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歷史知識 > 金沙江大渡河的歷史事件

金沙江大渡河的歷史事件

發布時間:2021-03-14 00:07:38

1. 巧渡金沙江、飛奪瀘定橋、搶渡大渡河,這些事件有何意義與影響

1、巧渡金沙江使中央紅軍擺脫了數十萬國民黨軍的圍追堵截,取得了戰略轉移中具有決定意義的勝利。

2、飛奪瀘定橋打破了蔣介石妄圖把紅軍變成第二個石達開的反革命迷夢,是紅軍長征中具有戰略意義的重大勝利之一。這次勝利體現了紅軍無限忠於人民革命事業的大無畏精神。中央紅軍全部渡過天險大渡河,粉碎了蔣介石企圖憑借大渡河等自然障礙消滅紅軍的企圖。取得了長征中又一次重大勝利。

3、搶渡大渡河是紅軍的一次生死之戰,能否渡過河去,是中國革命的關鍵。為了渡過大渡河,在作戰開始前,先遣隊首長對這次作戰給予了高度的重視。他們同作戰部隊一起制定渡河方案,並強調這次渡河作戰的重要意義,從而使作戰部隊增強了信心,鼓足了勇氣,為作戰取得勝利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1)金沙江大渡河的歷史事件擴展閱讀:

紅軍長征途中巧渡金沙江的巧妙之處:

1935年,為了跳出數十萬國民黨軍的圍追堵截,粉碎蔣介石欲將紅軍殲滅於川、黔、滇地區的計劃,中央紅軍決定實行渡江北上的戰略方針。四渡赤水、南渡烏江後,他們准備搶渡金沙江,奪取戰略轉移的主動權。英勇智慧的紅軍,用一連串「巧招」實現了這一戰略意圖。

4月初,中央紅軍南渡烏江後,直奔貴陽,一度打到離貴陽城20公里的飛機場。毛澤東的作戰意圖是「調虎離山襲金沙」,指出「只要能將滇軍調出來就是勝利」,因為西進雲南、渡過金沙江,必須調出滇軍,掃除主要障礙。

正在貴陽督戰的蔣介石,看到紅軍直逼貴陽,自己身邊只有一個團的兵力,急令滇軍主力緊急增援,又嚴令湘軍、桂軍等各路軍隊對紅軍堵截。

正當國民黨軍紛紛向貴陽以東集中時,中央紅軍主力突然由清水江地區急轉南下,以每天60公里的行軍速度,向雲南方向疾行,逼近昆明。

為保住昆明,「雲南王」龍雲讓尚在曲靖以東的孫渡縱隊取捷徑趕往昆明,並調集雲南各地民團前來防守。這樣一來,滇北各地和金沙江南岸的防禦力量就大大削弱了,為紅軍巧渡金沙江創造了有利條件。

4月29日,中共中央、中革軍委發出速渡金沙江,在川西建立蘇區的指示。紅1軍團接到命令,立即派紅4團向祿勸、武定、元謀急進。團長王開湘、政委楊成武了解到,國民黨的「中央軍」還沒有去過這幾個縣,決定由先頭分隊化裝成執行任務的國民黨「中央軍」,智取祿勸、武定、元謀三縣。

紅4團一天中沒費一槍一彈就巧取三城,為大部隊直插金沙江贏得了時間。

紅軍總參謀長劉伯承率領中央縱隊先遣幹部團一部,一晝夜行進100公里,於5月3日晚搶佔了金沙江皎平渡口,紅軍在皎平渡口一共只找到6艘木船,大船可渡30人,小船隻能渡11人。而且,當地還有「夜不渡皎平」的舊俗。

這6艘木船,承載著兩萬紅軍的性命,承載著中國革命的前途。為此,毛澤東、周恩來、朱德和劉伯承等直接指揮,嚴格渡河紀律,不爭不搶,保持秩序,確保渡江安全。

他們還找到漢、彝、傣、納西等各族船工36人,殺豬宰羊一天管6頓飯,每天給每個船夫5塊大洋工資。船工受紅軍政策感召,打破「夜不渡皎平」的習俗,6艘船連續擺渡7天7夜,幫助紅軍勝利渡過金沙江。

5月9日,2萬多人的紅軍部隊全部渡過金沙江,未掉一人一騎。兩天後,當國民黨軍先頭部隊趕到金沙江邊時,只看到岸邊留下的幾只破草鞋,紅軍已不知去向,渡船也沒找到一艘,只能望江興嘆……

2. 巧渡金沙江、飛奪瀘定橋、強渡大渡河,這些事件有何意義與影響

①意義與影響:鍛煉和考驗了中國共產黨和紅軍,保存了黨和紅軍的基幹,留下光榮的革命傳統,極大鼓舞了全國人民,推動了革命形式的發展。

②巧渡金沙江:從1935年5月3日至9日,在7天7夜的時間里,紅軍主力就靠這7隻小船從容地過了江。擔任後衛的9軍團在南渡烏江以後奉軍委命令一直繞圈子,忽南忽北,牽制了敵人部分兵力。1935年5月6日,他們到了雲南東川與巧家縣之間,並於1935年5月9日在渡過了金沙江。兩天以後,敵人的追兵才趕到南岸。可紅軍早已毀船封江,無影無蹤地走了,體現出了將士們的機智與勇敢。
飛奪瀘定橋:是中國工農紅軍長征中的一場戰役,發生於1935年5月29日。中央紅軍部隊在四川省中西部強渡大渡河成功,沿大渡河左岸北上,主力由安順場沿大渡河右岸北上,紅四團官兵在天下大雨的情況下,在崎嶇陡峭的山路上跑步前進,一晝夜奔襲竟達120公里,終於在5月29日凌晨6時許按時到達瀘定橋西岸。第2連連長和22名突擊隊員沿著槍林彈雨和火牆密布的鐵索踩著鐵鏈奪下橋頭,並與左岸部隊合圍佔領了瀘定橋。
打破了蔣介石妄圖把紅軍變成第二個石達開的反革命迷夢,是紅軍長征中具有戰略意義的重大勝利之一。這次勝利體現了紅軍無限忠於人民革命事業的大無畏精神。
強渡大渡河:強渡大渡河(Force da river)是指1935年5月中國工農紅軍在四川省越西縣(今屬四川省石棉縣)安順場渡過大渡河的戰斗,也是長征途中的一次著名戰斗。
強渡大渡河是紅軍的一次生死之戰,能否渡過河去,是中國革命的關鍵。為了渡過大渡河,在作戰開始前,先遣隊首長對這次作戰給予了高度的重視。他們同作戰部隊一起制定渡河方案,並強調這次渡河作戰的重要意義,從而使作戰部隊增強了信心,鼓足了勇氣,為作戰取得勝利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3. 在金沙江發生了什麼歷史事件

1935年5月,中央紅軍全部渡過金沙江,從此跳出數十萬敵軍圍追堵截的圈子,取得了戰略轉移具有決定意義的勝利。史料稱之為巧渡金沙江

4. 與大渡河相關的歷史事件

安順場原名紫打地,位於四川省西南部、大渡河中游,距石棉縣城10公里。19世紀60年代至20世紀30年代間,這里發生兩起中國近、現代史上的重大歷史事件:1863年5月,太平天國翼王石達開率領的太平軍,在安順場遭清軍圍追堵截而全軍覆沒;72年後的1935年5月25日,中國工農紅軍一方面軍長征至安順場,由17勇士為先導的紅軍成功強渡大渡河,打破敵人的圍追堵截。

強渡大渡河,是紅軍長征中一次具有重大戰略意義的行動,它打破了蔣介石妄圖讓紅軍「變成石達開第二」的夢想,開拓了紅一、四方面軍會師和紅軍北上的道路。長期以來,關於這一歷史事件,有不少親歷者、記者、作家和重訪長征路的人士,寫出許多生動的故事,使強渡大渡河這一歷史事件的記述更加豐富多彩,但是也出現了某些有違史實、添枝加葉或互相矛盾的差錯和訛傳。

本文以50年前采訪強渡大渡河的親歷者所獲第一手史料為據,對一些失實和訛傳予以訂正和糾正,有助於還原歷史的真相——

1957年人民解放軍建軍30周年前夕,我作為解放軍報記者,曾訪問了親歷強渡大渡河戰斗的楊得志上將、孫繼先中將、趙章成少將、李得才大校和多位參加過長征的紅軍指戰員。他們向我講述了紅軍強渡大渡河的具體經過。在1957年7月27日《解放軍報》上發表了我采寫的訪問記。值紀念紅軍長征勝利70周年到來之際,我翻出50年前的訪問記錄,同時參照部分第一手資料加以整理,並對某些差錯予以訂正,希望有助於還原這一歷史事件的真相。

強渡大渡河的決策是怎樣做出的?

過去,關於大渡河的電影和紀實作品中,存在著忽視集體領導,突出個人作用的傾向。實際情況是,遵義會議之後,黨中央(張聞天任總書記)汲取過去的經驗教訓,很注意發揮集體的智慧和作用,一切重大的軍事行動,都是經過集體研究決定的,不是個人可以指揮、調動一切的。過大渡河也是一樣。1935年5月12日召開的中共中央政治局擴大會議,按照遵義會議制定的在川西建立蘇區根據地的戰略方針,決定繼續北上,搶渡大渡河,到川西與四方面軍會合。17日(一說為18日),中共中央和中革軍委負責同志,又在四川禮州附近的鐵坑開會,討論行軍路線,決定放棄對西昌的圍攻,取道冕寧過彝民區,到安順場搶渡大渡河。

中央紅軍渡過金沙江後,經會理、德昌、瀘沽抵達大渡河畔安順場。這條路線與72年前太平天國翼王石達開渡過金沙江後走的路線非常相似,而安順場一帶正是石達開全軍覆沒之地。

瀘定橋共有十三根鐵索,九根鋪著木板作為橋面,兩邊各有兩根是護欄。有的回憶文章說:「敵人已經把橋板全部抽掉,只剩下寒光閃閃的十三根鐵鏈子了。」實際情況不是這樣。敵人為阻擋紅軍從瀘定橋上過河,確曾下令拆除橋板,但守橋的川軍是所謂「兩槍兵」,就

是一支步槍,一支大煙槍,戰鬥力很差,拆橋板的速度也極其緩慢。他們只拆除了一部分橋板,紅軍就趕到了。

在紅軍抵達大渡河前,蔣介石於5月中旬飛抵昆明,調動中央軍十餘萬人,川軍五六萬人,部署在大渡河畔堵截紅軍,並致電各軍稱:「大渡河是太平天國石達開大軍覆滅之地,今共軍入此漢彝雜處、一線中通、江河阻隔、地形險要、給養困難的絕地,必步石軍覆轍,希各軍師長鼓勵所部建立殊勛」。而紅軍也以紅軍不是石達開,要強渡大渡河,為全軍開辟勝利的道路,動員和鼓勵指戰員。5月22日,《紅星報》在《強渡大渡河的宣傳鼓動工作》中提出,「要以極迅速、堅決、勇猛、果敢的行動」,迅速強渡大渡河,配合紅四方面軍,實現「赤化川西北,創造新蘇區」的戰略方針。

英勇善戰的紅一團,在團長楊得志、政委黎林率領下,作為全軍的先遣隊,擔負搶佔大渡河南岸安順場渡口的任務。經過一晝夜140多里的急行軍,5月24日晚上到達距安順場十五里的一個小村子。這時,在南岸守衛安順場渡口的敵人,是國民黨二十四軍彝務總指揮部營長賴執中,北岸是四川軍閥劉文輝的第五旅第七團韓槐楷營。韓營從南岸撤到北岸時,把南岸的渡河船隻、糧食全部集中到北岸,並在安順場滿街堆積柴草,准備放火燒盡民房,而賴執中是當地的惡霸地主,安順場的一大半房屋和財產是他家的,捨不得在紅軍到來之前就付之一炬。這時,紅一軍團參謀長左權率二師五團在大樹堡佯渡,並廣為散布我軍將由此過河,去攻打成都的消息。敵人以為紅軍可能走通富林的大道,一時半會兒到不了安順場。賴執中留下一隻准備逃命的木船,派一個班看守,又派部隊分頭在街上巡邏,守衛他的「公館」,自己睡起了大覺。

晚上十點多鍾,楊得志找了幾個老鄉,剛剛摸清了敵人在安順場布防的情況,就接到先遣司令劉伯承和政委聶榮臻的命令,要紅一團連夜向安順場敵人發起突襲,奪取船隻,強渡過河。劉、聶首長親自向楊得志和一營營長孫繼先交代了戰斗任務。一營三個連分三路向安順場逼近,這時已是深夜,多數敵人已經入睡,我軍從安順場東南面繞過一個敵堡,直插街心,迅速包圍了敵營部,不到三十分鍾,守軍全被我軍擊潰。在一營向安順場突進時,楊得志到路邊一間屋子裡,想找個老鄉了解情況,突然聽到一聲喊叫:「哪一個?」通信員一聽聲音不對,立即舉槍高喊:「不許動,繳槍不殺!」敵人乖乖地繳了槍,原來這是幾個管船的敵人。楊得志叫通訊員把俘虜送到一營去,要一營趕緊去找船。營長孫繼先命令二連連長熊尚林和指導員黃守義去河邊搜尋船隻。這時,幾個准備逃跑的敵人,剛剛乘船離開河岸,我軍發現後,立即向船頭打了一梭子機槍,幾個戰士邊跑邊跳入水中,敵人被迫把小船開了回來。

強渡大渡河的十七勇士是哪些人?

我軍繳獲了敵人留在河南岸唯一的一條小船後,劉伯承、聶榮臻趕到河邊,表揚了奪船的指戰員,找到一位四十多歲的老船工了解情況。楊得志站在河邊,用望遠鏡觀察對岸敵情。

由於大渡河驚濤駭浪的咆哮聲掩蓋了南岸激烈的槍聲,北岸敵人還沒有發覺我軍已佔領安順場。兵貴神速!劉、聶首長和楊得志團長一起決定,立即組織部隊渡河,並把這個任務交給一營營長孫繼先。戰士們聽說要組織渡河奮勇隊,一下子圍住孫營長,爭先恐後要參加。孫繼先與楊得志商量後,決定集中在二連挑選隊員。開始選了十六個人。參軍不久才十六七歲的二連通信員陳萬清,哭著爭著要去,把劉、聶首長和楊團長都感動了。孫繼先決定加上陳萬清,一共十七個人。有的文章曾說是十八勇士,是不對的。

但是,十七勇士的名字在各種記載中卻多有差錯。例如,當時《戰士》報上刊載的十七勇士名單中,把二連連長寫成熊上林,還有的書中寫成熊長林。據楊得志、孫繼先等同志說,應該是熊尚林。這說明,就是原始記載也可能有差錯。還有幾個勇士也有不同的寫法。上世紀八十年代編寫《中國大網路全書》時,總政治部網路編輯室經過核查,最後認定的十七勇士名單是:二連連長熊尚林;二排排長羅會明;三班班長劉長發,副班長張表克,戰士張桂成、肖漢堯、王華亭、廖洪山、賴秋發、曾先吉;四班班長郭世蒼,副班長張成球,戰士肖桂蘭、朱祥雲、謝良明、丁流民、陳萬清。

5月25日上午九時,強渡大渡河戰斗開始。十七勇士每人一支沖鋒搶,一支短搶,一把大刀,幾個手榴彈和作業工具,登上渡船,沖破急流巨浪,向對岸駛去。快要接近岸邊時,對岸的敵人突然烏壓壓地從山上沖下來,情勢十分危急。機槍排長李得才把兩只袖子一擄:「你來吧!」他握緊機槍,「突突突„„」幾個連射,掃向前排的敵人,另外幾挺機槍也一起向敵人掃射。早已瞄準對岸敵軍碉堡的炮兵連長趙章成,僅有的四門迫擊炮,只有四發炮彈,卻要打三個敵軍碉堡。他憑著多年的實戰經驗,「嗵!」第一發就擊中目標,接著又打中兩發,敵人不知我軍只有四發炮彈,一聽炮聲,立刻慌亂起來。十七勇士沖過一個個巨浪,接近了對岸,為了分散敵人的火力,劉伯承命令司號員一起吹沖鋒號,迷惑和威懾敵人。十七勇士一個個飛身下船,迅速佔領了渡口,為紅軍後續部隊渡河取得了立足點。
 1957年,我曾拿著十七勇士的名單,到解放軍總幹部部查閱檔案,但一無所獲。後

來得知抗日戰爭期間,熊尚林在晉察冀犧牲了,其他十六勇士至今下落不明,但他們的英名已載入《中國大網路全書》,將永世長存。

114人參與 66評論

瀘定橋共有十三根鐵索,九根鋪著木板作為橋面,兩邊各有兩根是護欄。有的回憶文章說:「敵人已經把橋板全部抽掉,只剩下寒光閃閃的十三根鐵鏈子了。」實際情況不是這樣。敵人為阻擋紅軍從瀘定橋上過河,確曾下令拆除橋板,但守橋的川軍是所謂「兩槍兵」,就是一支步槍,一支大煙槍,戰鬥力很差,拆橋板的速度也極其緩慢。他們只拆除了一部分橋板,紅軍就趕到了。

奪占瀘定橋是幾個部隊協同配合的結果。

5. 紅軍長征的故事除渡過湘江,烏江,赤水河,金沙江,大渡河還有什麼事

騰越五嶺 疾跨烏蒙 巧渡金沙江 飛奪瀘定橋 喜踏岷山雪

6. 關於金沙江和大渡河的長征故事

一、關於金沙江的長征故事:

為了搶渡金沙江,紅軍在此戰前威逼昆明,迫使敵人調回部分兵力,使防守金沙江的兵力和滇北兵力減少,為紅軍渡過金沙江創造了有利條件。在調動了敵人的兵力後,紅軍又以一晝夜行進100公里的速度,快速趕到金沙江邊,並偷渡成功,牢固地控制了渡口,為大部隊渡江創造了條件。

通過廣闊戰場上的機動戰,調動和打擊敵人,並最終實現渡江北上,取得戰略轉移中具有決定意義的重大勝利,是毛主席高超的指揮藝術的生動體現,是紅軍以少勝多,變被動為主動的光輝典範。

二、關於大渡河的長征故事:

1935年5月上旬,中央紅軍長征從雲南省皎平渡巧渡金沙江後,沿會理至西昌大道繼續北上,准備渡過大渡河進入川西北。蔣介石急令第2路軍前線總指揮薛岳率主力北渡金沙江向四川省西昌進擊;令川軍第24軍主力在瀘定至富林(今漢源)沿大渡河左岸築堡阻擊;

以第20軍主力及第21軍一部向雅安、富林地區推進,加強大渡河以北的防禦力量。企圖憑借大渡河天險南攻北堵,圍殲中央紅軍於大渡河以南地區。大渡河是岷江的一大支流,河寬300米,水深流急,兩岸是險峻的群山,地勢險要,大部隊通過極其困難

5月24日晚,中央紅軍先頭部隊第1師第1團,經80多公里的急行軍趕到大渡河右岸的安順場。此地由川軍2個連駐守,渡口有川軍第24軍第5旅第7團1個營築堡防守。

當晚,紅1團由團政治委員黎林率第2營到渡口下游佯攻,團長楊得志率第1營冒雨分三路隱蔽接近安順場,突然發起攻擊,經20多分鍾戰斗,擊潰川軍2個連,佔領了安順場,並在渡口附近找到1隻木船。

25日晨,劉伯承、聶榮臻親臨前沿陣地指揮。紅1團第1營營長孫繼先從第2連挑選17名勇士組成渡河突擊隊,連長熊尚林任隊長,由帥士高等4名當地船工擺渡。7時強渡開始,岸上輕重武器同時開火,掩護突擊隊渡河,炮手趙章成兩發迫擊炮彈命中對岸碉堡。

突擊隊冒著川軍的密集槍彈和炮火,在激流中前進。快接近對岸時,川軍向渡口反沖擊,楊得志命令再打兩炮,正中川軍。突擊隊迅速登岸,並在右岸火力的支援下奮勇沖殺,擊退川軍的反撲,控制了渡口,後續部隊及時渡河增援,一舉擊潰川軍1個營,鞏固了渡河點。

隨後,紅1軍團第1師和幹部團由此渡過了被國民黨軍視為不可逾越的天險大渡河。

(6)金沙江大渡河的歷史事件擴展閱讀:

中國紅軍長征五大經典戰役:

一、四渡赤水

戰士雙腳走天下,四渡赤水出奇兵。中共中央和中革軍委根據上述情況,決定中央紅軍由遵義地區北上,在四川省瀘州西南的藍田壩、大渡口、江安一線北渡長江,進至川西北,同紅四方面軍一起實行總的反攻,爭取赤化四川。黔軍隨即佔領遵義、湄潭;

川軍以一部兵力防守宜賓、瀘州,以8個旅分路向松坎、溫水、赤水、敘永等地推進。24日,紅1軍團擊潰國民黨軍黔軍的抵抗,攻佔土城。

二、健兒巧渡金沙江,兄弟民族夾道迎。

1935年4月28日,軍委縱隊從曲靖西屯、麵店一帶出發,經馬龍的雞頭村、王家莊一線。紅一軍團、三軍團均進駐尋甸境內。由於紅軍各路大軍連日向滇中疾進,迫使滇軍主力不敢離開昆明,而後面的追軍又無法及時趕到。

這一情況表明,敵人已經無力阻止海軍北渡金沙江,加之金沙江兩岸空虛,軍委抓住這樣的時機,果斷地決定各路紅軍立即向金沙江推進,准備搶渡金沙江。

三、安順場邊孤舟勇,踩波踏浪殲敵兵。

25日晨,劉伯承、聶榮臻親臨前沿陣地指揮。紅1團第1營營長孫繼先從第2連挑選17名勇士組成渡河突擊隊,連長熊尚林任隊長,由帥士高等4名當地船工擺渡。7時強渡開始,岸上輕重武器同時開火,掩護突擊隊渡河,炮手趙章成兩發迫擊炮彈命中對岸碉堡。

隨後,紅1軍團第1師和幹部團由此渡過了被國民黨軍視為不可逾越的天險大渡河。

四、晝夜兼程二百四,猛打窮追奪瀘定。

1936年,毛澤東在延安會見美國友好人士斯諾時,又一次談到了紅一軍團奪取大渡河的戰斗,他說:強渡大渡河是長征途中最關鍵的事件。如果在那裡失敗了,它就很可能被消滅。這種命運,在歷史上早有先例。

紅軍之全部渡過瀘定橋,確為紅軍的莫大成功。如紅軍不能過橋,則安順場渡河至北岸之一師,勢將孤軍作戰,而南岸之紅軍主力則必走西康。

五、掃清北上障礙,打開甘南通道。

此役是紅一、四方面軍會師後的一個大勝仗,紅軍殲滅包座地區守敵及援敵49師的大部,共斃、傷、俘敵5000 餘人,繳獲輕重機槍50餘挺,長短槍1500餘支,還繳獲了紅軍急需的氂牛、騾馬、糧食、彈葯等軍用物資,使北上紅軍得到了基本補充。

包座戰斗的勝利,掃清了紅軍北上的障礙,打開了向甘南進軍的通道,使敵企圖把紅軍困在草地的陰謀徹底破產。

7. 紅軍長征金沙江】的故事

紅軍巧渡金沙江的故事:

金沙江位於長江的上游。它穿行在川滇邊界的深山狹谷間,江面寬闊,水急浪大。如果紅軍過不去江,就有被敵人壓進深山狹谷,遭致全軍覆滅的危險。當紅軍大隊人馬向金沙江挺進時,蔣軍大隊如夢初醒恍然大悟,認定紅軍的目的既不在貴陽,也不在昆明,而是「必渡金沙江無疑」。

1935年4月28日,他下達命令,控制渡口,毀船封江。就在紅軍進抵金沙江前夕,江邊的敵人已將所有船隻掠到北岸了。1935年5月3日,軍委幹部團的同志們接受了搶奪皎平渡的任務。他們二話未說,翻山越嶺日夜兼程180里,當天夜晚就來到了金沙江邊。

在渡口,他們幸運地找到了一條船。原來這條船是送探子來南岸探查情況的,探子不知跑到哪裡去了。後來,他們又在當地農民的協助下,從水裡撈出了一條破船,用布把漏洞塞上。然後,他們乘坐這兩條船悄悄地渡到北岸。敵人的哨兵以為探子回來了,沒有在意。

他們來了個突然襲擊,一舉消滅了一連正規軍和一個保安隊,控制了皎平渡兩岸渡口。後來,他們又找到了五條船,動員了36名艄公。與此同時,紅一軍團趕到了龍街渡口,紅三軍團趕到了洪門渡,但這兩個渡口都沒有船隻,加上江寬水急無法架橋。

軍委命令他們迅速轉到皎平渡過江。從5月3日至9日,在7天7夜的時間里,紅軍主力就靠這7隻小船從容地過了江。擔任後衛的9軍團在南渡烏江以後奉軍委命令一直在黔西繞圈子,時東時西,忽南忽北,牽制了敵人部分兵力。5月6日,他們到了雲南東川與巧家縣之間,並於5月9日在樹節渡順利地渡過了金沙江。

兩天以後,敵人的追兵才趕到南岸。可是紅軍已經毀船封江,遠走高飛,無影無蹤了。

(7)金沙江大渡河的歷史事件擴展閱讀:

中國紅軍長征五大經典戰役:

一、安順場邊孤舟勇,踩波踏浪殲敵兵。

25日晨,劉伯承、聶榮臻親臨前沿陣地指揮。紅1團第1營營長孫繼先從第2連挑選17名勇士組成渡河突擊隊,連長熊尚林任隊長,由帥士高等4名當地船工擺渡。

7時強渡開始,岸上輕重武器同時開火,掩護突擊隊渡河,炮手趙章成兩發迫擊炮彈命中對岸碉堡。隨後,紅1軍團第1師和幹部團由此渡過了被國民黨軍視為不可逾越的天險大渡河。

二、晝夜兼程二百四,猛打窮追奪瀘定。

1936年,毛澤東在延安會見美國友好人士斯諾時,又一次談到了紅一軍團奪取大渡河的戰斗,他說:強渡大渡河是長征途中最關鍵的事件。

如果在那裡失敗了,它就很可能被消滅。這種命運,在歷史上早有先例。紅軍之全部渡過瀘定橋,確為紅軍的莫大成功。如紅軍不能過橋,則安順場渡河至北岸之一師,勢將孤軍作戰,而南岸之紅軍主力則必走西康。

三、掃清北上障礙,打開甘南通道。

此役是紅一、四方面軍會師後的一個大勝仗,紅軍殲滅包座地區守敵及援敵49師的大部,共斃、傷、俘敵5000 餘人,繳獲輕重機槍50餘挺,長短槍1500餘支,還繳獲了紅軍急需的氂牛、騾馬、糧食、彈葯等軍用物資,使北上紅軍得到了基本補充。

包座戰斗的勝利,掃清了紅軍北上的障礙,打開了向甘南進軍的通道,使敵企圖把紅軍困在草地的陰謀徹底破產。

四、臘子口上降神兵,百丈懸崖當雲梯。

毛澤東清楚地知道,臘子口再險,紅軍也要攻下來,否則就得重回草地去。烏江、金沙江、大渡河沒有擋住紅軍的前進,雪山草地紅軍都走過來了。毛澤東果斷地下達了「兩天之內拿下臘子口」的命令。

黨中央率陝甘支隊通過臘子口後,9月20日,進占甘南的哈達鋪。至此,黨中央和紅一方面軍主力終於走出了雪山草地的藏民區域,打破了蔣介石妄圖利用惡劣的自然條件「困死」紅軍的陰謀。

五、直羅滿山炮聲急,萬余敵兵一網盡。

中央紅軍到達陝北,蔣介石極為不安,其調集東北軍5個師的兵力,以董英斌部4個師為西路,自慶陽、合水出動,經太白鎮沿葫蘆河東進;以王以哲部1個師為東路,先由洛川前推,然後經羊泉鎮沿葫蘆河西進,企圖東西對進,圍殲我軍於葫蘆河、洛河之間地區。

為粉碎敵人新的進攻,毛澤東、彭德懷決定,集中兵力,向南作戰,首先在直羅鎮一帶殲滅沿葫蘆河東進之敵一部,爾後各個殲敵。

8. 勇奪金沙江的歷史事件是哪個

中國長江的上游。長江江源水系匯成通天河後,到青海玉樹縣境進入橫斷山區,開始稱為金沙江。流經雲南高原西北部、川西南山地,到四川盆地西南部的宜賓接納岷江為止,全長2,316公里,流域面積34萬平方公里。由於流經山高谷深的橫斷山區,水流湍急,向東南奔騰直下,至雲南省麗江納西族自治縣石鼓附近突然轉向東北,形成著名的虎跳峽,兩岸山嶺與江面高差達2,500∼3,000公尺,是世界最深峽谷之一。金沙江落差3,300公尺,水力資源一億多瓩,占長江水力資源的40%以上。流域內礦物資源豐富,但流急坎陡,江勢驚險,航運困難。由於河床陡峻,流水侵蝕力強,金沙江是長江幹流宜昌站泥沙的主要來源。

9. 飛越大渡河 中寫的哪些歷史事件

巧渡金沙江,飛奪瀘定橋,安順場戰役。

閱讀全文

與金沙江大渡河的歷史事件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歷史知識薄弱 瀏覽:23
軍事理論心得照片 瀏覽:553
歷史故事的啟發 瀏覽:22
美自然歷史博物館 瀏覽:287
如何評價韓國歷史人物 瀏覽:694
中國煉丹歷史有多久 瀏覽:800
郵政歷史故事 瀏覽:579
哪裡有革命歷史博物館 瀏覽:534
大麥網如何刪除歷史訂單 瀏覽:134
我心目中的中國歷史 瀏覽:680
如何回答跨考歷史 瀏覽:708
法國葡萄酒歷史文化特色 瀏覽:577
歷史人物評價唐太宗ppt 瀏覽:789
泰安的抗日戰爭歷史 瀏覽:115
七上歷史第四課知識梳理 瀏覽:848
歷史老師職稱需要什麼專業 瀏覽:957
什麼標志軍事信息革命進入第二階段 瀏覽:141
正確評價歷史人物ppt 瀏覽:159
ie瀏覽器如何設置歷史記錄時間 瀏覽:676
高一歷史必修一第十課鴉片戰爭知識點 瀏覽: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