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军事战争 > 抗日战争的几次重要战役

抗日战争的几次重要战役

发布时间:2021-03-08 20:34:31

『壹』 抗日战争一共有几次战役

冬季攻势:1939年12月-1940年3月
主要将领:蒋介石、李宗仁、薛岳
在这次攻势中,中国军队直接参战兵力约71个师,55万余人,与敌作战1340次,其中主动出击1050次,毙敌九万多人,我军伤亡七万多人。冬季攻势是中国军队继鸦片战争以来第一次对外主动出击,改写中国百年来基本上只有“挨打”的历史,日军亦承认这次作战中我国军队的英勇。更为重要的是,抗日战争从被动挨打转入主动进攻,一扫全国民众之颓丧之气,树立起抗战必胜之决心。

枣宜会战:1940年5月1日-6月18日
主要将领:李宗仁、张自忠
张自忠上将殉国于南瓜店,宜昌失陷。枣宜会战是武汉会战以来,日军对正面战场最大规模的一次进攻。

百团大战:1940年8月-12月
主要将领:彭德怀、左权
中方损失约一万七千人;毙伤日方两万余日本军人、约五千伪军;拔除据点2900多个,缴获各种火炮50多门、各种枪5800多枝。

豫南会战:1941年1月25日-2月7日
主要将领:李宗仁
豫南会战是武汉周围地区防御作战中的一次战役。日军一度攻占安徽界首和太和,但在伤亡9000人后,日军最终撤退。

上高会战:1941年3月15日-4月9日
主要将领:罗卓英、王耀武
为保证南昌及附近占领区的安全,日军发动试图消灭赣北中国军队主力的上高会战。日军在三路围攻、其中两路受阻的情况下,形成一路孤军深入,被中国军队包围而仓皇撤退,伤亡高达1.5万人。

晋南会战:1941年5月
主要将领:卫立煌、唐淮源(中条山)
此次战役日军的目的是“在华北要歼灭山西南部的中央军”。中国军队伤亡4.2万余人,被俘3.5万余人,日军伤亡仅为中国军队的1/12,成为“抗战史上最大的耻辱”。

第二次长沙会战:1941年9月-10月1日
主要将领:薛岳、王耀武
中国军队第六战区在正面战场主动发起1941年以来惟一一次主动进攻作战,歼灭日军7000人。最终由于第九战区指挥失误,日军一度攻占长沙,中国军队伤亡失踪7万人,日军伤亡2万人。

第三次长沙会战:1941年12月23日-1942年1月6日
主要将领:薛岳、李玉堂、方先觉
中国军队第九战区制定了坚壁清野,诱敌深入的战略,取得了长沙会战大捷,共毙伤日军5万余人。成为“12月7日(日军偷袭珍珠港)以来,同盟军惟一决定性之胜利”。

香港保卫战:1941年12月
主要将领:莫德庇、罗逊(加拿大军)
香港沦陷,守军2,233人阵亡 2,448人受伤:日方683人阵亡 1,413人受伤

第一次缅北会战:1942年3月-9月
主要将领:罗卓英、杜聿明、戴安澜、孙立人
戴安澜牺牲。此战,远征军经一个多月作战,在保卫东吁、解救英军诸战中,英勇顽强为世人所赞誉。但由于出国时机过晚,盟军作战缺少协同,多头指挥等原因,使远征军始终处于被动态势,未能达成战役企图。

浙赣会战:1942年4月-7月28日
主要将领:顾祝同、王敬久(衢州)
日军大本营决定摧毁浙赣两省中国军队机场,打通浙赣铁路,最后基本实现预定目标,曾经占领衢州机场,但遭到严重损失,第15师团师团长阵亡,日军战史记载伤亡17148人。

鄂西会战:1943年5月-6月
主要将领:陈诚、孙连仲(代)、胡琏(石牌要塞)
日军沿长江向上游进攻,国民党第18军坚守石牌要塞,第六战区及友邻部队夹击日军,歼灭敌军4000人。

常德会战:1943年11月2日-12月
主要将领:孙连仲、余程万
在日军3万优势兵力进攻下,中国57师9000余人孤军誓死抵抗长达16天。最终中国军队收复常德等阵地,毙伤日军2万人。

豫中会战:1944年4月-5月25日
主要将领:汤恩伯(洛阳)、李家钰
日军试图通过豫中会战围歼第一战区主力,并打通平汉线。由于国民党军指挥失当,洛阳沦陷。日军实现最初的作战计划。

长衡会战:1944年5月-8月:
主要将领:薛岳、方先觉(衡阳)
豫中会战同时,日军开始进攻湖南,打通粤汉铁路。中国军队在衡阳进行了长达48天的抵抗,最终没有支援而遭到失败。

桂柳会战:1944年8月-12月10日;
主要将领:白崇禧(桂林)、张发奎
日军为摧毁大西南的空军基地发动桂柳会战。中国军队在明显掌握制空权的情况下未能取得空地配合,导致桂林和柳州仅数日即遭到沦陷。

第二次缅北会战:1943年10月-1945年3月
主要将领:郑洞国、孙立人、廖耀湘
在历时两年的缅北会战中,中国驻印军全歼日军第18、第56师团,重创日军第53师团、第2师团、第33师团和第49师团,共击毙日军3.3万余人,伤日军7.5万余人,俘虏323人。缴获大炮186门,战车67辆和汽车552辆。中国驻印军伤亡1.7万人。

滇西作战:1944年5月—1945年1月
主要将领:卫立煌、宋希濂、李弥(松山)
我军攻克腾冲、松山、龙陵地区,远征军和驻印军会师芒友,结束了滇西战役。滇西作战,自1944年5月11日开始,至1945年1月27日结束。历时8个月零16天,日军共伤亡、被俘21057人。远征军伤亡、失踪67364人。

豫西鄂北会战:1945年3月-5月
主要将领:刘峙、胡宗南
此次会战,日军虽然达成进占豫西鄂北控制老河口空军基地的目标,但伤亡惨重,多达1.5 万余人。

湘西会战:1945年4月-6月
主要将领:何应钦、王耀武(雪峰山)
中国军队在战役中对日军进行了包围,创造了雪峰山大捷,毙伤日军1万多人。最终在中国军队的反攻下,日军伤亡2万余人,被迫撤退。

桂柳反攻战役:1945年4月-8月
主要将领:张发奎、汤恩伯
此役为国民革命军对日最后一役,中方死伤不详, 日军4000人死亡, 5000人被击伤。

(缅北和滇西战役不属于国内22次会战,它是太平洋战争的组成部分,中国军队为英美装备,由美国人史迪威组织训练)

『贰』 抗日战争中的几次著名战役

淞沪会战:卢沟桥事变爆发37天后,日本侵略军又向上海发动了大规模进攻。中国军队英勇抗击,进行了历时3个月的淞沪会战。1937年8月9日,驻沪日海军陆战队官兵两人,驱车闯入虹桥机场进行武装挑衅,当即被中国守军击毙。8月13日,日军以此为借口,大举进攻上海(八一三事变)。驻上海的中国军队第九集团军,在张治中率领下奋起抵抗。国民党政府陆续调集6个集团军70余万人抗击,初战获胜。从8月23日起,日军多次在长江口登陆,攻击守军左翼,遭顽强抗击。随后,日军逐次增兵,加强上海派遣军的力量。中国军队也陆续增援,不断调整部署。9月11日以后,蒋介石自兼第三战区司令长官。9月下旬至10月初,日军增援部队陆续在上海登陆。9月30日拂晓,日军向中国军队发起猛攻,中国守备部队陷于苦战,伤亡惨重。10月26日晚,守卫大场防线的中国军队第88师第524团第2营400余人(报界宣传称“八百壮士”),在副团长谢晋元、营长杨瑞符的指挥下,奉命据守苏州河北岸的四行仓库,掩护主力部队连夜西撤。在日军的重重包围下,守卫四行仓库的中国军队孤军奋战,誓死不退,坚持战斗4昼夜,击退了敌人在飞机、坦克、大炮掩护下的数十次进攻。11月5日,日军一部从杭州湾登陆,迂回守军侧后,合围上海。守军被迫撤退。11月12日,上海市区陷落。日本帝国主义进攻上海,严重威胁到蒋介石的统治,国民党政府被迫实行抗战,从此,全国进入了抗日战争。
平型关战役:1937年9月中旬,沿平绥路西进的侵华日军占领大同后,分兵两路向雁门关、平型关一线进攻,企图进逼太原。为了配合友军作战,阻挡日军的攻势,八路军第115师在师长林彪、副师长聂荣臻指挥下,奉命开抵平型关地区集结待机。9月23日,第115师派出独立团和骑兵营插到灵丘—涞源—广灵之间地区活动,以钳制和打击增援平型关之日军。24日夜,又以3个团的兵力冒雨设伏于平型关东北公路两侧山地,等待来犯之敌。25日7时许,日军第5师团(板垣师团)第21旅后续部队全部进入设伏地域,八路军预伏部队居高临下,迅速向敌发起猛烈攻击,顿时打乱了日军的指挥系统,敌军的车辆自相碰撞,人仰马翻,乱成一团。这时,我军战士勇猛地冲向公路,对敌实行分割围歼,双方展开了短兵相接的白刃肉搏战。经过一天的激战,八路军取得了平型关战役的胜利。八路军在平型关战役中共击毙日军1000余人,击毁汽车100余辆,马车200余辆,缴获步枪1000余支,机枪20余挺,火炮1门,以及大批军用物资,取得了全国抗战开始以来中国军队的第一个大胜利。
忻口战役:抗日战争初期中国军队在晋北抗击日本侵略军的一次大规模的战役。战役从1937年10月13日至11月2日,历时二十一天。参加作战的部队有阎锡山的晋绥军、国民党的中央军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又称第十八集团军)。这次战役是由第二战区(司令长官阎锡山,朱德、卫立煌、黄绍竑副之)指挥实施的太原会战的中心战役。该战役创歼敌逾万的纪录,是国共两党团结合作、在军事上相互配合的一次成功范例。
台儿庄战役:抗日战争初期中国军队和日本侵略军在山东南部台儿庄(今属枣庄市)地区进行的一次会战。日本侵略军1937年12月13日和27日相继占领南京、济南后,为了迅速实现灭亡中国的侵略计划,连贯南北战场,决定以南京、济南为基地,从南北两端沿津浦铁路夹击徐州。台儿庄是徐州的门户,它位于徐州东北30公里的大运河北岸,临城至赵墩的铁路支线上,北连津浦路,南接陇海线,扼守运河的咽喉,是日军夹击徐州的首争之地。1938年3月23日,濑谷支队主力沿台枣支线向台儿庄阵地突进。此时,第五战区为确保台儿庄阵地,以拱卫徐州,进行了部署调整。24日,濑谷支队向台儿庄发起进攻,与中国守军第2集团军第31师展开激战。日军一部突入东北角,被守军击退。27日,濑谷支队主力一部突入北门,第31师与敌展开拉锯战,守军伤亡甚重。28日,突入台儿庄的日军被第31师围攻,敌方损失甚重。29日,日军第十师团长命濑谷支队迅速击败台儿庄附近守军,同日,在徐州督战的蒋介石也下达了死守台儿庄的命令,命令说“如果失守,不特全体官兵应加重惩,即李长官、白副参谋总长、林次长亦有处分”。第五战区司令长官李宗仁遂令第2集团军死守台儿庄阵地,并再次严令庞炳勋部南下,协助第2集团军解决台儿庄之敌。至31日,中国军队将进入台儿庄之敌完全包围。4月3日,中国军队向日本侵略军发起攻击。日军拚力争夺,占领了市街大部。中国军队一次又一次反击,展开街垒战,夺回被日军占领的市街。双方陷于苦战。6日晚,中国军队全线攻击,围歼被围之濑谷支队。战至7日凌晨,除一部日军突围至峰县附近固守待援外,被围之敌大部被歼。台儿庄战役在历时半个月的激战中,中国军队付出了巨大牺牲,参战部队4.6万人,伤亡失踪7500人。在中国军队的英勇抗击下,共歼日军1万余人。此次战役是继平型关大捷之后全国抗战的又一重大胜利,沉重地打击了日本侵略者的凶焰,鼓舞了全国军民坚持抗战的斗志。
百团大战:1940年8月20日夜,晋察冀军区、第129、第120师在八路军总部统一指挥下,发动了以破袭正太铁路(石家庄至太原)为重点的战役。战役发起第3天,参战部队已达105个团,故称“百团大战”。百团大战是抗日战争相持阶段八路军在华北地区发动的一次规模最大、持续时间最长的战役。自1939年冬以来,日军以铁路、公路为支柱,对抗日根据地进行频繁扫荡,并企图割断太行、晋察冀等战略区的联系,推行所谓“以铁路为柱,公路为链,碉堡为锁”的“囚笼政策”。八路军总部决定发动交通破击战,重点破袭正太铁路和同蒲路北段,给日本华北方面军以有力打击。这次战役经历了两个主动进攻阶段和一个反“扫荡”阶段。第一阶段(8月20日至9月10日)。八路军在正太、同蒲、平汉、津浦等主要交通线发动总攻击,重点破坏了正太铁路。经过20天的战斗,预定计划全部完成。正太铁路线的路轨、桥梁、隧道、水塔、车站等均被破坏;平汉、同蒲(北段)、石德、北宁铁路以及主要公路也被切断;华北各交通线陷于瘫痪。第二阶段(9月22日至10月上旬)。任务是继续扩大战果,摧毁交通线两侧和深入各抗日根据地的敌伪据点。在这段时间里,我晋察冀军区主要进行了涞灵战役,第129师主要进行了榆辽战役,第120师主要破袭了同蒲路。在这些战斗中,八路军给敌人以沉重打击;但是,我军计划要拔除的敌据点未能全部拔除。第三阶段(10月6日至翌年1月24日),主要任务是反击日伪军的报复扫荡。在这段时间里,八路军先后粉碎了日伪军对太行、太岳、平西、北岳、晋西北等抗日根据地的大规模扫荡。百团大战历时5个多月。从8月20日至12月5日的3个半月中,八路军共进行大小战斗1824次,共计毙、伤、俘和投诚日伪军达46480人。其中包括:毙、伤日军20645人,伪军5155人;俘虏日军281人,伪军18407人;日军自动携械投诚者47人,伪军反正者1845人。同时,缴获各种枪5942支(挺),各种炮53门;破坏铁路474公里,公路1502公里,桥梁213座,火车站37个,隧道11个;破坏煤矿5个,仓库11所。此外,还缴获和破坏了其他大量军用物资。百团大战粉碎了日军的“囚笼政策”,推迟了日军的南进步伐,增强了全国军民取得抗战胜利的信心,提高了中国共产党和八路军的声望。
黄土岭之战:1939年11月7日,八路军晋察冀军区在河北涞源黄土岭伏击日军,击毙号称“名将之花”的日军中将阿部规秀。此役歼敌900余人,缴获大量军用物资。
昆仑关大捷:1939年12月18日,中国第五军在军长杜聿明指挥下,向被日军占领的位于广西南宁东北50公里处的昆仑关发起攻击,到12月31日,昆仑关战役胜利结束。此役沉重打击了日军中素称精锐的第五师团。昆仑关大捷是抗战以来中国军队罕见的一场成功的正面攻击战。中国军队也付出了极大的牺牲,有11000人负伤,5500人为国捐躯。
五原大捷:1940年3月20日晚,傅作义将军亲率主力奇袭五原。至3月22日彻底消灭日伪军,击毙绥西警备总司令永川信夫中将、特务机关长桑原中佐以下日伪军3000多人。
上高战役:1941年3月15日至4月9日,中日军队在赣北上高进行了为时25天的会战。中国军队毙伤日军少将指挥官岩永以下1.5万多人。对中国军队来说,这是一次难得的,始终掌握战场主动权的会战。
仁安羌大捷:1941年12月太平洋战争爆发后,为了保障当时中国惟一有效的国际交通线滇缅公路,并援助新结成的盟友英国,1942年3月,中国10万远征军入缅作战。1942年4月17日,远征军派新编66军38师113团前往解救被日军围困在仁安羌的英军。经过激烈战斗,我军终于占领了仁安羌油田地区,使7000余名被围被俘英军及500余名美国传教士、新闻记者得救脱险。仁安羌大捷是中国远征军入缅作战第一次主动进攻日军取得的重大胜利,英军脱险被称为是“亚洲的敦刻尔克奇迹”。
常德会战:1943年秋,日军集中8万余人的兵力和130余架飞机,对常德地区的中国军队发动进攻。中国军队集中28个师约19.4万人、飞机100余架,进行防御。1943年11月2日,会战打响。常德会战历时65天,这在抗战相持阶段是少见的。战斗激烈、伤亡惨重。日军伤亡4万余人,战死3名联队长;中国军队死伤5万余人,3名师长阵亡。中国军队不仅顶住了日军的进攻,而且将日军赶出了常德,保住了这一战略要地,使中国入缅远征军无后顾之忧,打通了中印、中缅公路。常德会战被称为中国的斯大林格勒战役。
雪峰山战役:也称湘西会战。1945年4月至6月,中国军队近20万人与日军约9万人在湘西雪峰山激战两个月。日军伤亡达29940人,中方伤亡也惨重,仅第四方面军的统计就达11223人之多。日军在这次战役惨败后,其在华战略便改为全面的收缩防守。

『叁』 抗日战争的三个阶段 和主要战役

三个阶段:战略防御阶段、战略相持阶段、战略反攻阶段,主要战役有淞沪会战、长沙会战、徐州会战、武汉会战、南京保卫战等。

一、三个阶段

1、战略防御阶段

1937年7月7日至1938年10月,是抗日战争的战略防御阶段,标志是卢沟桥事变。卢沟桥事变标志着日本帝国主义妄图将中国变为其独占的殖民地的全面侵华战争的开始。中国掀起了全国性的反对日本侵略的民族解放战争。

在此期间,国民党军队在正面战场上顽强抵抗,与日寇浴血奋战。国民政府先后组织了淞沪会战、太原会战、徐州会战、武汉会战等四次大规模会战。

这些大会战极大地消耗了日军的作战实力和精锐部队,中国军队以空间换时间,粉碎了日军迅速灭亡中国的图谋,使抗战进入对中国有利的战略相持阶段。

2、战略相持阶段

1938年到1943年底,是抗日战争中时间最为漫长的战略相持阶段。战略相持阶段又可以分为前期和后期。1938年11月至1941年11月是战略相持阶段的前期。日本帝国主义占领武汉后,开始改变策略,对国民党采取“政治诱降为主,军事打击为辅”的方针。

汪精卫集团投敌叛国,在日本的扶持下建立了伪中央政权。国民党顽固派加剧了反共摩擦活动。中国共产党坚持团结抗战、反对妥协和分裂的方针,敌后战场开始发展为抗日战争的重要战场。

1941年12月至1943年底,是战略相持阶段的后期。太平洋战争爆发,美国对日宣战,世界反法西斯阵营正式形成。

中国战场成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战场,牵制了日军的大量兵力,使其不能北上进攻苏联,亦不能西进进攻印度。国民党坚持一党专政,大发国难财,使其统治日趋腐朽。共产党领导敌后抗日军民度过了抗战中最困难的阶段。

3、战略反攻阶段

1944年初至1945年8月,是局部反攻和抗日战争胜利结束的时期。盟军在太平洋战场转入反攻。国民党军在滇西缅北作战中取得了重大胜利,赢得了美英盟国的巨大赞誉。

但在豫湘桂战役中却遭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大溃败。豫湘桂战役的溃败激起了全国人民的强烈愤慨,引发了民主运动的新高涨。

中国共产党提出成立民主联合政府的主张,获得人民的热烈响应。1945年8月,美国在日本本土先后投掷了两颗原子弹,苏联出兵我国东北。国民党军和共产党领导的武装举行反攻。

日本帝国主义于8月15日宣布无条件投降。中国抗日战争取得了伟大胜利。中国人民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做出了巨大牺牲和贡献,中国跻身世界四大国之列,国际地位大大提高。

二、主要战役

1、淞沪会战

淞沪会战(又称八一三战役,日本称为第二次上海事变),是中日双方在抗日战争中的第一场大型会战,也是整个中日战争中进行的规模最大、战斗最惨烈的一场战役。

淞沪会战开始于1937年8月13日,是卢沟桥事变后,蒋介石为了把日军由北向南的入侵方向引导改变为由东向西,以利于长期作战,而在上海采取主动反击的战役。

中日双方共有约100万军队投入战斗,战役本身持续了三个月,日军投入8个师团和2个旅团20万余人,宣布死伤4万余人;

中国军队投入最精锐的中央教导总队及八十七师、八十八师及148个师和62个旅80余万人,自己统计死伤30万人。

淞沪会战中日军因遭到国民党的顽强抵抗而损失惨重,这场战役对于中国而言,标志两国之间不宣而战、全面战争的真正开始,卢沟桥事变后的地区性冲突升级为全面战争,并彻底粉碎了日本“三个月灭亡中国”计划。

2、长沙会战

长沙会战是指发生在抗日战争1939年9月到1942年2月期间,中国军队与侵华日军在以长沙为中心的第九战区进行了3次大规模的激烈攻防战,也称为“长沙保卫战”。

长沙会战,是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以后,国民党正面战场抵抗日本帝国主义军队侵略,所取得的第一次重大胜利,是抗战爆发以来,中国军队第一次以武力迫使日军回到原战略态势的战役。

长沙会战的胜利,沉重地打击了日本侵华军队,粉碎了日本消灭中国军队主力、“以战迫降”的战略目标,振奋了全国人民抗战胜利的信心。

有力地支援了世界反法西斯阵营的作战,极大地提高了中国在世界反法西斯阵营的地位。有力地保卫了湖南广大地区和我国西南大后方的安全,稳定了湖南局势,并使之成为支持全国长期抗战的重要基地。

据统计,三次长沙会战,中国军队阵亡、受伤和失踪的将士达93944人,歼灭日军共计11万余人。

3、徐州会战

徐州会战是抗日战争时期中日双方在以江苏省徐州为中心的津浦(天津至浦口)、陇海(宝鸡至连云港)铁路地区进行的一次大规模防御战役,其中以1938年三四月间的台儿庄大战最为著名。

因围歼日军一万余人,史称之为台儿庄大捷。徐州会战对日军给予了巨大的打击,大大迟滞了日军进攻的脚步,为中方部署武汉会战赢得了时间。

同时,徐州会战的胜利,也扩大了中国抗战的国际影响。以台儿庄大捷为代表的徐州会战的消息,苏、美、英、法、德、意等欧美主要国家都给予了充分报道和评论。

据1938年4月9日伦敦路透社电讯说:“英军事当局,对于中国津浦线之战局极为注意。最初中国军获胜之消息传来,各方面尚不十分相信,但现已证明日军溃败之讯确为事实。

英人心理,渐渐转变,都认为最后胜利当属于中国。”德国也报道说:“徐州方面中国抵抗力之强,殊出人意外”,“最慎重之观察者亦不能不承认日本必遭失败。”

这些社会舆论对提高中国在国际上的地位和争取外国政府的支援,有一定的积极作用。中国人民誓死抵抗外来侵略的坚强决心和胜利战绩,赢得世界正义舆论的高度评价,也使德、意法西斯不敢小视。

各国新闻媒介对台儿庄大捷的报道,不仅使各国人民增加了对中国抗战的了解和认识,也为后来中国赢得外援创造了条件。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淞沪会战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长沙会战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徐州会战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抗日战争

『肆』 抗日战争的几次重要战役分别是谁组织的,什么情况(挑重点说),多谢了

淞沪会战
“七七事变”爆发37天后,日本侵略军又向上海发动大规模进攻。中国军队英勇抗击,进行了历时3个月的淞沪会战。
1937年8月13日,日军寻找借口大举进攻上海(八一三事变)。中国军队第九集团军以及陆续调集的6个集团军70余万人奋起抵抗。随后,日军加强上海派遣军力量,中国军队也陆续增援。9月30日拂晓,日军向中国军队发起猛攻,中国守备部队伤亡惨重。10月26日晚,中国军队第88师400余人(报界宣传称“八百壮士”),在副团长谢晋元、营长杨瑞符指挥下,奉命据守苏州河北岸四行仓库,掩护主力部队连夜西撤。守卫四行仓库中国军队孤军奋战,誓死不退,坚持战斗4昼夜,击退了敌人在飞机、坦克、大炮掩护下的数十次进攻。11月5日,日军一部从杭州湾登陆,合围上海,守军被迫撤退。11月12日,上海陷落。
平型关大捷
1937年9月中旬,日军分兵两路向雁门关、平型关一线进攻,企图进逼太原。为了配合友军作战,八路军第115师在师长林彪、副师长聂荣臻指挥下,奉命开抵平型关地区集结待机。24日夜,冒雨设伏于平型关东北公路两侧山地。25日7时许,日军第5师团(板垣师团)第21旅后续部队全部进入设伏地域,八路军迅速向敌发起猛烈攻击,敌军顿时人仰马翻,乱成一团。我军战士勇猛冲向公路,对敌实行分割围歼,双方展开白刃肉搏战。
经过一天激战,八路军在平型关伏击战中共击毙日军1000余人,击毁汽车100余辆,马车200余辆,缴获步枪1000余支,机枪20余挺,火炮1门,以及大批军用物资,取得全国抗战以来中国军队第一个大胜利。
忻口战役
1937年10月—11月,中国军队与日军展开激烈大会战。
1937年10月初,中国方面第二战区集结重兵阻击日军第5师团等奔袭太原,在忻口及其外围展开了为期1个月激烈作战。中国军队英勇奋战、为国捐躯,其中第9军军长郝梦龄中将不幸牺牲。由于中国军队顽强抵抗,日军始终未能突破中国守军阵地。随后,忻口守军主动撤守,回防太原,忻口作战结束。中国军队随后进行了太原保卫战。这次会战中,八路军积极配合友军作战,给敌以重大牵制。10月19日,八路军破坏了敌之阳明堡机场,使日军在忻口战场一度失去空中力量。
忻口、太原会战历时一个多月,中国军民共毙伤日军2万余人,是抗战初期华北战场规模最大、战斗最激烈、持续时间最久、战绩最显著的会战之一。
武汉保卫战
南京沦陷后,武汉实际上成了中国的军事、政治、经济中心。1938年7月,日军华中派遣军约25万人,在300余架飞机、120余艘舰艇配合下向武汉包抄过来。中国军队遂调集130个师100万人组织防御。10月上旬,骄横轻敌的日军第106师团孤军深入到万家岭地区,第1兵团总司令薛岳抓住战机,调集多部布下口袋阵。最终,万家岭大捷歼灭日军4个联队,毙敌3000多人,震动日本朝野。
10月下旬,日军在付出伤亡4万人惨重代价后,才形成对武汉的三面包围。中国军队为了持久抗战,主动从武汉撤出。
台儿庄战役

百团大战
1940年8月20日夜,八路军总部发动了以破袭正太铁路(石家庄至太原)为重点的战役。战役发起第3天,参战部队已达105个团,故称“百团大战”。
百团大战是抗日战争相持阶段八路军在华北地区发动的一次规模最大、持续时间最长的战役。百团大战历时5个多月,八路军共进行大小战斗1824次,共计毙、伤、俘和投诚日伪军达46480人。还缴获和破坏了其他大量军用物资。
百团大战粉碎了日军的“囚笼政策”,推迟了日军的南进步伐,增强了全国军民取得抗战胜利的信心, 提高了中国共产党和八路军的声望。

『伍』 抗日战争中比较大的几次会战有哪些

淞沪会战:1937年8月13日-11月11日
主要将领:蒋介石、张治中、陈诚
“八一三”淞沪会战是抗战爆发以来,中日双方规模最大的一次会战。3个月的战役中,双方都投入几十万兵力。由于中国军队战略不当,武器装备落后,在付出20万多人的巨大损失后,最终被迫匆忙撤退,并直接导致了南京会战的失利。此战日军伤亡5万余人。

南京保卫战:1937年12月1日-12月13日
主要将领:唐生智、刘湘、顾祝同
淞沪会战后,日军迅速进攻国民政府首都南京。由于国民党军此时兵力凋零,退守绝地,被迫在12月12日匆忙突围撤退。日军进入南京后开始了长达数月的南京大屠杀,残酷杀害中国军民30余万人。

太原会战:1937年9月13日-11月
主要将领:阎锡山、卫立煌(忻口)
1937年9月13日,日军占领大同后向太原进攻,中国军队由于指挥混乱,布置不当,被迫从太原突围。此战中国守军英勇抵抗,付出了重大牺牲,消灭敌军2万余人。但从此国民党军在华北战场的正规战争宣告基本结束。

徐州会战:1938年1月-5月21日
主要将领:李宗仁、孙连仲、池峰城(台儿庄)
日军打通了津浦线,扩大了占领区,但未能消灭中国军队主力。国民党军的防御作战和主动转移为此后的武汉保卫战赢得了4-5个月的时间。其中台儿庄大捷消灭日军1万多人,极大地鼓舞了全国人民的抗战意志。

兰封会战:1938年5月21日-6月
主要将领:薛岳
日军试图在徐州会战后继续扩大战果,板垣征四郎师团孤军深入,被以薛岳为首指挥的中国军队包围。最后由于蒋军嫡系将领的无能,中国军队最终功亏一篑。

武汉会战:1938年6月-10月
主要将领:陈诚、白崇禧(代)、薛岳(万家岭)、徐焕升(空军东征)
历时4个半月的武汉会战虽然最终以武汉失守为结束,但国民党军队的正面抵抗取得了毙伤敌军4万人、近10万日军因战斗、气候、疾病等原因暂时丧失作战能力的巨大战果,极大地消耗了日军的有生力量,抗日战争从此进入相持阶段。

广州战役:1938年10月
主要将领:余汉谋
日军控制了广州及附近要地,广州失陷。广增之战,双方伤亡不少:日本防卫厅的《中国事变中国作战史》载:日军伤亡1923名。中国军方记载:中国官兵阵亡2954名,伤5645名,失踪2643名。

南昌会战:1939年3月-4月
主要将领:罗卓英、上官云相
南昌失守。此战,是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后中日军队的首次交锋,日军纠集重兵,先发制人,攻势极为猛烈。中国守军奋勇抵抗,兵力损失达43000余人。

随枣会战:1939年5月1日-20日
主要将领:李宗仁、张自忠
武汉会战之后,日军为消除鄂北、豫南方面中国军队对武汉的威胁,向湖北随县枣阳地区发动进攻。国民党军队消灭毙伤敌军1.3万人,第5战区也付出了较大的牺牲。日军未能达到预定战略目标。

第一次长沙会战:1939年9月14日-10月
主要将领:薛岳、罗卓英
日军动用10万兵力,却在第九战区第十五集团军的抵抗下损失惨重。日军承认“在部分战场上,部分战况之激烈超过了诺门坎”。在中国军队反击下,日军伤亡达2万人,被迫撤退,中国军队伤亡3万多人。

桂南会战:1939年11月13日-1940年10月30日
主要将领:白崇禧、杜聿明(昆仑关)
日军占领南宁和昆仑关后,国民政府从数百公里外急调10个精锐师,对日军发动立体化进攻,取得昆仑关大捷,迫使日军改变对广东的作战计划,造成日军在战略上的部分被动。

冬季攻势:1939年12月-1940年3月
主要将领:蒋介石、李宗仁、薛岳
在这次攻势中,中国军队直接参战兵力约71个师,55万余人,与敌作战1340次,其中主动出击1050次,毙敌九万多人,我军伤亡七万多人。冬季攻势是中国军队继鸦片战争以来第一次对外主动出击,改写中国百年来基本上只有“挨打”的历史,日军亦承认这次作战中我国军队的英勇。更为重要的是,抗日战争从被动挨打转入主动进攻,一扫全国民众之颓丧之气,树立起抗战必胜之决心。

枣宜会战:1940年5月1日-6月18日
主要将领:李宗仁、张自忠
张自忠上将殉国于南瓜店,宜昌失陷。枣宜会战是武汉会战以来,日军对正面战场最大规模的一次进攻。

百团大战:1940年8月-12月
主要将领:彭德怀、左权
中方损失约一万七千人;毙伤日方几千日本军人、约五千伪军;拔除据点2900多个,缴获各种火炮50多门、各种枪5800多枝。

豫南会战:1941年1月25日-2月7日
主要将领:李宗仁
豫南会战是武汉周围地区防御作战中的一次战役。日军一度攻占安徽界首和太和,但在伤亡9000人后,日军最终撤退。

上高会战:1941年3月15日-4月9日
主要将领:罗卓英、王耀武
为保证南昌及附近占领区的安全,日军发动试图消灭赣北中国军队主力的上高会战。日军在三路围攻、其中两路受阻的情况下,形成一路孤军深入,被中国军队包围而仓皇撤退,伤亡高达1.5万人。

晋南会战:1941年5月
主要将领:卫立煌、唐淮源(中条山)
此次战役日军的目的是“在华北要歼灭山西南部的中央军”。中国军队伤亡4.2万余人,被俘3.5万余人,日军伤亡仅为中国军队的1/12,成为“抗战史上最大的耻辱”。

第二次长沙会战:1941年9月-10月1日
主要将领:薛岳、王耀武
中国军队第六战区在正面战场主动发起1941年以来惟一一次主动进攻作战,歼灭日军7000人。最终由于第九战区指挥失误,日军一度攻占长沙,中国军队伤亡失踪7万人,日军伤亡2万人。

第三次长沙会战:1941年12月23日-1942年1月6日
主要将领:薛岳、李玉堂、方先觉
中国军队第九战区制定了坚壁清野,诱敌深入的战略,取得了长沙会战大捷,共毙伤日军5万余人。成为“12月7日(日军偷袭珍珠港)以来,同盟军惟一决定性之胜利”。

香港保卫战:1941年12月
主要将领:莫德庇、罗逊(加拿大军)
香港沦陷,守军2,233人阵亡 2,448人受伤:日方683人阵亡 1,413人受伤

第一次缅北会战:1942年3月-9月
主要将领:罗卓英、杜聿明、戴安澜、孙立人
戴安澜牺牲。此战,远征军经一个多月作战,在保卫东吁、解救英军诸战中,英勇顽强为世人所赞誉。但由于出国时机过晚,盟军作战缺少协同,多头指挥等原因,使远征军始终处于被动态势,未能达成战役企图。

浙赣会战:1942年4月-7月28日
主要将领:顾祝同、王敬久(衢州)
日军大本营决定摧毁浙赣两省中国军队机场,打通浙赣铁路,最后基本实现预定目标,曾经占领衢州机场,但遭到严重损失,第15师团师团长阵亡,日军战史记载伤亡17148人。

鄂西会战:1943年5月-6月
主要将领:陈诚、孙连仲(代)、胡琏(石牌要塞)
日军沿长江向上游进攻,国民党第18军坚守石牌要塞,第六战区及友邻部队夹击日军,歼灭敌军4000人。

常德会战:1943年11月2日-12月
主要将领:孙连仲、余程万
在日军3万优势兵力进攻下,中国57师9000余人孤军誓死抵抗长达16天。最终中国军队收复常德等阵地,毙伤日军2万人。

豫中会战:1944年4月-5月25日
主要将领:汤恩伯(洛阳)、李家钰
日军试图通过豫中会战围歼第一战区主力,并打通平汉线。由于国民党军指挥失当,洛阳沦陷。日军实现最初的作战计划。

长衡会战:1944年5月-8月:
主要将领:薛岳、方先觉(衡阳)
豫中会战同时,日军开始进攻湖南,打通粤汉铁路。中国军队在衡阳进行了长达48天的抵抗,最终没有支援而遭到失败。

桂柳会战:1944年8月-12月10日;
主要将领:白崇禧(桂林)、张发奎
日军为摧毁大西南的空军基地发动桂柳会战。中国军队在明显掌握制空权的情况下未能取得空地配合,导致桂林和柳州仅数日即遭到沦陷。

第二次缅北会战:1943年10月-1945年3月
主要将领:郑洞国、孙立人、廖耀湘
在历时两年的缅北会战中,中国驻印军全歼日军第18、第56师团,重创日军第53师团、第2师团、第33师团和第49师团,共击毙日军3.3万余人,伤日军7.5万余人,俘虏323人。缴获大炮186门,战车67辆和汽车552辆。中国驻印军伤亡1.7万人。

滇西作战:1944年5月—1945年1月
主要将领:卫立煌、宋希濂、李弥(松山)
我军攻克腾冲、松山、龙陵地区,远征军和驻印军会师芒友,结束了滇西战役。滇西作战,自1944年5月11日开始,至1945年1月27日结束。历时8个月零16天,日军共伤亡、被俘21057人。远征军伤亡、失踪67364人。

豫西鄂北会战:1945年3月-5月
主要将领:刘峙、胡宗南
此次会战,日军虽然达成进占豫西鄂北控制老河口空军基地的目标,但伤亡惨重,多达1.5 万余人。

湘西会战:1945年4月-6月
主要将领:何应钦、王耀武(雪峰山)
中国军队在战役中对日军进行了包围,创造了雪峰山大捷,毙伤日军1万多人。最终在中国军队的反攻下,日军伤亡2万余人,被迫撤退。

桂柳反攻战役:1945年4月-8月
主要将领:张发奎、汤恩伯
此役为国民革命军对日最后一役,中方死伤不详, 日军4000人死亡, 5000人被击伤。

(缅北和滇西战役不属于国内22次会战,它是太平洋战争的组成部分,中国军队为英美装备,由美国人史迪威组织训练)

『陆』 抗日战争有哪几场重要战役

淞沪会战是1937年8月13日起中国军队抗击侵华日军进攻上海的战役,又称作“八·一三淞沪回战役答”,这场战役是中国抗日战争中第一场重要战役,也是抗日战争中规模最大、战斗最惨烈的战役,前后共历时3个月,日军投入8个师团和6个旅30万余人,死伤7万余人;中国军队投入75个师和9个旅60余万人,伤亡达15余万人;至1937年11月12日上海沦陷,淞沪会战结束。在淞沪会战中中国军民浴血苦战,粉碎了日本“三个月灭亡中国”的狂妄计划,并争取了时间,从上海等地迁出大批厂矿机器及战略物资,为坚持长期抗战起了重大作用。

『柒』 抗日战争中有几次决定性战役

全面抗战爆发后正面战场的22次大型会战
淞沪会战:1937年8月13日~11月11日
“八一三”淞沪会战是抗战爆发以来,中日双方规模最大的一次会战。3个月的战役中,双方都投入几十万兵力。由于国民革命军战略不当,武器装备落后,在付出33万多人的巨大损失后,最终被迫匆忙撤退,并直接导致了南京会战的失利。此战日军伤亡5万余人。
南京保卫战:1937年12月1日~12月13日
淞沪会战后,日军迅速进攻国民政府首都南京。由于国民革命军此时兵力凋零,退守绝地,被迫在12月12日匆忙突围撤退。日军进入南京后开始了长达数月的南京大屠杀,残酷杀害中国军民30余万人。
太原会战:1937年9月13日~11月
1937年9月13日,日军占领大同后向太原进攻,国民革命军由于指挥混乱,布置不当,被迫从太原突围。此战中国守军英勇抵抗,付出了重大牺牲,消灭敌军2万余人。但从此国民革命军在华北战场的正规战争宣告基本结束。
徐州会战:1938年1月~5月21日
日军打通了津浦线,扩大了占领区,但未能消灭国民革命军主力。国民革命军的防御作战和主动转移为此后的武汉保卫战赢得了4~5个月的时间。其中台儿庄大捷消灭日军1万多人,极大地鼓舞了全国人民的抗战意志。
兰封会战:1938年5月21日~6月
日军试图在徐州会战后继续扩大战果,板垣征四郎师团孤军深入,被以薛岳为指挥的国民革命军包围。但最后会战没有取得应有的战略结果。
武汉会战:1938年6月~10月
历时4个半月的武汉会战虽然最终以武汉失守为结束,但国民革命军的正面抵抗取得了毙伤敌军4万人、近10万日军因战斗、气候、疾病等原因暂时丧失作战能力的巨大战果,极大地消耗了日军的有生力量,抗日战争从此进入相持阶段。
随枣会战:1939年5月1日~20日
武汉会战之后,日军为消除鄂北、豫南方面中国军队对武汉的威胁,向湖北随县枣阳地区发动进攻。国民革命军消灭毙伤敌军1.3万人,第5战区也付出了较大的牺牲。日军未能达到预定战略目标。
第一次长沙会战:1939年9月14日~10月
日军动用10万兵力,却在第九战区第十五集团军等国民革命军的抵抗下损失惨重。日军承认“在部分战场上,部分战况之激烈超过了诺门坎”。在国民革命军反击下,日军伤亡达2万人,被迫撤退,国民革命军伤亡3万多人。
桂南会战:1939年11月13日~1940年10月30日
日军占领南宁和昆仑关后,国民政府从数百公里外急调10个国民革命军精锐师,对日军发动立体化进攻,取得昆仑关大捷,迫使日军改变对广东的作战计划,造成日军在战略上的部分被动。
枣宜会战:1940年5月1日~6月18日
国民革命军张自忠上将殉国于南瓜店,宜昌失陷。枣宜会战是武汉会战以来,日军对正面战场最大规模的一次进攻。
豫南会战:1941年1月25日~2月7日
豫南会战是武汉周围地区防御作战中的一次战役。日军一度攻占安徽界首和太和,但在伤亡9000人后,日军最终撤退。
上高会战:1941年3月15日~4月9日
为保证南昌及附近占领区的安全,日军发动试图消灭赣北国民革命军主力的上高会战。日军在三路围攻、其中两路受阻的情况下,形成一路孤军深入,被国民革命军包围而仓皇撤退,伤亡高达1.5万人。
晋南(中条山)会战:1941年5月
此次战役日军的目的是“在华北要歼灭山西南部的国民革命军中央军”。国民革命军伤亡4.2万余人,被俘3.5万余人,日军伤亡仅为国民革命军的1/12,成为“抗战史上最大的耻辱”。
第二次长沙会战:1941年9月~10月1日
国民革命军第六战区在正面战场主动发起1941年以来惟一一次主动进攻作战,歼灭日军7000人。日军一度攻占长沙,中国军队伤亡失踪7万人,日军伤亡2万人。
第三次长沙会战:1941年12月23日~1942年1月6日
国民革命军第九战区制定了坚壁清野,诱敌深入的战略,取得了长沙会战大捷,共毙伤日军5万余人。成为“12月7日(日军偷袭珍珠港)以来,同盟军惟一决定性之胜利”。
浙赣会战:1942年4月~7月28日
日军大本营决定摧毁浙赣两省国民革命军机场,打通浙赣铁路,最后基本实现预定目标,曾经占领衢州机场,但遭到严重损失,第15师团师团长阵亡,日军战史记载伤亡17148人。
鄂西会战:1943年5月~6月
日军沿长江向上游进攻,国民革命军第18军坚守石牌要塞,第六战区及友邻部队夹击日军,歼灭敌军4000人。
常德会战:1943年11月2日~12月
在日军3万优势兵力进攻下,国民革命军第74军57师9000余人孤军誓死抵抗长达16天。最终国民革命军收复常德等阵地,毙伤日军2万人。
豫中会战:1944年4月~5月25日
日军试图通过豫中会战围歼第一战区主力,并打通平汉线。由于国民革命军指挥失当,洛阳沦陷。日军实现最初的作战计划。
长(沙)衡(阳)会战:1944年5月~8月
豫中会战同时,日军开始进攻湖南,打通粤汉铁路。国民革命军在衡阳进行了长达48天的抵抗,最终没有支援而遭到失败。
桂(林)柳(州)会战:1944年8月~12月10日
日军为摧毁大西南的空军基地发动桂柳会战。国民革命军在明显掌握制空权的情况下未能取得空地配合,导致桂林和柳州仅数日即遭到沦陷。
湘西会战:1945年4月~6月
国民革命军在战役中对日军进行了包围,创造了雪峰山大捷,毙伤日军1万多人。最终在国民革命军的反攻下,日军伤亡2万余人,被迫撤退。

回答:2006-12-21 11:17

『捌』 抗日战争一共几次会战

八年抗日战争中,中国国民政府组织了廿二次大型会战、一千多次重要战役和一万三千多次中小战斗,在这全民抗战中,中国人民伤亡惨重,阵亡将士高达340余万,其中阵亡将军多达208位,还包括了2位集团军总司令。让我们重回硝烟弥漫的战场,在惨烈的十次战役中,纪念抗战中牺牲的烈士。

1长沙会战


中国军队与日军在长沙展开激烈的巷战

在二次世界大战中,长沙是举世罕有的受灾最严重城市之一,整个城市被大火连续烧了两天两夜。在这场大火的背后,正是持续6年的四次长沙会战。

1938年至1944年,腥风血雨的四次“长沙大会战”,是八年全国抗战中中日双方出动兵力最多(日军66万人次,中国军队100余万人次)、规模最大、历时最长的一次大会战。这场震惊世界的会战前三次以中国军队的大获全胜而告结束,日军受到中国军队的沉重打击,日军共伤亡10.7万人,中国军队共伤亡13万人。

2中条山战役


国民党第一战区部队在中条山作战

1941年5月7日至月底,日军华北方面军集中了10万余人的部队,包括从华中中国派遣军和关东军中抽调部队和飞行团,进攻晋南中条山地区中国第1战区的近18万部队,结果日军以1比20 的极小伤亡代价打败了中条山地区的国民党军,蒋介石称此役为“抗战史上最大之耻辱”。自太原会战后以来,日军一方面重点对八路军抗日根据地大举“扫荡”,一方面也多次攻击中条山国民党军队,但始终没有大的进展。进入1941年后,日军鉴于百团大战后八路军消耗很大尚未恢复,遂决定先打击中条山的国民党军。然而,中条山国民党庞大部队竟然不堪一击。从5月7日日军发起攻击开始,中国军队“一经中间(被日军)突破,各部皆陷于包围零乱之中竟至不可收拾”。

3衡阳保卫战


衡阳保卫站雨母山战场

历时48天的衡阳保卫战终因寡不敌众而以衡阳的陷落宣告结束。但它却极大地鼓舞了中国军民的抗战士气。据美国国会图书馆记载:衡阳保卫战,10万以上的日军包围了1.7万名中国军人。当中国军队在衡阳击败日本的第二波进攻并击毙2.5万日军之后,日本首相东条英机倒台。经48天血战之后,衡阳于8月8日陷落。日军死伤超过7万人,其中4.8万人被击毙;中国死伤1.5万人,其中7400人捐躯。

4常德会战


中国守军在炮火中冲锋

1943年11月2日,日军10多万人兵分四路,动用空军、毒气瓦斯部队等向常德发起攻击。中国军队20万将士奋起反击,以劣势装备和血肉之躯与日军展开生死决战。至12月20日,日军伤亡40000余人后败退,中国军队用伤亡50000余人的代价换来了胜利。常德会战因战事惨烈,而被称为东方的“斯大林格勒保卫战”。

5仁安羌之战


中国军队在缅作战

仁安羌大捷,是一个闻名世界的战役,是近代史上中国军队第一次和盟军并肩作战所得的荣誉,是盟军在第一次缅战中惟一的大胜仗,同时更是一个奇迹。因为新38师113团在劣势情况下,竟以800多人的兵力,击败十倍于我军的敌人,救出十倍于我军的友军,这十足表现出中国军人作战精神的英勇与坚强。

6百团大战


八路军副总司令彭德怀亲临前线指挥

百团大战是抗日战争中八路军发动的规模最大、持续时间最长的带有战略性的进攻战役。

日军在遭受打击后惊呼:“对华北应有再认识!”从这以后,日军开始真正研究中国的敌后抗日武装,并从正面战场抽调大批部队对华北各抗日根据地反复扫荡、清乡。当然,日军想“ 肃清后方”的愿望并没有最终实现,“地雷战”、“地道战”、“大生产运动”等一系列新概念,从这一时期开始出现在战争辞典里。

1940年8月开始的百团大战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8月20日~9月20日),以正太铁路为重点,进行交通总破击战;第二阶段(9月20日~10月上旬),继续破击日军交通线,重点攻占交通线两侧和深入根据地内的日军据点;第三阶段(1940年10月6日~1941年1月24日),反击日军的报复“扫荡”。

7淞沪会战


中国军队在上海与日军展开巷战

1937年8月13日淞沪抗战爆发。开始,中国中央军精锐第八十七师、第八十八师、第三十六师等部,在京沪警备总司令张治中指挥下,主动进攻,企图一举扫荡驻上海之日本海军陆战队,但因指挥不当,竟未能奏功。8月22日深夜至8月23日晨,日本援军第三师团、第十一师团等,在日本“上海派遣军”司令官、陆军大将松井石根的指挥下,在长江口南岸川沙口、狮子林直至吴淞口、张华浜等地强行登陆成功。日本援军在日海、空军的强大支持下,向宝山城、月浦、罗店、浏河镇一线发动猛烈进攻,企图包抄中国上海守军的后路,重施1932年上海一·二八事变故技。

8平型关大捷


平型关大捷

1937年9月25日,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取得抗战以来第一个重要胜利——平型关大捷。八路军第一一五师在山西省灵丘县西南的平型关附近伏击日军坂垣征四郎第五师团21旅团一部,击毙日军1000余人,击毁其全部辎重车辆,打破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当枪声响起,日军惊慌失措,队伍顿时乱了阵脚。

经过一天激战,八路军歼敌1000余人,击毁汽车100余辆、马车200余辆,缴获火炮1门、炮弹2000余发、机枪20余挺、掷弹筒20个、步枪千余支及大批军用物资。

聂荣臻元帅后来在总结平型关战斗经验时指出,从根本上讲,这胜利是由于我们党坚决抗日的政治路线所决定的。八路军东渡以来,官兵士气高涨……另外,从指挥上讲,八路军选择了有利地形,居高临下,两面夹击,在狭窄的山谷给敌人以突然袭击,使它的装备优势无法发挥。

天时,地利,人和,使八路军在平型关取得了关键性的胜利。这次胜利,不仅打破了日本“皇军”所谓不可战胜的神话,更为全国抗战增添了勇气和力量。

9台儿庄战役


台儿庄战役

1938年3月中旬,日军坂垣和矶谷两个师团,分东西两路向南进攻,企图会师台儿庄,进而攻占徐州。3月23日,矶谷师团进攻台儿庄,大战打响。持续近半个月的战斗由守城战发展为巷战,中国守军伤亡惨重,但将日军牢牢地拖在了台儿庄。中国军队主力按原定计划迂回到敌后,将坂垣、矶谷两部敌军分割包围,经过激烈战斗,歼敌两万余人,取得抗战以来正面战场的第一次大胜利。图为在台儿庄战斗中的中国将士。

全面侵华战争打响后,日军狂妄地叫嚣“三个月灭亡中国”,在战略上力求“速战速决”。南京陷落后,国民政府一部分机关迁到武汉。徐州位于津浦、陇海两线的交会处,日军欲夺武汉,必先占领徐州。由此,徐州之战,对于日后战局的发展将产生重要影响。

中日双方均对其作战与军队部署作出调整。中国方面确定了以确保武汉为核心的作战方针,任命李宗仁为第五战区司令长官。1938年1月到3月,中国军队成功组织淮河阻击战、临沂阻击战、滕县保卫战三大序幕战,为台儿庄战役赢得歼敌之机。3月24日,晖矶谷师团孤军进攻台儿庄,大战打响。近半个月的战斗由守城战发展为巷战,日军一度占领台儿庄三分之二的土地。4月5日,汤恩伯部南下,与第二集团军形成夹击之势,日军溃败,中国军队全线反击,激战至4月7日取得彻底胜利。

10武汉会战


向日军射击的空军机枪手

1938年6月至10月,抗日战争中最大规模的战役之一—武汉会战爆发。凶顽的日军企图以一役之功,击溃中国军队的主力,逼迫中国投降。纵横千里的战线上,中日两军激战4个多月。中国军队动员了129个师、30余艘舰艇、约200多架飞机、近100万人参战;日军共14个师团、120余艘舰艇、300 余架飞机,计25万人参战。最终武汉沦陷,日军伤亡在4万以上,中国军队伤亡20万人。

这次会战虽以放弃武汉告终,但使日军力量受到很大消耗,而后无力进行大规模的战略进攻。日军歼灭中国军队主力、迫使中国投降的战略企图破产,抗日战争从此进入相持阶段。不仅如此,武汉会战有力地牵制了日本陆军的主力,使其无法抽调兵力和战略资源支援当时日本关东军和苏联红军在张鼓峰的战役,最终使日本不得不放弃武力进攻苏联的所谓“北进”计划,这对于整个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进程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阅读全文

与抗日战争的几次重要战役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历史知识薄弱 浏览:23
军事理论心得照片 浏览:553
历史故事的启发 浏览:22
美自然历史博物馆 浏览:287
如何评价韩国历史人物 浏览:694
中国炼丹历史有多久 浏览:800
邮政历史故事 浏览:579
哪里有革命历史博物馆 浏览:534
大麦网如何删除历史订单 浏览:134
我心目中的中国历史 浏览:680
如何回答跨考历史 浏览:708
法国葡萄酒历史文化特色 浏览:577
历史人物评价唐太宗ppt 浏览:789
泰安的抗日战争历史 浏览:115
七上历史第四课知识梳理 浏览:848
历史老师职称需要什么专业 浏览:957
什么标志军事信息革命进入第二阶段 浏览:141
正确评价历史人物ppt 浏览:159
ie浏览器如何设置历史记录时间 浏览:676
高一历史必修一第十课鸦片战争知识点 浏览: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