,恰似與人婉婉交談,體態豐腴閑雅,雍容華貴。作者將一個盛唐時期豐腴端正的女子表現的栩栩如生。真品創作於盛唐時期,1968年西安市唐墓出土,現已流失海外。
唐三彩《菱形蓋罐》
三彩菱形蓋罐H.30cm
此作品是作者按照文物真品比例採用傳統手工技藝製作、經柴窯燒制而成的唐三彩高仿藝術品。該罐敞口、短頸、闊肩、鼓腹、寶珠紐蓋。罐身施以黃釉,菱形格子圖型。交錯裝飾藍底白花和綠底白花圖案。罐口點綴紅釉,化龍點睛之妙。造型敦厚飽滿,色彩絢麗奪目,控釉技法精湛。真品創作於盛唐時期,1972年洛陽市關林唐墓出土,現藏於洛陽市博物館。

E. 河南博物館的鎮館之寶有哪些,有什麼特別之處,為什麼能成為鎮館之寶呢

河南城市博物館「鎮館之寶」 焦作絞胎紋瓷罐 焦作館藏絞胎紋瓷罐,器型很小,樣子有點兒像小時候家中用的小鹽罐。罐體遍繪棕白兩色相間的羽毛狀花紋,不顯精緻,我看著有點兒莫名其妙。館里人小心翼翼地將它拿起來,讓我順著罐口向內望,原來棕白相間的花紋貫透胎體,自罐外延伸到罐內,嗬,這倒是頭一回見。 「見過小孩子玩的彩色橡皮泥嗎?工匠們把黑白或褐白相間的泥料,像小孩玩泥一樣交替疊摞,互相糅合,再經盤卷、切割滾壓,紋飾入胎。成型之後紋理多變,如木理紋、野雞翅紋、羽毛紋、曲折紋、團花紋等,給人一種夢幻般感覺。」焦作市博物館副館長袁愛民先生解釋道。這件瓷罐,產於焦作修武的當陽峪窯。這種瓷器又稱絞胎瓷、絞泥瓷、透花瓷,焦作百姓叫它花饃瓷。這種陶瓷裝飾方式,起於唐,盛於宋,據說靈感來自於古漆器的一種工藝。 當陽峪窯的絞胎瓷,掛透明釉或綠釉,花紋有自然紋和規整紋兩類。自然紋如流水潺潺、群嵐疊翠、大漠孤煙,有中國畫潑墨韻致。規整紋則神秘端莊,更貼近人們的生活,有羽毛紋、草編紋、花卉紋、麥穗紋、漩渦紋、放射紋等。 絞胎瓷器在線條變幻間,完成了花紋構成,更蘊含了天地間循環輪回的深沉哲理。圖像入其胎泥,內外相同,表裡如一。線條宛轉,輾轉迴旋。起止玄妙,畫面寫實寫意共存,與中國傳統人文思想息息相通,充分展示出中國陶瓷文化的特有韻味。 完整的絞胎瓷器存世很少,袁愛民先生說:「當陽峪宋代絞胎殘片,指頭大的就能賣幾十塊,稍大一點的成百上千。」縱觀中國陶瓷發展史,能在坯胎上做文章的,除去絞胎瓷,便是景德鎮的青花和醴陵的釉下彩繪。當陽峪絞胎則是兩種或兩種顏色以上的泥在胎體中的內外通體裝飾,燒造短暫,存世稀少,焦作以外很多搞古瓷收藏的人聽都沒聽過,更談不上見到器物了。 窯還在,燒窯人何往? 這種奇妙的瓷器,因何會誕生於焦作的修武縣呢? 焦作古屬「三河」地區之「河內」,「九州」中央之「冀州」,太行山南之「山陽」,是黃帝統一中原、百族交匯融合、孕育中華文明的搖籃。修武縣是黃帝所封陶正(主管制陶之官職)寧封子誕生地,是我國陶瓷文化的一個根源地,此處「陶事」較景德鎮不知要早上多少年。 絞胎瓷創燒於唐代,產地主要在河南鞏縣窯和陝西耀州窯。入宋以後,河南焦作修武當陽峪窯繼續燒造,成為絞胎瓷的鼎盛時期。 距焦作市區3公里之處,焦作的後花園縫山公園東部,有一個依山傍水的小村莊——當陽峪村,人家不過百戶,雞鳴犬吠,歲月流長,乍一看,是個普普通通的北方小村。但你繞著村子走走,就能撿到釉面開著細紋的宋代古瓷片。每年六七月間,暴雨還會沖刷出古瓷殘片。 據1933年的《修武縣志》記載,當陽峪附近裸露於地面的宋代古窯址有四百餘座,是我國宋代瓷窯中風格變化最多、造型與裝飾品種最為豐富、做工特別精細的大規模窯場。 小村東南角有一個荒涼小院,院里立著窯神碑,這是目前我國僅存的三座窯神碑之一,另兩座一在陝西耀州黃堡鎮,一在河南禹州神篨鎮。窯神名百靈翁,是東晉一位神奇的制瓷工匠,北宋熙寧年間被封為德應侯,成為行業供奉的神靈。 窯神碑上記載:宋崇寧四年即1105年,當陽峪人遠赴山西耀州黃堡鎮恭請窯神百靈翁德應侯至當陽峪立廟,護佑當地發展。當時的當陽峪窯燒窯者有百餘家,以此為生者萬余戶。 當陽峪窯出產多種瓷器,其中的絞胎瓷器,尤為時人所重。宋朝人對它的追求已近「癲狂」,達官顯貴以擁有一件為榮,兩件為富,三件為貴。 北宋「靖康之亂」後,瓷業漸衰,絞胎瓷也成了人們記憶中的「玉香飄渺」。之後,當陽峪窯和絞胎瓷都消逝於歲月深處。 絞胎瓷重新進入世人視野,緣於幾個到中國淘金的「老外」。 上世紀30年代,居住於開封的英國大收藏家司瓦洛(R·W·SVALOW)到設於焦作的英國公司任職,他到當陽峪遺址調查,以行家的眼光意識到窯址的價值,他又邀請瑞典工程師卡爾貝克(O·KALBECK)前來,兩人僱用當地農民多次挖掘,得到大批瓷器及碎片,取走大量文物標本,並發表了《關於焦作陶瓷器的記錄》。 1941年,日本陶瓷專家小山富士夫看到該文章,對精美的當陽峪瓷器激賞不已,發表了《北宋修武窯》一文。從此,修武當陽峪窯在文博界名聲大噪,文物商不斷將收購的完整器和瓷片運到北京。 1951年及1962年,故宮博物院曾兩次派陶瓷專家陳萬里等人到當陽峪實地調查,陳先生發表了《談當陽峪窯》,指出:「黃河以北的宋瓷除了曲陽之定、臨汝之汝以外,沒有一處能與當陽峪相媲美。」 到了2003年10月至2004年5月,河南省考古研究所對當陽峪窯址進行了首次考古發掘。2004年5月22日,國內外50餘位知名考古專家匯聚焦作當陽峪窯發掘現場,再度認定「當陽峪瓷窯堪與汝窯、鈞窯、定窯等著名瓷窯相提並論」。 失傳數百年,誰人復活? 當陽峪絞胎瓷器技法,自宋代之後至上世紀三四十年代,已失傳數百年。令人難以置信的是,這種技藝是在日本復活並用在陶藝上,復活者就是日本的小山富士夫。 小山富士夫上世紀30年代曾來焦作,但卻與當陽峪古瓷窯址擦肩而過。因為,當時小山從日本到焦作,是為了考察焦作西部月山一帶宋代古窯遺址。那時的他,並不知道當陽峪窯的存在。好幾年後,卡爾貝克給他寄去了《關於焦作陶瓷器的記錄》,還有當陽峪絞胎瓷的殘器和一些碎片的照片,本意是想請他看一看那是不是失傳已久的古中國的一個瓷種——絞胎瓷。 小山富士夫慧眼識珠,他僅憑考察報告和照片上的殘器碎片,便感受到當陽峪絞胎瓷技藝的獨特魅力和價值,撰寫了《北宋修武窯》一文,把當陽峪絞胎瓷介紹給了日本陶藝界。 這件事有點不可思議,三個外國古陶瓷專家的交流陰錯陽差,考察過當陽峪古窯遺址的司瓦洛和卡爾貝克,只是做了做學問。沒考察過當陽峪古窯遺址的日本人,卻讓當陽峪絞胎技藝在日本開花結果,絞胎技藝最終成為日本陶藝界引以為榮的一種技法,還有了一個日本名字——「練上手」。其中兩位陶藝大師——松井康成和伊藤赤水,藝術成就最為顯赫,他們在享有國際聲譽的同時,也被日本當做「國寶」。 與日本相比,國內是另一種情形。當陽峪古窯遺址及其歷史文化價值由於陳萬里等專家的考古發現,逐步被人們所認知,古窯遺址表層的瓷器碎片,被收藏愛好者席捲一空。但絞胎瓷技藝的復活,卻無人問津。 直至上世紀80年代後,中央工藝美術學院梅健鷹教授及焦作本地的多家企業和個人,才先後投入到復活絞胎瓷的工作中。 超乎自由抵達自在 絞胎瓷器很特別,但誕生於中國並不意外。一個能將一把黏土玩到出神入化的民族,絞胎瓷不過是其隨心所欲的小游戲而已。 絞胎工藝最早誕生於唐代,至宋代發展到極致,元以後逐漸衰亡。 專家們經過分析,發現唐代絞胎殘片在時代、窯口、質地、器型和裝飾特徵等方面和唐三彩有著密切關系。唐代絞胎瓷是貴族日用品,傳世極少。唐三彩是殉葬品,較易保留,傳世量就比唐絞胎瓷大太多。 宋代統一後,經濟大發展,全國窯場紛立,絞胎陶瓷在北方多個地區都有出產,鄭州收藏專家張楊先生告訴記者:「山東淄博也產絞胎器,但時間短,數量極少;河南寶豐段店絞胎器工藝較為粗糙,主要表現在兩種或幾種胎泥顏色對比度較弱、所施顏色釉較混沌。修武當陽峪窯及其附近礦山、恩村諸窯的絞胎產品數量最大,且質量、紋飾也最為精美。」 絞胎瓷的製作方法是:用黑、白多種顏色的胎泥,交替糅合、折疊、盤卷、切刮,經拉坯或模壓成型,再粘貼、鑲嵌、拼接而成。坯體上出現兩色或多色相間的美麗圖案,之後施以透明釉或黃、綠、棕、翠藍、三彩釉入窯燒成(也有先高溫素燒,施釉二次入窯燒成)。 絞胎瓷既可整體絞胎,也可按構圖需要將絞好的胎料,貼塑於成型器物之上。目前,已發現的燒造絞胎瓷器窯址大多在河南境內。山東諸地所見絞胎瓷器,系由河南輸入或在河南影響下仿製。 「當陽峪絞胎瓷,羽毛紋對稱整齊有序,木理紋似木紋流暢,水波紋如行雲流水,編織紋如草編、竹編般逼真,還有條帶紋、石理紋、樹葉紋、麥穗紋、蒂紋、渦紋等,開創了我國陶瓷胎變裝飾的先河。絞胎裝飾,由胎而生,表裡如一、五彩滲化的效果,構成了絞胎瓷的特有韻律。」袁愛民先生說。 除絞胎瓷外,還有一種絞釉瓷,兩者幾乎同時出現。所謂絞釉瓷,絞的並不是釉,也不是絞的化妝土,而是「絞花」,是各種彩料的綜合運用。施彩方法不難想見,是運用各種特殊技巧,或藉助外力,使胎體在不同角度傾斜的狀態下,或在旋轉運動中,使彩料形成絞花紋飾,具有流動韻律之美。常見品種有白釉黑絞花、翠藍釉黑絞花、三彩黑絞花、綠釉黑絞花、棕黃釉絞花等。 當陽峪絞胎瓷的鼎盛時期是在北宋,當時,官、民兩大系統都蓬勃發展,「和光同塵,分外妖嬈」。據陳萬里先生分析,當陽峪窯的鼎盛時間,正和北宋北方瓷業同步。也就是說,北方當陽峪窯和耀州窯兩處民窯最發達時期,定窯汝窯,也正發展到最高點。定瓷「雲蒸霞蔚如冰如雪」,汝瓷「瑪瑙為釉,珍如拱璧」,它們都洋溢著令人低眉的尊貴華美。與它們同生同在的民窯如當陽峪窯,卻充滿著隨心所欲的逍遙意趣,藝人們越樸素越篤實,越有無上之美,因其無心,反留下美的深深烙印。超乎自由,抵達自在。 專家點評 絞胎瓷有著獨特的文化特質,它表裡如一被稱為「瓷中君子」,每一件絞胎瓷紋飾都不盡相同,被詮釋為「君子和而不同」。 焦作館藏的宋代絞胎紋瓷罐,直口、豐肩、圓腹、矮圈足,胎質堅硬細膩,口沿為白釉,其餘部分用棕白兩色瓷土,糅合成棕白相間的孔雀羽毛紋樣。罐體為上下兩段拼接而成,致使上下兩部分圖案互相交錯,富有變化,極為別致。這種工藝復雜、風格別具的絞胎瓷器是當陽峪窯的獨特裝飾手法。

F. 誰知道哪個博物館收藏了唐三彩

有很多啊~收藏最多的應該是洛陽市博物館!

G. 如何欣賞國家博物館 唐三彩 三花馬

三彩三抄花馬,形體高大,通身施襲釉,四足挺立在踏板上,雙耳豎立,雙目炯炯有神。馬面鬃毛修成劉海式,馬鬃修剪成當時流行的「官樣」——三花式,馬頭飾綠色鑣和杏葉式裝飾物,馬嘴微張,馬尾經過精心的梳理、打結,馬尾上翹。馬鞍上搭有綠色的障泥。

三花是盛唐時期流行的宮廷樣式。文人郭若需曾經說過:「唐開元天寶,承平日舊,世尚輕肥,三花飾馬。」並且明確地指出了所謂的「三花」,就是將馬鬃剪成「三辮」。著名的昭陵六駿石刻中馬的形象也有剪成三花的。馬身上的各種裝飾物在唐詩中都有描寫。對於流行於盛唐時期的宮廷用馬——三花馬,在唐白居易詩中就有「風箋書五色,馬鬃剪三花」的詩句;馬鞍上綠色的障泥,在李白《白鼻》的詩中也有「綠地障泥錦」的詩句;對馬頭與馬身上的轡飾,在王勃《春思賦》中有「杏葉裝金轡」詩句~

H. 河南鄭州歷史博物館簡介

一、從河南博物館到河南博物院
河南博物院是我國歷史上創建較早的博物館之一。早在1927年6月,時任國民革命軍總司令、`河南省政府主席的馮玉祥將軍在治豫政綱中就提出了「教育為立國根本要政」的主張,並身體力行,極力扶持文化教育事業。同年7月,在馮玉祥將軍的親切關懷下,由省政府委派郭須靜、徐金泉 、何日章三人為河南博物館籌備委員,隸屬省教育廳,指定開封法院西街前法政學校校舍為館址(即今開封市三聖廟街),是為河南博物院發韌之始。
然而,這座解放前河南唯一的博物館,從其誕生之日起,便隨著時局的動盪,走上了一條坎坷之路。1928年5月,原河南省政府為表現各民族的歷史和現狀,宣傳民族共和和世界大同的理想,遂將河南博物館改名為「民族博物院」,並改由省政府直接領導,同時劃撥 劉師古堂充公遺產的一部分為專款,限期開放。民族博物院以「啟發民眾知識文明、激增命思想、促進社會文明」為辦院宗旨,廣泛徵集歷史、自然科學、農業、藝術、生理衛生等方面的實物料。同年10月10日,在藏品缺乏的情況下,大量運用模型等手段,成功舉辦了第一次陳列展覽。
1930年12月1日,河南省政府將「民族博物院」恢復為「河南博物館」,並確定為社會教育機關,直屬省教育廳領導。12月23日教育廳委任關百益為館長,並收回民眾師范房舍為古物陳列室。1931年1月20日,河南省教育廳又頒布了《河南博物館組織條例》,其中明確博物館的宗旨為:「一、發揚固有文化;二、提倡學術研究;三、增長民眾知識;四、促進社會文明」。同時設立了保管部、搜集研究部兩個大部,成立了由民政廳廳長、教育廳廳長、河南大學校長、博物館館長等組成的7人理事會,將原民族博物院的19個陳列室調整為7個,撤去了大量民族服飾和模型,充實了歷史文物。1930年至1937年的8年間,是河南博物館空前發展的時期,藏品中的歷史文物最為豐富、精緻,具有河南地方特點,而且涌現出以關百益為代表的一批高水平的研究人員。從此,河南博物館名聲鵲起,得到了國內外的廣泛贊譽。1937年「七七事變」爆發,日本帝國主義大肆侵入。為避免文物被毀,館藏主要文物68箱被迫移運重慶,工作處於停滯狀態。1940年日偽期間,河南博物館被更名為「河南省立博物館」,下設事務部、保館部、研究部等。抗戰結束後,國民黨河南省政府派謝孟剛為接收委員,接收了日偽當局控制下的河南省博物館,但終因解放戰爭的爆發,國民黨政府忙於內戰,經濟嚴重匱乏,經費拮據,博物館步履維艱。
1948年,中國人民解放軍勢如破竹,一舉解放了古都開封。黨和政府十分重視文化教育和文博事業,立即成立了以趙干亭為主的三人管理小組,進駐博物館,整飭館務。1949年11月,河南省政府任命省教育廳廳長曲乃生兼任館長,開始組織人員,整理文物、展室,修繕房舍、設施,進行業務活動,博物館再次出現生機,蓬勃發展。
1953年,根據中央文化部頒發的《對地方博物館的方針、任務、性質及發展方向的意見》,河南省博物館被確定為地誌性博物館。1961年,河南省博物館由開封遷至省會鄭州,有了較好的陳列展覽場地。然而,正當博物館有計劃、有秩序地全面開展各項業務活動的時候,一場史無前例的文化大革命開始了。
文革10年中,博物館組織癱瘓,業務荒廢。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後,河南省博物館漸入佳境,進入了一個新的歷史發展時期。尤其是進入80年代,博物館力量不斷壯大,機構設置趨於合理,設立了陳列部、保管部、社會教育 部、圖書室、研究部、《中原文物》編輯部、辦公室、行管科、保衛科等科室,建立建全了崗位責任制和各項規章制度,博物館呈現出一派欣欣向榮的新景象。
日月交替,滄桑更迭。歷史的車輪駛入90年代。隨著改革開放的深入,國際間日益頻繁的文化交流,旅遊事業的飛速發展,進一步促進帶動了全國博物館事業的發展。由於河南省博物館建築是1958年大躍進時期突擊在鄭州興建的,它無論在建築形式、建築規模、還是在內部設施上,都很難適應今天博物館日益發展的需要。為此,河南省委、省政府領導高瞻遠矚,決定「八五」期間在省會鄭州建設一座具有當今先進水平的現代化博物館。1991年秋,根據李瑞環同志的有關指示,經原省委書記侯宗賓、原省長李長春等領導同志的積極爭取,國務院決定由國家和河南省共同投資籌建新館舍。
新館位於鄭州市農業路中段,佔地10 余萬平方米,建築面積7.8萬平方米,累計投資近3億元人民幣,歷時5年建成。主體展館位於院區中央,呈金字塔形,後為文物庫房,四隅分布有電教樓、綜合服務樓、辦公樓、培訓樓等。整體建築結構嚴謹、氣勢宏偉,造型古樸典 雅,具有獨特的藝術風格,同時也體現了中原文化的特點。
按照國家級現代化博物館的要求,新館內部設施完善,功能齊全。內有自動消防系統、安防監控系統、辦公自動化管理系統、文物保護系統、電教系統、樓宇自動化系統等設施。1997年7月,河南省政府決定,將中原石刻藝術館與河南省博物館合並,成立河南博物院。河南博物院的成立,是河南博物館事業發展的一個里程碑,也是中國博物館發展史上的一樁盛事。
二、從白手起家到文物收藏大館
河南地處中原,歷史悠久,文物豐富,是中華文明重要的發源地之一。自古以來,我們的祖先就在片遼闊的土地上繁衍、生息,創造了絢麗多彩的古代文化,這就為河南博物院的發展奠定了堅實的物質基礎。
河南博物院創建之初,就十分重視文物的徵集工作,但由於當時缺泛經驗,博物館工作帶有很大的盲目性和隨意性,徵集藏品往往是單純的"網羅珍奇",藏品頗為復雜,而且良莠不齊。
1930年至1936年間,是舊河南博物館藏品保管工作的繁榮時期,無論是在藏品的徵集、整理或在對藏品的研究上,都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尤其是在關百益先生的帶領下,先後接收了古物保存委員會所存的所有文物,其中包括1923年新鄭出土的春秋銅器,1925年11月鄢陵城關出土的宋代窖藏瓷器,洛陽等地的歷代石刻等。1934年、1935年又先後徵集了大量的古代名人書畫及現代藝術品,從而大大豐富和提高了博物館藏品的數量和質量。特別值得一提的是,博物館還主動進行了幾次田野發掘,獲得了大量的出土文物。這個時期擁有的藏品不僅數量多,而且質量精,彌足珍貴。如新鄭出土的蓮鶴方壺、大型列鼎、王子嬰次爐、編鍾等;登封縣的九柄玉如意;石刻中的北魏石棺,劉根造像碑、魏志8種、隋代四面造像、舍利塔銘、唐代泉男生墓誌、宋代二體石經、金代進士題名碑等。正因為擁有大量的文物精品,所以在全國博物館界的地位大大提高,在國外也深受贊揚。當時曾有這樣的評論:「統中國博物館所藏物品,除故宮博物院外,河南博物館堪居第二之位置。」
抗日戰爭時期,為了確保文物安全,河南博物館工作人員以滿腔的愛國熱忱和高度的責任心,精心挑選文物珍品5678件,拓片1162張,圖書1472套(冊),分裝68箱運漢口,存放於法國租界。1938年9月,隨著國內形勢日趨危急,存放於漢口的文物又輾轉運至重慶,從而避免了日寇的劫掠和破壞。而存留於開封的文物,在開封淪陷後,大部分銅器、鐵器下落不明。存放於重慶的68箱文物,於1949年11月,由國民黨政府挑選38箱,其中文物5119件,圖書1450套(冊)運往台灣。至此,河南博物館元氣大傷,苦心經營20餘年的文物大館,已無精品可言,博物館名存實亡。
新中國成立後,在黨和政府的關懷支持下,河南博物院得天時,佔地利,重整旗鼓,大力開展文物徵集工作,通過調查、收購、接受捐贈、發掘、揀選、調撥等,很快恢復了元氣。而且,館藏文物的數量和質量已非昔日可比。迄今為止,館藏文物達十萬件,特別是史前文物、商周青銅器和歷代陶瓷器,享譽世界,具有較高的歷史、科學、藝術價值。如鄭州的大河村遺址出的新石器彩陶、臨汝出土的彩繪鸛魚石斧圖陶缸、鄭州窯藏青銅器、淅川下寺出土的楚國青銅器、平頂山應國墓地出土銅器、三門峽虢國墓地出土銅器、扶溝出土的楚國金銀幣、洛陽唐三彩、汝瓷、鈞瓷等。另外,從1954年開始,博物院還曾多次派出徵集人員,分赴革命老區,進行調查訪問,徵集了一大批寶貴的革命文物。同時,還接收了省軍區、省民政廳等單位撥交的部分革命文物和有關資料,其中有許多珍品,如太平天國的布告、義和團的旗幟、吉鴻昌烈士就義時的血衣、彭雪楓烈士的遺物、《響導》周報、《新青年》雜志、《紅旗報》、《中州評論》、《拂曉報》等。
近十年,隨著文物工作的不斷深入,湮埋已久的地下文物精品,終於重見天日,再現風采。為了配合河南博物院建設,發揮河南文物大省的優勢,從不同側面再現燦爛的河南古代文化,在省委、省政府及文化廳、文物局大力支持和關懷下,又陸續從中央、省直及各地市文物單位征調一大批文物精品。這些文物精品,猶如鑲嵌在中原大地上的顆顆明珠,放射出斑斕璀燦的光華,它必將以無窮的魅力,吸引無數海內外的觀光客。
三、從《民族模型陳列》到《河南古代文化之光》
陳列展覽是各項業務工作的中心環節。河南博物院創建伊始,就圍繞這個中心開展工作。"民族博物館"時期的《民族模型展覽》,是河南博物院歷史上舉辦的第一次陳列展覽。陳列以塑像為主,配合照片,展出古今中外各民族模型。展出後,引起了當時開封各階層和市民的轟動,"參觀者為之途塞"。
1930年至1937的"河南博物館"時期,在廣泛收集歷史文物、民俗文物和各類自然標本的基礎上,先後開放的陳列室有13個。如安陽殷墟出土器物陳列室、新鄭古器物陳列室、洛陽古物陳列室、岩石陳列室、民族模型陳列室、開封相國寺舊藏文物陳列室、石刻室、藏經陳列室、植物、礦物標本陳列室、書畫陳列室等。由於當時的陳列水平有限,在"唯器物論"的思想指導下,採取器物堆砌的辦法,陳列質量較差,但仍能看出當時的"河南博物館"已初具規模,是我國博物院中的皎皎者。
1937年,在館藏文物精品運抵重慶後,開封本館所屬藏品仍繼續陳列開放,但數量和質量均大為遜色。1938年日本侵略軍佔領開封,博物館被迫停止活動,直到1940年日偽統治下,把博物館改名為"河南省立博物館",才將原陳列開放。
解放後,河南博物院獲得了新生。1949--1961年間,除舉辦《河南自然環境與資源》、《河南歷史》、《河南革命文物》三個基本陳列外,還舉辦展覽數十個,內容多數與各個時期的中心任務和政治運動有關。如《從猿到人展覽》(1950年)、《鎮壓反革命展覽》(1951年)、《偉大祖國展覽》(1952年)、《青銅器展覽》(1952年)、《歷代服飾展覽》(1954年)、《肅反展覽》(1956年)等。
1961年至1966年五六年間,是河南博物院穩步發展的時期,也是舉辦展覽較多的一個時期。遷鄭之初,立即與省文物隊聯合舉辦了《河南省歷史文物展覽》,展出文物2000餘件,每天觀眾如潮,川流不息,贏得了廣大群眾的好評。1963年舉辦的《河南革命文物展覽》、以實物、圖片、繪畫、文字等較為系統地再現了河南革命斗爭史。1964年,在原有《歷史文物展覽》的基礎上,經過深入的研究、設計、製作,舉辦了遷鄭後的第一個基本陳列--《河南歷史陳列》,集中反映了河南古代歷史概況。
"文化大革命"時期,陳列展覽工作受到了極大的沖擊,展覽被污為"黑展覽"而被查封。在這種惡劣的環境下,博物院職工還是以高度的責任心舉辦了幾次富有教育意義的展覽。如《抗大校史展覽》、《焦裕祿事跡展》、《林縣紅旗渠展覽》、《洛陽煤礦史展覽》等。
1977年到1997年的20年,可以說是河南博物院大發展的20年,陳列展覽工作做得有聲有色,並逐步確立了全國文物大館的地位。首先於1980年重新恢復了《河南歷史陳列》。該陳列在"文革"前陳列的基礎上,增加了新的內容,採用了新的陳列設備和手段,使之更趨於科學化和大眾化,真正成為人民群眾喜聞樂見的文化園地。1981年以來,又先後舉辦了《河南革命文物陳列》、《古代雕塑藝術陳列》、《古代建築藝術陳列》、《館藏明清書畫展》、《館藏文物精品展》以及《楚國青銅器展》等幾十個展覽,觀眾人數逐年遞增,年平均觀眾達30餘萬人次。
尤為引人注目是,通過六年多的醞釀和深入研究,集河南博物院集體的智慧,在中央、省、地市各級領導和兄弟單位的支持下,河南博物院在落成之日便隆重推出了《河南古代文化之光》、《中原百年風雲》、《河南古代石刻藝術》、《河南古代玉器》、《河南古代建築》、《楚國青銅器》、《明清工藝珍品》、《恐龍世界》等1個基本陳列和7個專題陳列,內容豐富,蔚為大觀。尤其是《河南古代文化之光》,是70年來河南博物院規模最大、技術最先進,內容更充實的大型陳列,展廳面積達3200多平方米、展覽文物1000多件(套),均屬館藏文物精品,重點展示了河南古代文化的光輝成就。在內容上,一改傳統的模式,盡可能地增加了觀眾參與項目;在形式上,普遍採用了聲、光、電等現代化科學技術手段,使觀眾真正能夠賞心悅目;在講解手段上,配備了電腦控制的自動擴放錄音講解、擴放錄像、聲控幻燈、感應錄音講解等先進設備,增加了觀眾參與的一些項目,能夠最大限度地滿足觀眾對文物的求知鑒賞、娛樂等需求。
另外河南博物院自創建以來,一直在中原文物如何走出河南、走向世界這個問題上做出積極的努力和嘗試。如1935--1936年在英國倫敦舉辦的《中國藝術國際展覽會》,當時河南博物館選送的新鄭出土的8件青銅器,在倫敦引起轟動,受到海外觀眾的高度贊揚。70年來,舉辦和參加的出國展覽還有:1980年丹麥、瑞士的《中國珍寶展覽》,1985年日本的《中國歷代陶俑藝術展》,1986年日本的《黃河文明展》,1987年美國的《中國歷代陶俑藝術展》,1990年日本的《河南省文物展》,1990年新加坡的《中國漢代文明展,1991年法國的《河南省史前文物展》,1992年澳大利亞的《帝王的中國展》,1993年丹麥的《華夏帝王展》,1996--1997年英國、德國、瑞士和丹麥的《人與神展》,1998年的《大黃河文明展》等。通過展覽,增強了我們與各國人民之間的友誼,使更多的海外觀眾進一步了解河南,了解源遠流長、博大精深的中原文化。
四、從《河南博物館館刊》到《中原文物》
有著70年歷史的河南博物院,不僅是文物薈萃之地、文化教育的場所,同時又是科學研究的重要陣地。特別是在解放後的40多年來,河南博物院人才輩出,在科學研究領域取得了豐碩成果。
1929年,殷墟文物進館之後,當時的河南博物館即聘請考古學家關百益為編輯委員,研究考訂甲骨文字和各種器物刊印成書。1930年底,關百益先生接任館長職務,同時成立了研究部,科學研究工作步入正規。據粗略統計,1931-1938年間,河南博物館出版文物圖錄和研究著述達一百多冊、卷。比較重要的如《伊闕石刻圖表》(關百益)、《石華》(關百益)、《殷墟器物存真》(關百益)、《殷墟文字存真》(關百益)、《新鄭古器圖考》(關百益)、《南陽漢畫像集》(關百益)、《河南金石志圖》(關百益)、《老君洞石墨擷英》(關百益)、《繁塔石墨擷英》(關百益)、《南陽漢畫像匯存》(孫文青)、《殷墟文字存真第一集考釋》(許敬參)、《館藏石刻整理匯報》(孫文青)、《河南博物館自然科學匯報》一、二、三冊(傅桐生)等。在研究內容上,具有濃厚的河南地方特色,充分發揮了地方博物館的優勢。在研究方法上,他們重視實踐,研究人員經常走出書齋,親自參加文物、標本的搜集和整理。如1935年8月,關百益在汲縣山彪鎮發掘戰國墓;1936年春,孫文青參加殷墟第十三次發掘;1936年9月至11月,許敬參、郭豫才等在輝縣琉璃閣進行發掘等。
1936年7月,王幼僑任館長後,為了"闡揚文化,研究學術",創辦了《河南博物館館刊》,到1938年3月因日寇入侵而停刊。短短的兩年時間,共出版15期,其內容豐富,引人入勝,真所謂"琳琳琅琅,萃集一堂,遂為中州古代文化之大觀。"不僅能夠從中詳細地了解到河南博物院的發展史,而且還有一批重要的考古學理論、考古調查報告和考古研究論文,直至今天,仍不失為重要的學術參考資料。
建國以後,隨著博物館事業的迅速發展,科學研究也逐步走向深入。40多年中,雖然經受了多次政治運動的沖擊,但仍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績。考古發掘報告、學術論文數以千計,出版專著目錄和普及讀物也有幾十部之多,比較重要的如《中國陶瓷小品》(河南省博物館編)、《龍門造像題記》(河南省博物館編)、《河南省博物館》(中國博物館之七)、《中國奴隸社會》(許順湛)、《漢代疊鑄》( 湯文興)、《中原遠古文化》(許順湛)、《夏文化研究論集》(鄭傑祥編)、《中嶽漢三闕》(呂品)、《河南漢代畫像磚》(湯文興、呂品)、《黃河文明的曙光》(許順湛)、《河南文博考古文獻敘錄》一、二(孫傳賢主編)、《漢畫--河南漢代畫像研究》(周到、王曉)、《河南博物院落成論文集》等。
1977年,由河南省博物館主辦的全國第一家省級文博期刊《河南文博通訊》創刊,已故考古學家、歷史學家郭沫若先生親筆題寫了刊名。刊物問世後,很快引起了國內外讀者的關注。1980年,為了進一步擴大其影響,改為國內外公開發行,並於1981年更名為《中原文物》。20年來,《中原文物》始終擔負著向社會宣傳文物保護政策和弘揚優秀民族文化,加強愛國主義教育,促進學術繁榮的多重使命,逐步形成了具有地方特色和獨特風格的學術期刊,越來越受到文博界的重視,已成為研究史前文化、夏商文化、漢畫、楚文化及科技考古等領域的重要園地,並且連續被評為河南省一級期刊和中國社科類核心期刊。截至目前,《中原文物》出版發行近百期,發表學術論文、考古報告等2000多篇,並出版了《河南省考古學會論文集》、《魏晉南北朝佛教學會論文集》、《論仰韶文化》等特刊,從不同的角度和側面,反映了中原大地文物博物館工作的面貌。
從《河南博物館館刊》到《中原文物》,不僅使我們看到了河南博物館數十年來的光輝歷程,同時也使我們深切地體會到,累累碩果的背後,有著河南博物院幾代人的不懈努力。他們嘔心瀝血,默默耕耘,為河南博物院的發展和科學研究,做出了突出的貢獻。關百益先生,是30年代著名學者,近代考古學家,也是河南博物院的奠基人。他知識淵博,著述宏富,於史學、金石學、考古學、甲骨學、方誌學等皆有很深的造詣和卓絕的創建。孫文青先生,早在30年代,就開辟了漢畫研究的新天地,為漢畫研究奠定了基礎。解放後,河南博物館更是人才濟濟。諸如許順湛、韓紹詩、楊煥成、孫傳賢、任常中、周到、王瀛三、張維華、湯文興、呂品等同志,著述甚豐,在國內乃至國外享有較高的知名度。如今,他們有的已年屆七旬,有的已接近退休年齡,但在文博戰線默默奉獻,不知老之將至。更為可喜的是,在老一輩專家學者的帶領和鼓舞下,涌現出一大批後起之秀,他們不僅有扎實的文博知識,而且善於接受新思想、新方法,這是我們事業後繼有人,興旺發達的根本保證。從他們身上,可以看到河南博物院美好的未來。
河南博物院輝煌的今天,是各級政府和各界人士關心支持的結果。是河南博物院幾代人共同奮斗的結果。有得天獨厚的地理條件、豐富的文物資源以及全體職工的不懈追求,河南博物院將會以更加堅實的步伐,以嶄新的姿態、現代化的管理、多功能的服務、優美典雅的環境獨領風騷,為中原大地增添新的光彩。

I. 洛陽三彩藝術博物館的建設背景

「洛陽三彩」發展到今天,中國陶瓷藝術大師郭愛和創立的「三彩藝」專釉畫又以無可比擬的豐富屬釉彩當之無愧的站在了歷史的至高點。它是在「洛陽三彩」傳統工藝的基礎上,採用獨特的施釉和燒制技術創造出的平面陶瓷藝術品。郭愛和大師的直覺、敏感與控制力,讓他總能找到一個臨界點,有著更大的自由空間來創作個性化的作品,表達出難以描述的微妙感受。
「洛陽三彩藝術博物館」以中國陶瓷藝術大師郭愛和創立的「洛陽三彩」學說(在三彩前冠以「洛陽」二字,明確地體現出洛陽是三彩發源地的地理屬性,涵蓋「唐三彩」及其它三彩藝術,體現三彩這一藝術體系的歷史演變過程)為基礎,並以其二十多年來的「三彩藝」釉畫作品及不同時期的「洛陽三彩」藏品為主體,使公眾對「洛陽三彩」有全面及全新的了解:洛陽三彩——「流光溢彩爍古今」。
三彩藝術博物館負責人、中國陶瓷藝術大師、中國陶瓷設計藝術大師郭愛和介紹說,洛陽三彩歷史悠久,始於漢,盛於唐,經宋遼,至明清,有著上千年的歷史。尤其是近些年, 洛陽三彩在國內外各項大型賽事和活動中摘金奪銀,蜚聲國際,讓更多人了解到洛陽三彩的獨特藝術魅力。因此,洛陽需要有這樣一個讓市民、遊客了解三彩發展歷 史脈絡的展館。

J. 唐三彩武士俑的河南博物院藏「唐三彩武士俑」

【名稱】:唐三彩武士俑
【類別】:陶器、唐三彩
【年代】:唐代(公元618──907年)
【文物原屬】:陪葬品
【文物現狀】:河南省洛陽市出土,現藏河南博物院
【簡介】:
通高88厘米。俑戴盔,穿甲,腰束繩形粗帶,圍項護,兩肩有覆膊,甲附雙護胸及護心,下著條紋小口褲,足蹬尖頭靴,左手叉腰,右手原持有兵,立於方形座上。俑身及座施黃、綠、白三色釉。

閱讀全文

與河南唐三彩歷史博物館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歷史知識薄弱 瀏覽:23
軍事理論心得照片 瀏覽:553
歷史故事的啟發 瀏覽:22
美自然歷史博物館 瀏覽:287
如何評價韓國歷史人物 瀏覽:694
中國煉丹歷史有多久 瀏覽:800
郵政歷史故事 瀏覽:579
哪裡有革命歷史博物館 瀏覽:534
大麥網如何刪除歷史訂單 瀏覽:134
我心目中的中國歷史 瀏覽:680
如何回答跨考歷史 瀏覽:708
法國葡萄酒歷史文化特色 瀏覽:577
歷史人物評價唐太宗ppt 瀏覽:789
泰安的抗日戰爭歷史 瀏覽:115
七上歷史第四課知識梳理 瀏覽:848
歷史老師職稱需要什麼專業 瀏覽:957
什麼標志軍事信息革命進入第二階段 瀏覽:141
正確評價歷史人物ppt 瀏覽:159
ie瀏覽器如何設置歷史記錄時間 瀏覽:676
高一歷史必修一第十課鴉片戰爭知識點 瀏覽: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