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历史问题 > 历史知识如何分层落实

历史知识如何分层落实

发布时间:2021-02-27 12:59:04

⑴ 如何在教学过程中进行有效分层施教课题研究

实施分层教学,实现因材施教
面对“千篇一律、千人一面”的传统教育,人们提出了各种各样的质疑,逐渐认识到人是教育的核心和精髓,教育已不单是“传道、授业、解惑”,人应是教育的起点,也是教育的归宿,教育要以人为本的呼唤已越来越强烈。这种质疑,促使教育模式和教育体制处于不断变革之中。

我校从“正视差异,承认差异,让每一个学生都得到发展”的基本理念出发,
1997年起在房地产价格评估专业等进行数学分层教学的尝试,通过几年来的探索实践,形成了“区别对待差异、分层递进,达到个体优势发展为教学目标”的分层教学模式,努力走出一条稳步提高教学质量之路。

一、 分层教学实施背景分析
(一) 理论背景
1. 分层教学的提出背景

分层教学是一个古老的教学话题,17世纪中叶,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在《大教学论》中阐述了“班级授课制”。从此,班级授课制取代了历史悠久的个别化教学。“把一切知识教给一切人”的口号,拓展了教育的知识范围,也提出了教育普及的理想,教育,开始从贵族走向平民。它显然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产物——一位老师可以同时教几十个学生,按年龄随机编班,照统一时间授课,教师以相同的方式对待每一个学生,学生则以相同方式学习相同的学科,然后以相同的测试接受统一的评价,从而甄别出成绩好与差的学生。

有其利,必有其弊。班级授课难免顾此失彼,顾了共性就顾不了个性。而人是差异最大的生灵,世界上不会有两个或多个相同的人。

19世纪末期,有人开始倡导“按学力、成绩分班分组教学”的组织形式,以纠正班级授课制的弊端。可是到了20世纪40年代,这种教学组织形式遭到非议:不民主、易造成对“低能儿童”的歧视和“高能儿童”的娇宠。1957年,苏联卫星上天,欧美各国意识到科学技术落后的危险,产生了加速培养尖端人才的紧迫感,于是,对上世纪的“分组教学”又重新认识评价。

真应了中国那句老话:天下大事,分久必合,合久必分。
2. 因材施教理论

大教育家孔子“弟子三千,贤人七十二”。为什么不能“贤人三千”呢?个性差异使之然。孔子说:“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论语·雍也》)。宋代朱熹将孔子这方面的教育思想和经验概括为“孔子教人,因材施教”(《二程遗书·卷十九》),意思是说孔子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施以不同的教育。长期以来,这项教学原则得以继承和发扬,已形成为中国教育的优良传统,在中国现代各类版本《教育学》论著中论述教学原则均认为因材施教是一项主要的教学原则,是公认的在教学过程中必须遵循的基本要求。现代教育学对因材施教的涵义解释是:在共同的培养目标下,根据受教育者的能力、特长、性格、原有基础等具体情况的不同,提出不同的要求,给予不同的教育。

3.最近发展区的理论

前苏联教育心理学家维果茨基提出了教学与智力发展关系的新思想——最近发展区。“最近发展区”主要观点是指学生已具备的基础和水平与学生尚未达到但经过教师的引导就可以达到水平之间的距离。当教师在能够充分了解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后,再利用学生的已有发展水平和最近发展区的水平之间的矛盾来组织教学,就可以高速度、可持续地促进学生的发展,加快发展的速度。

(二)生源背景

随着社会竞争的不断加剧,人们对学历的追求日益加剧,高中热、大学热的不断升温,使得职业学校生源的质量不断下降。多年的招生统计数据显示,学生的文化基础知识存在着参差不齐的多种层次。如我校2004年新生中考数学成绩分布为:100分以上16.3%,40—99分42.6%,39分以下41.1%。统计数据显示出学生数学基础的层次跨度较大,对数学学习的兴趣、需求呈现多样化的特点。

(三)实施分层教学研究的意义

面对文化基础普遍较差、个性极强、对学习需求层次不同的学生,如果教师仍按统一化的标准实施教学,将较难把握课堂教学目标和要求,课堂教学难以有效地开展;如果没有把握好学生兴趣、需求与教学目标之间的适应关系,将不能很好地调动所有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部分学生容易产生烦学情绪,课堂难于管理。另外,统一化的教学不利于基础较好的学生进一步发展,对那些本来就是数理化学习失败者的学生学习兴趣无疑是莫大的打击,导致这部分学生在数学课堂中的流失。实施分层教学模式是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让所有学生学有所得、促进学生成才的有效途径。同时,实施分层教学能促使教师不断探索适应学生实际情况的教学方法,从而提高自身教研水平和教学能力。

二、分层教学实施指导原则

以往几年的探索表明,分层教学对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起到一定的作用的同时,也可能会带来一些影响学生发展的弊端,如占多数人的中间层在教学目标有所降低的情况下,相对容易地获得成功,因而会产生满足感和懈怠情绪,他们即使有能力也不愿再往上一层学习;而部分处于较为低层的学生由于在降低教学目标后仍未能完成学业从而容易失去学习自信心。为了尽可能地顾及到全体学生,使每个学生在自身的基础上都得到发展,我校分层教学遵循以下指导原则:

(一)差异性原则

研究分层教学,首先要研究学生差异。根据心理学研究,我们把学生的差异分为可变差异和不变差异。可变差异就是指学生在知识储备、学习策略、态度与技能等方面的差异,这种差异是习得的,是可以改变的。不变差异是指学生在个性特征、学科特长、兴趣爱好等方面的差异。相对于可变差异而言,他们在短时间内不可改变,这些差异是学生的优势差异,我们要利用学生的这些特质促进学生个体优势的发展,做到学有专长。基于这些认识,我们制定了“正视差异、承认差异、利用差异、消除差异、发展差异”的区别对待差异的原则,为分层教学的实施提供了努力方向。

(二)合理性原则

对“分层”的正确认识是分层教学取得成效的前提,实施“走班制”分层教学,要面对学生、教师及家长如何看待的问题。对此,把建立正确的分层观念作为实施分层教学的首要内容,务必使他们认识到:分层是为了学生发展的需要,而不是给学生划分等级,也只有这样,才能改变以往只着眼于少数优秀生或“齐步走”的状况,教师只有提供不同层次的教学,才能促进有差异的学生得到普遍发展。脱离那些不切实际、无用的教学,尽可能的做到因材施教,这才是真正的教学中的平等。

学生是发展的。学生的基础水平、能力水平已发展到了自己“最近发展区”的最高点时,则应提升到新的更高层的“最近发展区”去发展;相反,若负向发展到自己“最近发展区”的最低点以下时,则应去到最适合自己再度发展的“最近发展区”去发展。学校需要提供学生合理的流动机会,也就是分层必须是动态的。制定的分层依据具体体现为:多元化、不惟成绩;考虑学生对该学科的兴趣和决心;尊重学生意愿和选择。

(三)主体性原则

教育教学过程中要形成有利于创新的民主氛围,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民主、合作、平等的和谐关系,彻底改变传统课堂教学模式满堂灌、一言堂的弊病。尽可能多地为学生提供独立思考与选择的机会、时间和空间。教师要善于启发学生提出问题,创设问题的环境,容忍学生幼稚的甚至荒诞的想法,使学生逐步做到想问、敢问和善问,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让学习成为学生“我愿意、我能够、我深信”能做好的事情。在实施分层教学的各个环节,充分落实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分层教学的效果才可能有质的提高。

(四)激励性原则

成功教育理论告诉我们,每个学生都有获得成功的需要和潜能。分层教学注重发展每一个学生的潜能,为不同层次学生创造各种尝试、探索、发现、发展的条件和机会,很大程度上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自信心。包括成功激励、评价激励等。成功激励是从已有的成功中获得激励,从而增强创新的动机、热情和信心,主动去争取新的成功;评价激励就是评价学生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寻找学生成功和进步,评价要以学生个体表现为参照系,即强调每个学生在自己原有的基础上的进步,坚持表扬、激励,对学生的不足要宽容。

三、分层教学实施情况
(一)学生分层
1. 调查准备

我校在2004级选择相近的三个文科专业(物业管理、国际商务、房地产管理)8个班试行“走班制”的数学分层教学。

为了全面了解学生的情况、收集可靠的信息、制定合理的教学方案,数学组向试点班的459名学生进行全面的情况调查。学生的反馈信息如下:
认同 一般
不认同
1.数学是重要的学科 39.1% 25.6% 35.3%
2.愿意学数学 25.3% 34.5%
40.2%
3.接受分层教学 75.3% 10.4% 14.3%

从统计数字看出:一方面,学生对这传统的基础课提出了质疑,他们在初中(甚至小学)已经是数学学习的失败者,他们中的大部分放弃了对数学的追求;另一方面:虽然他们不能完全接受数学的学习,但支持数学分层教学的比率较高。

2. 摸底分层

组织进行数学入学摸底考试,目的是了解学生的实际数学水平,内容不超出初中教学大纲,考虑到学生中考完后没复习初中知识的实际情况,命题时尽量避免记忆类的试题。成绩分布:

分数 100~80 79~60 59~40 39~20 19~0
百分比 8.3% 14.6% 35.2% 23.9%
18.0%

原来设想按1:2:1的比例分3个层次a、b、c,由于摸底成绩有点出乎意料。经过充分研讨,根据学生的学习可能性水平决定分成4个层次——a、b1、b2、c,8个班共两个捆绑。对学生“智力因素、非智力因素、原有知识与能力差异”进行分析,学习成绩好、学习兴趣浓,学习主动、接受快或勤奋的学生属于a层;接受能力一般、学习成绩中等或学习情绪不够稳定的属于b1层;能力较差、学习有困难、但仍然愿意学的学生属于b2层;学习困难大,消极厌学或顽皮不学的学生属于c层。

3. 师资选配

师资选配依据适合性的原则,依据教师教学的特点进行选配a、b1、b2、c班的教师。值得注意的是:教师在原来行政班教学都积累了丰富教学经验,难免会形成教学的思维定势,若分层教学后还按以往的教学经验来组织教学,则不符分层教学应遵循的基本原则,势必会影响分层的教学质量。因此,要求教师能及时研究出新的教学目标和相应的教学方法,以使各层的教学质量有保证。

(二)目标分层

目标分层指的是确定与各层次学生相适应的教学目标,它包含大纲所规定的认知目标和智能目标。考虑学生的认知能力、情感水平和行为操作,将教学大纲中最基本的教学要求确定为基础目标,适用于低层学生;将教学大纲中所有教学要求确定为层次目标,适用于中层和上层学生。前者是共同性目标,具有普适性,属于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后者是选择性目标,具有挑战性,属应用范畴,有较多的能力、智力含量。目标分层由教师把握,与学生密切联系;既能达到基本要求一致,又能鼓励个体发展。各层次的教学目标如下:

a班 b1班 b2班 c班
要进一步拓宽视野,发展思维,揭示本质,提高能力,创造性地完成数学教材的学习任务。为学生终身学习打下基础;
能够掌握数学教材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有一定的独立思考能力,具有一定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争取向上一层次发展;
以就业、生活知识为教育目标,基本掌握数学教材最基础的知识,具有最初步的计算技能,基本能完成课堂教学的学习任务;
从他们的数学能力出发,不强调一定要从中专的知识开始学习,以补习初中数学基础知识为主,以求对生活、就业的数学有常识性的了解。

(三)教学分层
1. 课堂分层

a、b1、b2班的课堂教学是分层教学的核心,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采取的课堂教学策略是:
a班 b1班 b2班
(1)
同一内容同一速度减少基础题的讲解,适当增加能力题的梯度,揭示知识内部联系与规律; 同一内容同一速度以基础题为主,小梯度增加难度,强调基本知识和方法的应用;
精选内容同一速度讲解基础题,了解基本知识和方法的应用。
(2) 课堂以分析为主,讲清思路,板书为辅,加大容量,针对性强;
课堂分析与板书并重,鼓励学生参与,教会学生审题、解题; 课堂分析细致,板书详细,充分调动学生注意力,教会学生理解题意,模仿解题。
(3)
多用“发散”和“探索”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数学思考能力; 多用“启发”和“问题” 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数学逻辑能力; 多用“情感”和“赏识”
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数学条理性。
(4) 课堂的训练,培养学生学习的意志和敢于竞争、拼搏的精神,强调危机意识;
课堂讲练结合,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多鼓励、少批评,培养学生成就意识;
课堂精讲多练,培养学生对学习的专注意识,多鼓励、齐进步,培养坚持学习毅力。
(5)
多培养学生“演绎”能力,注重知识和方法总结,培养学生数学思维和数学思想; 多采用“归纳”法,引导学生对知识和方法总结,使之了解数学思想、培养一定数学思维;
多应用“模仿”方式,抓好基础知识学习,使学生思维得到初步锻炼,保持学生学习兴致。
(6)
重点培养学生数学思维的严谨性和广阔性,逐步训练抽象思维; 利用数形结合的方法,重点培养学生数学思维的直觉性和形象性;
重点培养学生模仿思维和可持续性,逐步提高想象力。
c班的教学则以初中知识为主,课堂采取练习的方式,循序渐进。要求学生“坐下——提笔——
模仿——思考”,点滴积累,不求多,只求懂,不能放弃学习。
2. 练习、作业分层

针对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学习能力,教师分层次选编基本巩固性练习、拓展性练习、综合性练习。同时教师辅导、批改作业体现不同的方式。
a班 b1班
b2班 c班
课堂练习 巩固知识的a组题、部分思维训练的b组题 巩固基础的a组题、部分强化理解的b组题
巩固基础的a组题、增加基础练习及部分b组题 学习初中知识,巩固基础
课后作业 以综合运用知识进行练习、增加每周一题的研究性习题 适度增加强化训练
以巩固知识为基础练习 以初中基础知识为主
3. 辅导分层

不同层次的学生从学习内容、学习方法的指导都因人而异。c班学生要及时、细致、耐心;而b班要加强检查、督促,注意反馈;对a班学生定期定时检查,加强课外辅导和设计试验的探讨和研究。

a班 b1班 b2班 c班
课堂辅导 教师针对学习相对弱的学生辅导,组织学有余力的学生参与辅导 教师讲评思路、解题格式,尽量逐一辅导
教师增加练习时间,讲评思路、解题格式,逐一辅导 教师逐一辅导,掌握学生能集中注意力的时间
课后批改
教师全批全改或抽改,学生互批,针对错误较多的问题讲评 教师全批全改,讲评全部作业 教师全批全改或面批面改,详细讲评全部作业
教师全批全改,详细讲评。

(四)评价分层

评价坚持差异性、及时性、鼓励性原则,具有总结、反馈、矫正、提高的功能。分层教学是实现发展性评价的有效手段,评价分层需要体现促进课程发展、学生发展、教师发展和学校发展的作用。既然分层教学的目的不是把学生归类,那么学生的评价体系也不应热衷于排名次,比高低。具体做法是教师为每个学生作成长档案,记录学生兴趣、进步情况,经常性地与学生共同分析个人的进步轨迹,关注对过程的评价。评价分为三种:

(一)过程评价

记录学生平时的课堂行为(如出勤情况、学生的专注力、听课质量),从课堂提问、作业批改、日常小测、每周一题等中,看学生达标递进情况,及时给予一种经常性的过程评价。

(三)个案评价

由于分层教学中,学生处于相对平等的地位及相对一致的认识水平,教师容易掌握学生内部的细微变化,教师通过观察,交谈及与班主任沟通等方法对学生的各方面情况可以进行全面综合的考察,从而矫正传统教学中忽略个案评价弊端。借鉴日本教育评价专家辰野千寿提出的学生学习适应性评价,对每位学生非认知因素进行个案评价内容有:

1. 学习态度:包括学习欲望、学习计划;
2. 学习方法:包括读书方法和笔记方法、记忆方法和思考方法;
3.
学习环境:家庭物质和心理环境、学校环境、朋友关系;
4. 身心健康:自主态度、毅力、焦虑状态、心理敏感度、身体健康。

学期的评价由教师、学生及学习小组共同完成,体现平等、理解、互动原则。各种评价占学生学期总评比例为:
过程评价 考核评价 个案评价

30% 50% 20%

(五)其他工作

为使教师及时掌握教学的反馈信息,调整教学内容与进度,改进教学方法,我们在不同的阶段对学生作了不同目的的定性调查与定量调查,具体如下:
1.
分层前的调查目的是了解学生情况,掌握学生的意愿,为分层分班作准备;
2.
适应期的调查目的是了解学生对所在层次适应度,以便作小范围的调整;
3.
中期调查的目的是了解学生对分层教学教师教学方式、教学进度的适应程度,要求与建议等。其中了解到学生认为班级之间缺乏竞争的信息,各层次教师马上采取不同的奖励机制以鼓励学生参与层内竞争及层间竞赛;

4. 调整期调查目的是了解分流对学生学习情绪、学习态度、学习目标的影响,以便作学生的心理辅导;
5.
后期调查的目的则是对分层教学的整体认识,以作今后全面铺开分层教学的依据。
四、分层教学的收获

采用了“分层教学”后,老师觉得教得较为轻松,学生也学得非常愉快,教学效果显著提高。
(一)学生学习有较大进步
1.
愿意学习

目前,学校在课程教学中碰到的最大问题是部分学生厌学,特别是对数学等文化基础课的学习。我们分析,这部分学生厌学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之一就是由于基础差、对课程内容难以接受从而失去了自信心甚至是放弃。分层教学充分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特点,设立了恰当的教学目标,选择了合适的教学内容,保证了课堂教学内容最大限度地被学生接受,学生从中感受到成功的喜悦从而增强学习的信心,开始尝试参与学习。

2. 参与竞争

由于建立了层间流动机制,因此,分层教学存在着竞争的氛围。这种氛围,对那些要求上进的学生来说是一种动力,将促使他们增强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而对那些处于中下游的学生也是一种促进,他们在自觉与不自觉之间都置身在这竞争的氛围中,学习的效果也得到了提高。调查数据显示,75.7%的学生认为分层教学后教师的讲授内容更有针对性,45.3%的学生认为自己的学习效果比以往好得多。

(二)教师教学能力有较大的提高

五、分层教学的体会
(一)做好学生的心理调适工作,以利于开展教学

“走班制”的分层教学不同于固定专业分层及隐性分层,教师、学生都有一个心理调适的过程。可能从心理适应能力、理解水平上,教师比学生更容易应变。因此,教师要尽量保持与学生同一高度去理解这种教学模式对传统教学的冲击。例如:如何分班?依据是什么?如何争取上流?降到下次层次怎么办?现在的学生表面很逞强,但心理很脆弱。遇到这些的问题时,教师要及时观察到学生的行为举止、面目表情的变化,尽量解决他们的心理障碍。平时上课,多做动员、心理辅导。

如:如何对待分流中的问题?

把a、b1、b2、c四层次临界点上的学生进行了分流考试,然后决定该部分同学是继续留在本层次学习,还是上升或下降。对于向上流动的学生,有些同学不愿意进入较高层次学习,反映出他们对本层次学习已有较大程度的认同,同时也反映出这部分学生自信心不足。他们的想法是与其在a层次垫底,还不如在b层次领先,使自己能体验到更多的成功与欢欣。对于这部分同学我们在充分征求其本人意愿的前提下,同意其留在原层次学习,满足他们心理上的需要。事实上,这部分同学不流动,并未影响分层教学的总体原则。而对于向下流动的学生而言,在本层次学习已明显脱节,选择新层次进行学习对他们来说是必要和必然的结果。教师必须充分关注对向下分流学生心态状况的了解。通过观察和谈话,这部分学生总体情绪比较低落,有自暴自弃现象。他们的自信心重建更需要的是班主任和任课教师的关心。事实上,半个学期后,这部分学生两极分化现象十分严重。如由a层次申请进入b1层次学习的李同学,他发现自己在b1层次学习更能体现自己的价值,自信心大增,原来在a层次数学从未及格过,而到了b1层次,每次课堂练习都主动回答。相反,原在b2层次学习,脑子还算不错但学习不够用功的一位学生,到了b2层次后,便自暴自弃,非但自己不学,还要影响其他同学。从中可以看出这部分学生的心态是极其复杂的,在教育的过程中,切忌把他们定为被a、b1、b2层次淘汰的对象,要给他们更多的鼓励和关心,让他们尽快融入新的集体,找回自己的自信。

(二)分层依据多元化,以稳定教学秩序

单一的根据学生摸底成绩去分层,单纯地根据学生成绩分成a、b1、b2、c四个层次进行教学,还远远解决不了学生的实际需要,学生的个性难以得到真正发展;同一层次中学生的学习潜能差异较大等。势必引起部分学生的“不满”,影响他们的学习。情况有a班的部分学生想对自己放低要求,想去b1班,而故意地上课睡觉等以求“后退”;b班的部分学生争取上a班,以验证自己的实力,部分则想退;c班学生悠然自得,不求上进……这些问题的发生很大原因是摸底一锤定音所造成的。针对一种情况的普遍性,可增加了班主任推荐、个人自愿的调整方式,以满足学生的要求,稳定教学秩序。

(三)确定恰当的教学目标,以符合学生的实际承受能力

各层次任课教师应根据本班的学习能力、不同的学生个性特征,来确定恰当的课程目标和选择适合的教学内容,采取多样的、合适的教学方法实施教学。因为不同的学生,其认知水平、理解能力以及对数学的感悟是不同的。我们就如何确立c班教学内容方面,教师与学生进行过多次的调研、调整,是补习小学、初中知识?增加练习课?还是上中专的课程等问题多次引起争论,还在探讨试行中。

六、分层教学发展方向和需要完善的地方
(一)教师素质提升

学生普遍希望数学课堂内容丰富、气氛活跃。教师除了要多想办法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之外,也要强调再学习的过程,深入到学生当中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同时要进行教师之间的互相学习、交流与评价,对教师的继续教育更要明确目的性、计划性和针对性。

(二)完善评价体系

对学生的评价要全面,体现教学的民主和激励原则,符合各层次的教学目标。分层评价的目的重在考核学生学会了多少,而不是考核学生有多少不会做。实施分层教学,学生如何获得合理、公平的学分,还需要作进一步的探讨。

(三)规范相应的管理制度

实施走班制的分层教学方式给教学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学校管理制度需要随之规范与完善。例如,走班教学与传统行政班在教学管理上的差异,任课教师与行政班班主任管理的配合,教务科、学生科与行政科等各部门的协调管理等问题需要通过学校制度或规定的形式进一步明确和完善。

(四)全面推动分层教学

数学分层次教学改革的经验为学校05级全面铺开分层教学打好了实践基础。学生的个体差异总存在于各学科之间,基础学科可以借鉴推动分层教学,专业学科的教学则可以根据学生兴趣、志向试行隐性分层。

以上分层教学发展方向将作为新的课题继续深入探讨,以形成更为有效、科学、完整的经验和策略,加以推广和应用。

事实上,分层教学模式为学生主体性的发挥创造了更好的环境,学生能主动地根据自己的需求、兴趣、潜能规划设计自己的学习,可以从更深层次上真正实现因材施教,这需要我们教育工作者潜心做深入的研究和探讨。

⑵ 浅谈高三历史教学中如何落实基础知识

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高考的考查角度、试题模式都在发生巨大的变化。新课程理念下,试题开始由基础知识为主、能力考查为辅的模式向注重基础知识的灵活运用的模式转变。应该说,这样的转变符合新课程重视培养学生素质和能力的要求。那么,在新高考的形势下,我们应如何应对新的转变呢?俗话说“万变不离其中”,只要我们在了解基础知识的基础上注意总结试题类型,掌握基本的答题技巧和方法 ,一切都会迎刃而解。由此可见基础知识的复习在整个高三教学过程中是极其重要的。那么在教学中怎样落实好基础知识呢?一 依据考纲,明确目标. 《考试说明》强调的能力要求,第一条就是再认、再现历史知识的能力。用一句通俗的话就是考察是否记全、记牢、记准了历史《考试说明》规定的历史知识。从新课程新高考来看,虽然一再强调考察能力,而准确记忆性的基础知识的分数比重仍是相当可观。我们知道,高考中无论选择题还是问答题、材料分析题都是运用已知的知识解决未知问题的综合性较强的题型,虽然我们仍很难清楚划分基础知识所占的比重有多少,能力分数有几多,但不掌握相关的历史基础知识,再有能力也只能是望题兴叹。“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这是人所皆知的至理名言。在日益重视能力训练、突出能力考察的今天,强调历史基础知识的教学,防止矫枉过正,无疑是当前历史复习中特别值得认真反思的重要问题。《考试说明》是高考复习最重要的依据,应该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教师要指导学生清楚历史考试说明中历史知识的考察范围,并注意形成学科知识体系。在教学中,将大量的时间用在基础知识落实上。按照<<考试说明>>的考查要求,考试范围包括必修一、二、三和选修, <<考试说明>>列出了多少个一级子目、多少个二级子目、多少个三级子目,教师要引导学生将这些条目烂熟于心,明确它们之间的逻辑联系,全面、系统复习基础知识,为学生取得好成绩奠定扎实的基础。二 紧扣课本,夯实基础从新高考试题看,凸现了对历史基本概念、史实以及教材中重点部分的考查。重视“双基”,注重对历史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的掌握,是做好高考复习的重要前提和基础。夯实基础是提高能力的关键。准确、系统地掌握教材知识(章节知识)是备考复习的基础。(1)导言:搭建了知识结构框架,并给具体的史实在历史发展进程中一个定位(定性),属宏观知识,对学生们形成历史结构框架极为有利,可以要求学生多加了解;(2)课文大、小字,是教材的主体内容,其中大字是复习的重中之重。掌握大字,首先是要求学生“记”,强调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如重大历史事件往往包括背景、经过、影响几大段的复杂内容,学生靠死记硬背效率低下。这就需要化复杂为简单,通过信息的加工重组,提取记忆要素。可以借鉴语文科的学习方法,如找出每一句的重点词(动词或名词),简化句子,概括段落大意、中心思想等;同时,可结合数学的“集合”概念,对各条信息按一定的程序进行分析重组,形成明确的知识框架,便于系统掌握。其次,理解要深。要区分历史事件的表面现象和本质内涵,特别要告诉学生去挖掘教材中的隐性知识。小字是大字的延伸和补充,它更具体、详实,可视情况掌握。(3)地图、图片和文献资料是复习的重要内容。教材中的历史地图、情景图、图表、漫画等,要了解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以图讲史,从图中获取有效信息,建立紧密的图文关系,而后再挖掘图中的隐性知识等,从而掌握有关的基础知识。只有这样才能牢固掌握基础知识,才能夯实基础。三 架构体系,提升能力历史是一门知识性很强的学科。到了高三,学生学习历史的好坏之关键就取决于对基础知识的掌握。而架构历史基础知识的网络体系就是形成系统知识体系的第一步。有些同学认为自我架构历史知识体系太费时间,其实这是一件一劳永逸的事情。因为整理知识体系虽颇费时日,但可以缩短以后每次复习的时间,而且也可以使自己对课本知识的横、纵向联系更为清晰;同时随知识网络体系在不断地深入整理时,学生的思维能力不断地深化和加强,这实际上就是在逐步摆脱过去的那种烦琐的记忆过程,同时也达到了掌握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双赢。可见,教师应在高三一开始就要指导学生自己对课本知识进行重新整合,形成系统的知识网络,整个高三一年只要四个步骤培养就可以完成历史的深化复习了,即:第一步构建以目录、章节标题、课本黑体字为主线的知识网络体系。通过整理和开发目录、章节上的标题、课本黑体字架构成简要的初步的历史知识体系,以形成对课本的整体把握。课本的目录、章节标题和黑体字往往是被大家都忽视的,实际上这些都是课本的“纲”(骨架),对这些“纲”的综合、归纳,就能形成清晰的历史的阶段特征、基本线索等等。第二步运用课本知识架构横向与纵向联系的知识网络体系。在横向联系上,可寻找同一历史时期不同区域或不同方面历史事物之间的联系,分析其相互作用和影响,并进一步归纳出这一时期的历史阶段特征。在纵向联系上,可寻找同一大专题或小专题所属的各时期中外历史相关内容进行联系综合,分析其相互关系,比较其异同点,分析其异同的原因、影响,并尝试将各部分知识迁移重组,形成专题线索。以此提高综合归纳概括能力。第三步以历史常识和基本理论为主线的立体知识网络体系。把历史唯物主义观点作为答题的框架、结构,把各个重大历史事件的事例充当这种模式的基本内容,这是也是对第一、二步的总结和提升。在操作时,首先应将生产力的发展做为主线来归纳历史知识,这条主线,可以说很多历史发展均与之有关,因为正是由于生产力的发展,生产关系不适应生产力,从而造成了社会的不断发展和变革,也正是由于生产力发展水平不同,造成了同一时期不同国家国力强弱不同,在国际上所处的地位也不同,这就导致了复杂的国际关系。其次,以社会发展的两个基本矛盾即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辨证关系作为根本原因来整合历史事物的发展、变化。因为每一历史事物都是现象和本质的统一体,所以要透过现象看本质,只要抓住历史事物的本质或主要矛盾来把握其发生、发展、变化的根本原因。再次,根据四大基础(经济、阶级、思想理论、组织基础)、经济发展七要素(制度、环境、资金、劳力、技术、资源、市场)为主线来整合历史知识。第四步分地域和时政热点、焦点来架构知识网络体系。把历史知识按地理区域划分、归纳和整理,从而把这一地区的地理、政治和历史结合起来综合认识;也可以根据近及年的时政热点、焦点来架构新的知识网络体系,即把历史、地理知识作为时政热点、焦点的背景或载体来体现。这两部分内容架构的知识网络体系就等于说把某一地区或时段的地理环境、政治状况、经济发展、文化特点、国际关系、现实存在的问题等方面联系在一起进行综合的研究和认识。在架构这四大知识网络体系时,不仅要求学生将基础知识一一落实,并要在架构不同层次知识体系中不断地操作和演练、交流中熟悉起来;同时在构建时还要激活和提升所有的思维能力,将知识体系能活用起来。如在整理中,直接锻炼了学生的概括能力,因为高考时间有限,为争取最大限度的分数,这就要学生只答要点、精炼出观点,而不是不加分析地罗列原始史料,这就需要平时的潜移默化地去训练,而架构知识网络体系本身就在训练高度概括能力。此外还有些能力也可得提升,如归纳史实得出结论的归纳能力和推演史实说明问题的演绎能力就可以得到直接的提升;而历史分析能力(即将历史事物放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全面、辩证地分析它的发展变化)、比较分析能力(即确定历史事物之间异同关系的方法,要求同中求异,异中求同)、阶级分析能力(即对阶级社会中的人和事进行定性分析的常用方法)也可以得到发展。四 科学记忆,提高效率中学历史教材内容纷繁庞杂,史实浩如烟海。时间、地点、人物、事件、概念,纵横交错,学生往往感到难记。怎样才能提高学生的记忆力,巩固基础知识呢?1.联想比较记忆法没有联想比较,就没有深刻的记忆。联想比较记忆法是对历史现象从各种角度各种联系上通过辨别、分析,找出它们的异同点进行记忆。联想比较可以纵比:对《南京条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内容作比较,认识到中国社会是如何一步步地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联想比较还可以横比:通过中国的戊戌变法和日本明治维新的对比,不仅便于记住两个变革的历史知识,而且能发现日本明治维新成功、中国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联想比较记忆法不仅能使我们巧妙地获取知识,而且也有利于培养我们的思维能力。 2、浓缩记忆法 浓缩记忆法是抓住历史知识的主要内容,扣住关键字,把复杂、繁多的识记材料加以凝炼、压缩进行记忆。例如,新课程中中国近代史的内容,我们可以通过浓缩归纳,并巧妙地记忆它的知识框架:一种性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两对矛盾(外国资本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三条线索(屈辱史、抗争史、探索史),四大阶级(农民阶级、地主阶级、无产阶级、资产阶级),五股思潮(封建专制、平均主义、君主立宪、民主共和、社会主义),六国列强(英、法、美、俄、日、德),七款条约(《南京条约》、《天津条约》、《北京条约》、《中法新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二十一条》),八个人物(林则徐、洪秀全、李鸿章、康有为、孙中山、袁世凯、毛泽东、蒋介石),九次运动(太平天国运动、洋务运动、维新运动、义和团运动、辛亥革命运动、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五卅运动、”一二.九”运动),十场战争(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中法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护国战争、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第二次国内战争、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浓缩记忆法的优势是增加大脑对知识信息的容量,减轻学习的负担,而且适用的范围较广。但浓缩的部分应该是最精华的。 3、重复记忆法 孔子说:“温故而知新”。复习是巩固知识的重要手段之一。教学时教师应该:第一,在课堂中指导学生抓重点,攻难点,反复强调历史诸因素。创造各种条件,让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内容、性质、意义、因果等要素牢牢地印在学生脑海中。第二,课后练,要求学生能用自己的语言简要叙述课堂所学的内容,完整地回答课文后面的问题及教师根据教材内容所提出的问题。第三,单元练,即对学生进行单元复习,对部分教材内容进行重点练习。使学生进一步加深对教材的理解,巩固所学知识。第四,综合练,就是某一断代史教学结束后对学生进行综合复习和训练。目的是使学生了解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把所学知识分类归纳、比较、分析并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对重要的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进行分析评价,进一步增强学生的记忆、表达、观察、分析问题的能力。 总之,帮助学生掌握基础知识的方法很多,教学时应灵活运用,决不能千人一面、千篇一律,目标只有一个。那就是让学生以最便捷的方法理解、巩固所学的知识,提高教学效果。

⑶ 人民群众如何随着历史的变迁不断分层

历史必然的发展规律

⑷ 《历史课程标准》根据初中生的认知水平,将历史知识与能力的学习分为识记、理解和运用三个层次。

高中。是认识中国史。和如何将古今的文化相结合。推进当今社会发展。

⑸ 历史知识如何归纳

一、归纳法在中学历史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

任何历史学,不外乎由历史事实与历史现象、史学评价与史学结论两大部分内容组成。而将中学历史教学与高校历史教学和历史研究工作相比较,可以看出中学历史教学具有如下两大特征。

首先,在历史事实与历史现象方面,中学历史教学内容是相对确定的,即在量的方面具有限定性的特征。不管是日常的课堂教学,高考试题的命定,都不可能游离《中学历史教学大纲》的范围。

其次,在史学评价与史学结论方面,中学历史教学要求“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导,对历史作出正确叙述和分析,做到思想性和科学性的统一,观点和材料的统一”。即在质的方面具有意向性的特征。教材中,对某一历史事件、现象的评价与结论往往是先定的。教师可以在教材、教参、教学大纲中找出明确的结论,因此,教师的工作就是引导学生去理解、识记那些已经界定的内容,并在此基础上培养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

归纳法是从个别事实走向一般概念、结论的思维方法。在教学过程中运用归纳法,一则能对教材中有限的知识进行系统的整理,建立起立体的知识结构,便于学生理解。二是能揭示前后史实的内在联系,提炼出解题的技巧和方法,培养学生的能力。因此,中学历史教学内容的两大特征,决定了归纳的方法是中学历史教学的最主要的方法。

下面谈谈笔者在中国古代史教学中,运用归纳法进行教学和复习的具体探索。

二、用归纳法培养学生对历史事实与历史现象的理解能力

《历史教学大纲》指出:“历史教学应该运用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和方法,阐明生产力对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对上层建筑的决定作用,以及生产关系对生产力、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的反作用;阐明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作用,同时也要阐明个人对历史进程的促进或延缓作用”。适应上述要求,笔者在进行《中国古代史》(选修课)教学中,将教材内容归纳为应需现象和不虞现象两大类,力图使学生能从整体上、本质上把握历史、理解历史。

(一)应需现象

即是指在一定条件下,不可避免地必然地发生某些事件的现象。历史唯物主义告诉我们,人类社会发展史,是由社会的基本矛盾,即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所推动的。决定历史事件和历史现象产生的最核心条件,是生产力的水平、经济基础达到的水平。因此,历史教材就是对人类历史上一个又一个的应需现象和不虞现象的汇编。历史学的产生和发展,本质上就是一个应需现象。下面根据教材内容,归纳出四种应需现象,以利于学生理解教材,掌握史实。

类型1:新的生产关系形式适应生产力发展需要而产生

属于此类情况的有:母系氏族公社的产生,父系氏族公社的产生,禅让制,井田制,私田的产生和井田制的瓦解,北魏孝文帝改革,明朝中后期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等。

以上七个问题均属于生产关系的根本变革。例如,北魏孝文帝改革加速了北方各民族封建化的进程。

类型2:旧的生产关系形式适应生产力发展需要而进行调整

这种调整不是生产关系的根本性变革,而是在一种生产关系内部进行。教材中有两种情况:

①统治阶级自上而下地进行改革来调整生产关系:例如王莽改制,隋唐时期的均田制和租庸调制,两税法,王安石变法,一条鞭法和摊丁入亩等。

②统治阶级在阶级斗争打击下被迫调整生产关系:阶级的存在和阶级斗争是由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发展所决定的,当封建生产关系阻碍了社会的进一步发展(如表现为政治黑暗、赋税、徭役和兵役沉重、土地兼并严重等),就会爆发农民起义。而当新的封建王朝建立后,往往都要调整生产关系,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此类情况有:汉初的休养生息政策,唐初的贞观之治,明初的休养生息政策等。

类型3:政治上层建筑适应经济基础而产生和发展

上层建筑是指建立在一定的社会经济基础上的社会政治、法律、宗教、艺术、哲学等观点,以及同这些观点相适应的政治、法律等制度和设施。社会的上层建筑又分为政治上层建筑和思想上层建筑两大部分。上层建筑中的政治、法律制度那部分内容就是政治上层建筑。不管是政治上层建筑,或是思想上层建筑,都是由经济基础决定、都是适应经济基础的需要而产生和发展的。

教材属于此类情况的有:秦始皇建立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隋唐的三省六部制和科举制度,宋太祖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元朝的行省制度和民族分化政策,明初强化君主专制的措施和制度,清初设军机处和兴文字狱。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在秦朝建立,在隋唐完善,在明清强化都是适应封建经济基础需要的必然结果。秦朝的焚书坑儒,明朝的八股取士,清朝的文字狱虽然对社会的发展带来了严重的消极后果,但都无法否定其存在的必然性。

类型4:思想上层建筑适应经济基础的需要而产生和发展

思想上层建筑是指上层建筑中政治、法律、宗教、艺术、哲学等各种观点的观念体系。

教材中此类情况有:老子的道家思想和孔子的儒家思想的产生。战国时期诸子百家的思想主张,董仲舒对儒家学说的发挥,王充、范缜的无神论思想,柳宗元和刘禹锡的唯物主义思想,唐代传奇的产生。司马光主编《资治通鉴》,关汉卿的剧本,黄宗羲、顾炎武和王夫之的反封建民主思想,明清小说的内容等。

思想上层建筑由经济基础决定,是适应经济基础的需要而产生和发展,抓住了这个主题,就能理解上述种种现象为什么会产生。例如,决定明清时期产生反封建民主思想的是社会内部的商品经济发展和封建制度的腐朽没落。

(二)不虞现象

在社会发展史上,与上述种种应需现象相对应的,还有一种不虞现象,即是指事物的发展游离人们的主观愿望,在客观上产生出与主观愿望相异的结果。历史是由人的有意识的活动创造的,但有时是人们没有料到,至少没有完全意识到自己的活动及创造物具有什么性质和将引起什么结果。

例如,春秋时期的诸侯争霸战争,在客观上使华夏族和其他各族接触频繁,促进了民族的融合,这就是个不虞的结果。依此思路,可以帮助学生多角度地分析下列历史事件的不虞结果,如:秦朝时焚书坑儒,刘邦分封同姓王,王莽改制。唐朝设置藩镇,宋初加强中央集权的影响,宦官专权现象的产生。

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分析那些不虞现象,能促使学生深入理解教材,培养学生多角度、深层次地分析问题的能力。

三、用归纳法培养学生对历史事件和历史现象的分析能力

在教学中,归纳出一些题型,引导和启发学生据此题型去分析同类问题,下面介绍三个题型。

题型1:分析历史事件和历史现象产生的历史背景

笔者认为,历史背景是影响、预示事物发展趋势的主客观条件。分析某一历史事件发生的历史背景,可以归纳出这样的思路,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

①历史因素方面:是否历史发展的需要。

②现实因素方面:是否社会现实的需要。

③主观因素方面:是否当事者主观愿望的需要。

例如,分析北宋加强中央集权的历史背景。

从历史因素方面分析,北宋面临解决唐和五代十国以来藩镇割据局面的历史遗留问题,因此它必须加强中央集权:从现实因素方面分析,北宋建立后,面临着天下分裂割据的现实。它要巩固和扩大自己的势力,必须加强中央集权制;从主观因素方面分析,宋太祖通过“陈桥兵变”当上皇帝,他要巩固赵家天下,杜绝“兵变”再发生,就必须加强中央集权。

上述思路和技巧可用于分析下列事件的历史背景:汉初休养生息政策,王莽改制,北魏孝文帝改革,贞观之治,明太祖加强中央集权和实行休养生息政策。而其中像王莽改制,贞观之治,孝文帝改革都有其当事人鲜明的个性特征。

题型2:分析历史事件和历史现象产生的原因

笔者认为,原因是指作用于历史事件和历史现象产生的主客观历史条件。原因和背景是既相区别又相联系的两个概念。从质上区别,原因是作用于历史事件和历史现象的产生,背景则是影响,预示历史事件和历史现象的发展趋势;从量上区别,原因是作用于历史事件和历史现象产生的那些主客观历史条件,属于原因的那些条件往往也是历史背景中的内容。在中学历史教学中,通常没有要求分析哪些是背景条件,哪些是原因,在很多地方两者是被作为同一概念看待的。

分析原因,可以归纳出这样的思路,从以下二方面着手:

①从范围上着手:分析内因和外因,或者是分析主观原因和客观原因。

②从层次上着手:分析主要原因(或者是根本原因)和次要原因。

例如,分析岳飞抗金为什么长期受到人民尊敬。

从内因方面分析:①当时金兵南下,给人民带来了深重灾难。岳飞领导的抗金斗争是符合人民利益、反抗女真贵族掠夺的战争,是正义的反抗民族压迫的战争,这是其受尊敬的根本原因。②岳家军纪律严明,作战勇敢,屡破强敌,得到了人民的支持和拥护。

从外因方面分析:岳飞抗金有功,却遭到投降派的诬陷而被害,这种冤屈和悲剧更使其得到人民的同情和拥护。

上述思路和技巧可用于分析教材中如下一些问题:齐桓公为什么能首先称霸?商鞅变法为什么能够成功?秦末农民战争为什么会爆发?楚汉战争中,刘邦为什么能够战胜项羽?汉武帝为什么能打败匈奴?为什么说王充是东汉杰出的思想家?五代十国时期南方经济获得发展的原因是什么?王安石变法失败的原因是什么?李自成农民军“均田免粮”口号为什么得到人民的拥护?

题型3:分析某一历史时期文化繁荣的历史条件

综合归纳教材中各个时期文化繁荣的历史条件后,可以得出以下思路,从五个方面着手解决这类问题:①社会环境因素:分析社会是否安定(或相对安定)。②政治因素:分析国家是否统一,政治是否清明稳定。③经济因素:分析经济是否发展和繁荣。④文化政策因素:分析统治者的文化政策是否促进文化的发展。⑤文化交往因素:分析各民族之间、中外之间是否存在经济文化的交流。

例如,分析唐朝文化繁荣的历史条件。

①社会环境方面:南北统一,疆域辽阔。唐前期社会安定,各族人民辛勤劳动,创造了高度繁荣的文化成就。②政治因素方面:统治者注意调整统治政策,先后出现了“贞观之治”、“开元盛世”的繁荣局面。③经济因素方面:唐朝经济发达,农业、手工业和商业繁荣。④文化政策方面:唐朝完善科举制度。对外来文化态度开明,统治者重视文化发展。⑤文化交往方面:各民族之间,中外之间文化交往频繁。唐朝长安是亚洲各国经济文化交流中心。

分析其他朝代或时期的文化繁荣,可以借鉴上述思路和技巧。

四、用归纳法培养学生对历史事件和历史现象的评价能力

评价历史事件和历史现象,总的思路是:分层次、多角度地归纳正、反两方面的论点。这里的层次和角度通常是三个:①从现实需要的角度立论评价:论其是否解决了现实问题,满足现实需要程度如何。②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立论评价:论其在历史上的地位。③从阶级立场的角度立论评价:论其阶级实质和阶级局限。

题型1:评价历史事件和历史现象的影响

影响通常要求分析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两个方面。其中积极影响即是通常所说的历史意义和历史作用。综合起来,解决这类问题就是从上述三个角度分析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

例如,评价唐朝的两税法。

①从现实需要角度评价:两税法使唐政府收入增多一些。(这是从它部分满足了解决财政困难的现实需要的角度得出的论点)②从历史发展角度评价:两税法改变了过去以人丁为主的征税标准,是我国赋税制度的一大变革。(这是从与历史上的编户制度、租庸调制度的对比中得出的论点)③从阶级立场的角度评价:由于地主阶级千方百计把新增加的赋税转嫁到农民身上,农民所受剥削仍然很重。唐朝的阶级矛盾从根本上并未解决。(这是由于改革是自上而下的,是为了维护封建统治阶级利益的必然结果)

用上述思路和技巧可以评价商鞅变法、王莽改制、王安石变法和一条鞭法,还有焚书坑儒、隋炀帝开凿大运河、澶渊之盟、宋金议和八股取士制度等等。

题型2:评价历史人物

就是从上述三个角度分析评论历史人物的功过得失。其中评价政治人物,在分析归纳其满足现实需要时,要注意从以下六个方面去综合分析。①是否完成国家统一,推动历史发展。②是否调整政治措施,保持社会安定。③是否调整经济措施,重视改善生产条件,促进经济发展。④是否采取措施,促进文化繁荣。⑤是否采取措施,巩固国家统一,促进各民族的融合与团结。⑥是否反抗外来侵略,捍卫国家主权和民族利益。

例如,评价秦始皇(采用分正面内容、反面内容、总评三方面的形式回答问题)。

正面内容:①当政时期,灭六国,统一全国,结束长期以来诸侯割据称雄的局面,有利于人民生活的安定和社会生产的发展。②规定封建国家最高统治者称皇帝,在中央设三公,在地方推行郡县制度,开创了中国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③统一度量衡和货币,便利了封建经济的发展,促进了各民族各地区的经济交流,巩固了国家统一。④统一文字,促进了各地文化交流,巩固了国家统一。⑤派兵出击匈奴,修筑长城,保护了中原农业生产的发展。派兵攻打越族,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发展。(在上述六个方面,他有五个方面的政绩)

反面内容:①作为封建地主阶级的政治代表,封建帝王,秦始皇以“焚书坑儒”的方式巩固政权,箝制了思想,摧残了文化。②其统治残暴,赋税、兵役和徭役繁重,法律严酷。秦始皇奢侈腐化,滥用民力。这些都给人民带来了极大灾难,最终导致了秦王朝的灭亡。

总评:综其一生,秦始皇完成了国家统一,开创了封建专制制度,促进了封建经济发展,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由于阶级和时代的局限,其统治过于残暴。因此,秦始皇是我国历史上很有作为,而又功过分明的地主阶级政治家。

依照上述思路和技巧可以评价:汉高祖,汉武帝,曹操,唐太宗,武则天,唐玄宗,宋太祖,明太祖,明成祖,康熙帝和乾隆帝等。

⑹ 如何在初中历史课上落实三维教学目标

转载以下文章供你参考:

新课程下对三维目标有效达成的思考和实践
华实高中 高芬华
摘 要:新课程倡导的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实质上是集中体现了“以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和健康发展学生的个性为培养目标”的课改方针、“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但是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仍受传统教学思维影响,尤其三维目标设定上的不足导致在教学实践上出现了不少问题和盲点,本文试图在分析这些现状的同时寻求一定的解决策略。
关键词:新课改 中学历史教学 三维目标 教学策略

随着课改的深入,中学历史教育适应时代变革的需要在改革中发生了不少变化,尤其在三维目标上的重大变化,实质上是集中体现了“以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和健康发展学生的个性为培养目标”的课改方针、“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
但在这场课改的“革命”中,通过三维目标的改变,从教师的主体地位转让为学生的主体地位,对于教师是不小的挑战。实际教学中,受传统教学思维影响,问题就更为突出。
一、问题与困惑
首先,突出的是一个总体性的问题,因为分而述之,把三维目标分为三个目标,导致教师在设计思路也容易出现目标的割裂,未予以整合。
此外,各个具体的目标上也存在一定问题:一、技能目标不落实。知识与技能,“通俗地讲,就是我们常说的学生知道‘是什么’、会重复‘怎么做——这样做’”。 “是什么”是知识的问题;“重复‘怎么做——这样做’”指的就是技能问题。教师的突出问题表现为在“是什么”的问题上叙述过重,“重复怎么做”等技能目标阐述不足。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不到位。“过程与方法”是新课程改革最大的亮点,是在理念上的突破性创举,却也是最让老师感到困惑所在。,“其概念的不确定性受到了质疑,加之这一目标尚未完善,少了些可操作性,更让人平添茫然”,直接导致众多老师连最基础的表述都存在不够精确这一问题。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不切实际,突出表现为或忽略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或设定上空洞。“学生从历史课堂上学到的只是书本上的死知识和做题技巧,很难获得情感的愉悦和价值观上的熏陶,历史课上缺乏心与心的共鸣和沟通。”
二、原因简析
对绝大多数学生而言,“他们学习历史,不是为了研究过去,而是得到一些历史的修养,实现历史知识与思想方式的迁移——正确认识自己,更好解读今天和迎接未来。” 教师明确这一点是关键。
但受传统教学影响,教师在教学设计中常见问题却集中表现为:重形式,轻实质;重手段,轻内容;重结果,轻过程。矫枉过正式的“以学生为本”培养模式,多数只是追随一时的热点,诸如问题教学法、史料教学法等等,什么火了就用什么,因材施教考虑的少。此外,过高、过空的思想教育灌输现象根深蒂固、屡见不鲜,“生硬联系”现象比比皆是。原因即在于教师史学专业功底和教学专业能力的欠缺。
而长期依赖教师已然成为习惯的学生,面对教师忽然之间的放手,往往显得手足无措,最终造成在学习中力不从心。
于是,在一系列轰轰烈烈的教学改革之后,又回复到原来的模式。
课改理念下,关注三维目标的达成,实际上就是关注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这些因为对三维目标理解的偏差而出现的教学设计上不足,归根究底还是教育理念未曾真正改观。
三、三维目标有效达成的思考和实践
1、整合三维目标
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者间是一个整体,不可割裂开来。福建师范大学教育科学与技术学院余文森教授认为这三者是新课程目标的三个维度,而不是三种目标,就像一个立方体的长、宽、高一样。“知识与技能维度的目标立足于让学生学会,过程与方法维度的目标立足于让学生会学,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难度的目标立足于让学生乐学,任何割裂知识、技能,过程、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目标的教学都不能促进学生的健全发展。” 何成刚 、秦立富 等纷纷提出“历史课堂教学目标分列不如综合”、“三维目标是一个事物的三个方面……要把握他们之间的联系,作为一个立体的稳固的三棱体”等观点。这确实为“山穷水尽疑无路”的广大一线教师提供了“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开阔思维。
笔者在第三分册《青铜时代与商朝》一课教学设计中,就曾出现过知识、技能与过程、方法割裂的现象。本课既要完成“是什么”——掌握商朝的历史概貌,同时还需要理解“为什么”——通过两重证据法在此课中的实际运用,体会商朝历史是怎样成为“信史”的。但在教学设计上先讲商朝历史概貌;接着讲授两重证据法,两者处理上泾渭分明,所谓的两张皮现象由此出现。
其实,三维目标的特点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落实知识与技能目标,需要借助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落实过程与方法,需要借助知识与技能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而落实情感态度价值观,当然更离不开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支撑”。
鉴于此,第五分册第21课《五四运动与中国共产党的建立》,关于中共成立这一目的三维目标,笔者初步设定为:
知识与技能:知道中共的早期组织;知道中共一大、中共二大主要内容。理解中共成立的历史条件及重大意义。
过程与方法:通过教师对有关历史人物细节分析、学生查找有关中国共产党成立经过的资料,把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相结合。
情感态度价值观:认识中国共产党的地位是在长期革命斗争实践中确立起来的,深化了解国情,培养对党的感情。
整合后,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即为:通过教师对有关历史人物细节分析识记中共早期组织和有关领导人物;通过学生查找有关中国共产党成立经过的资料,识记中共一大、二大主要内容,理解中共成立的历史条件及重大意义;从而认识中国共产党的地位是在长期革命斗争实践中确立起来的,培养对党的感情。
2、技能目标要落实
“上课记笔记、下课对笔记、考前背笔记、考好全忘记”,这一顺口溜形象地将历史课堂知识目标过重、技能目标不足的现象揭示。在所有的历史知识遗忘后,技能将是对学生今后发展的有力支持。
具体而言,历史学科涉及的技能有:“把整体表述的史实分解为具有内在联系的部分或方面。把分散表述的史实组合为具有内在联系的整体。归纳和比较史实,指出其主要的相同或不同点。透过作者对史实的表述、解释和评价,知晓其情感、态度与价值取向……”
如,第五分册《辛亥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作为一个单元的最后一课就可以“近代中国各阶级是怎样探索救国救民的道路的”为主题,由老师拟定一个知识系统框架,让学生思考、概括,将太平天国运动、洋务运动、戊戌变法、义和团运动、辛亥革命等大事串起来,最后学生总结中国的近代化之路历程。这样的知识梳理过程,既培养了学生的归纳总结能力,同时也对学生形成宏观的历史思维也大有裨益。
3、过程与方法目标要到位
张汉林先生曾就过程与方法的问题在《历史教学》上一论、二论、直至三论,集中进行了阐述,指出“教师教学的过程与方法就只是手段,学生要掌握的思维与方法才是目标”, 明确了过程与方法目标主体应该是学生。
因此,就文字表述而言,目标的撰写主语词是学生,可采用动宾结构,动词前可适当添加表示程度的副词。如:有老师在改革开放一课的过程与方法目标之一设定为“通过收集资料,着重培养学生从史料中整理,获取信息的能力,辨证分析历史的能力 。”内容上稍显空洞,而且其表述上强调的是教师的教学手段,依然回归到了传统教学教师本位的模式。反映出的是教学理念上的模糊,随之而来的问题是教师的教学手段与学生的能力培养两者概念间的混淆。同样这一课的过程与方法目标,有老师设计为“通过思考、叙述自己家乡的对外开放成果,能将所学联系实际的意识。”主体为学生的意识就比较强。
4、情感目标要切实
无论教学如何改革,育人始终应该是教师实施教学的首要目标。叶澜老师在评述什么样的课才算是一件好课,第一标准就确定为“有意义” ——“初步的意义……再往前发展是在这个过程中有良好的积极的情感体验,使他产生更进一步学习的强烈的要求;再发展一步,在这个过程中他越来越会主动地投入到学习中去。” 可见,这三维目标中,教师应该更多地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
在这一问题上,笔者遭遇到的最大尴尬就是,第六分册第3课《抗日战争的胜利》,在分析讨论抗战胜利的原因时,有同学提出:“成功的一个主要原因就是所谓的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话语中满是对此判断的不屑和反感。历史课堂上长期呈现的单调的知识灌输,只注意“人事”不关注“人心”,如今已然是问题严重了。
此外,情感、态度、价值观要切合学生的年龄特征认知水平。情感:“从心理学角度说,是与人的社会性需要相联系的一种比较复杂而又稳定的态度体验。” 是第一层次,简单说即为情绪。态度:“是人对于种种对象和现象的反映倾向和心理准备,是人根据以往的经验,给行为的指导性和动力性的影响。”1是第二层次,即为稳定的情绪。价值观:则强调的是底线,决断时的标准。“当代价值观方面的一种突出特点是以人为本,显示出多样性。”1
而在实际教学中,可针对学生现状做调整。态度、价值观的内容,在学生的情感体验未曾达到应有的高度,教师刻意提升就容易出现前文中所述的学生的不认同。因为情感、态度、进而价值观的形成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并非一蹴而就。
教师可就学生情况将目标分层,如第3分册第19课《多民族政权的并立》一课,情感目标之一:对岳飞的爱、对秦桧的恨;态度目标:对为国为民的人积极肯定,对误国误民的人唾弃鞭笞;价值观目标:形成明确的善恶褒贬,是非决断。
综上所述,正如聂幼犁教授所言:“三维是一种观念上的透视方式,教学上它们依然是浑然一体的。”因此,课堂教学怎样落实“以发展为本”的理念,实现三维目标的和谐,值得每一位老师深入探讨。但教学改革需要一个过程,只要我们执著追求,总有一天会达到预想的目的!

参考文献:
①周仕德,《历史课堂教学设计策略刍议》,《历史教学》2004.12
②叶澜,《什么样的课算一堂好课》,《基础教育》(沪)2004.7
③庞卓恒,《历史教育的根本目的是培育科学的历史观》,《历史教学》2003.1
④何成刚,《历史课堂教学目标:分列不如综合》,《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07.9
⑤秦立富,《对“三维目标”中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理解》,《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07.9
⑥张晓华,《历史新课程“过程”目标的操作》,《试教通讯》2003.1
⑦张汉林,《《谁的过程与方法——三论过程与方法》,历史教学(中学版)》2007.7
⑧何成刚,《历史课题教学技能训练》,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10
⑨聂幼犁,《中学历史课程“过程与方法”目标问题》,《历史教学问题》2009.1
⑩余文森,《“三维目标”就像一个立方体的“长、宽、高”》, 中国教育报,2007年4月20日第6版

⑺ 如何梳理历史知识体系

我在推荐一些方法,都是我自己总结的:
我们班一个女同学,高一时在50多人的班里排在倒数七八名上,高二学文,非常努力排在班里十几名,高三稳定在前五名,高考考了班级第一,达到了厦大的分数。两年的时间上一本都够了。只看努力程度和方法。努力在于量的积累,法方决定效率的高低。

对文科的六学科来说,文综是最好提高成绩的,我的经验是这样的:
历史这个学科的最大难点还是需要记忆的量太大
如果你记不住、背不下来,很难说怎么才能学好,尤其是对历史没有兴趣的人,想考好成绩,更是难上加难。没兴趣,也就记不住,你连记都没记住,怎么理解,做题的时候,怎么对应作答。
所以,学好历史的关键优势在于1、有兴趣2、记忆力强3、才是理解。
建议:
1、放长线钓大鱼,不要紧盯眼前进度和考试,你的唯一考试就是高考,把几本历史书做个规划,每天背熟一两节内容即可,内容少或学有余力可适量增加,学习好历史就是一个慢慢积累记忆量的过程。一轮背完再被第二轮、第三轮。周末时间可酌情复习。

2、不要注重做题,说实话历史作业写都不用写,没记住,照着答案抄没一点用。把时间放在背上。考试成绩不取决于你做了多少题,而在于你脑子存了多少货。
3、学校一定给你们发很多复习资料,就一个好处,肯定有分好类归纳好的知识点,看看,争取记住。
4、千万不要花费大把大把的时间在笔记整理上,长个心眼,充分利用辅导材料整理好的,也可以接好同学的。

政治学科相对简单 需要背诵的少 记住不难 此外 多看看材料分析题 掌握答题技巧就行

地理学科很活 但首先还是得背 只不过地理更注重归纳和实用。而且脑子里一定要有一个“地球仪”。

重点:结合书本看地图册啊
1、中国区域地理、世界区域地理。
各个区域的特点,经纬度,海洋,洋流,岛屿,山脉,河流位置,交通,重要城市,港口,资源,地貌,气候,植被等等要素。
2、课本理论,比如地方时,公转自转,地转偏向力,上弦月下玄月,大气环流,洋流分布,气旋反气旋,锋面,等高线,等压线等等基础知识。
3、各种气候、地貌、自然环境问题形成原因。
建议:
1、按章节进行知识归纳整理并记忆,可参考历史建议1;
2、充分利用地图册,对应章节进行区域地理经纬位置、地形、气候、城市交通、资源等等要素的观察和记忆;
3、多做区域分析题。
4、家里挂个世界地图和中国地图,有时间就看看。

对于数学,我的方法是坚持每天做一张卷子,半张也行,或者为了有条理可以按章节做课后习题,以基础题为主,特别有难度的可以放过,总之做一个类型就保证一个类型,高考基础题很多,个别几个难度大的不会也能120左右。
如果有余力,再把个别难题好好钻研下,其实也就几个类型而已。

语文和英语怎么说呢 同样需要背 语文的基础知识点 英语的词组固定搭配等。
英语语法最好有一个系统的整理,可以让老师给找本书或者,做好笔记,或者复印同学笔记。另外,不要注重名次的进退,只检讨自己脑子里记住的是否越来越多。把所有的大小考试都作为查缺补漏的机会,成绩短期不提高也要坚持,不要急于求成或自暴自弃。

⑻ 语文教学中如何落实分层教学

语文教学中要落实分层教学的话,现在每个教师都应该有一本教科书,你可以往照上面的去学习。

阅读全文

与历史知识如何分层落实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历史知识薄弱 浏览:23
军事理论心得照片 浏览:553
历史故事的启发 浏览:22
美自然历史博物馆 浏览:287
如何评价韩国历史人物 浏览:694
中国炼丹历史有多久 浏览:800
邮政历史故事 浏览:579
哪里有革命历史博物馆 浏览:534
大麦网如何删除历史订单 浏览:134
我心目中的中国历史 浏览:680
如何回答跨考历史 浏览:708
法国葡萄酒历史文化特色 浏览:577
历史人物评价唐太宗ppt 浏览:789
泰安的抗日战争历史 浏览:115
七上历史第四课知识梳理 浏览:848
历史老师职称需要什么专业 浏览:957
什么标志军事信息革命进入第二阶段 浏览:141
正确评价历史人物ppt 浏览:159
ie浏览器如何设置历史记录时间 浏览:676
高一历史必修一第十课鸦片战争知识点 浏览: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