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历史简介 > 中国红军历史性的开端是什么

中国红军历史性的开端是什么

发布时间:2021-03-08 21:47:27

A. 红军长征是哪一年开始的

1934年10月开始。

B. 周恩来参加组织著名的什么是中国红军的历史性的开端

周恩来组织领导的南昌起义是中国红军历史性的开端。

C. 红军长征哪年开始哪年结束

红军长征时间:从1934年10月17日中共中央和中央红军从瑞金出发开始,至1936年10月22日红二、红一方面军会师结束。红军长征历时两年零五天。

按长征时的行政区划和习惯称谓,红军长征经过的省为14个:江西、福建、广东、湖南、广西、贵州、云南、四川、西康(原为四川一部分)。

中央红军长征从1934年10月到1935年10月,起点是江西瑞金和福建长汀,经福建、江西、广东、广西、湖南、贵州、云南、四川、西康、甘肃、宁夏、陕西,最终到达陕甘苏区和陕北苏区。
六军团长征从1934年8月到10月,起点是湘赣边界罗霄山脉北段,最终到达鄂西与红3军会师,3军恢复二军团番号,共同创建湘鄂川黔苏区。
七军团长征从1934年9月到11月,起点是中央苏区,终点是闽浙赣苏区。
十军团长征从1934年11月到1935年1月,起点是赣东北,至皖南伏击国民党军王耀武部,遭到白军猛烈反击,伤亡惨重;随后在皖南怀玉山遭到白军围歼,除参谋长粟裕率先头部队突围外,余部全军覆灭。
25军长征从1934年11月到1935年9月,起点是大别山,经湖北、河南、陇东,终点是陕北,与当地红26军、27军合编为15军团。
四方面军长征从1935年5月到1936年10月,起点是川陕苏区嘉陵江畔,经四川、西康、甘肃、宁夏、陕西,终点是陕甘苏区

D. 中国革命史要详细分为五个时期怎么分呢

(一)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形成和旧民主主义革命

1.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形成
外国资本主义的侵华战争和不平等条约的签订。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形成。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主要矛盾和基本特点。中华民族面对的两大历史任务。
2.近代中国探索国家出路的斗争
太平天国农民运动及其历史意义和教训。 维新运动及其历史意义与教训。
3.资产阶级领导的辛亥革命
以孙中山为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派的反清革命活动和三民主义。辛亥革命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民族民主革命,是20世纪中国的第一次历史性巨变。辛亥革命的经验与教训。

(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和国民革命

1.中国革命由旧民主主义向新民主主义转变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发展和中国工人阶级的壮大。新文化运动的兴起。五四运动,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
2.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与早期革命活动
各地共产主义小组的建立。中国共产党是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的产物: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及其历史意义。中共二大提出的民主革命纲领。
3.国共合作与国民革命
统一战线是无产阶级政党的基本策略路线。中共三大制定的国共合作方针。国共合作与统一战线的形成。统一战线中争夺革命领导权的斗争。北伐战争的胜利发展与工农运动的高涨。共产党人关于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思想。毛泽东的《中国
社会各阶级的分析》和《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毛泽东思想的萌芽。国民革命失败的原因、历史经验与教训。

(三)土地革命战争和抗日救亡运动

1.土地革命的开展和中国革命道路的新探索
国民党新军阀的独裁统治及其对内对外政策。中共“八七”会议和党领导的武装起义。武装斗争是中国革命的特点和优点之一。中共六大。井冈山等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建立与发展。古田会议决议。中国共产党和红军建设的纲领性文件。毛泽东的《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井冈山的斗争》、《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等著作。农村革命根据地存在与发展的原因和条件。土地革命、武装斗争和根据地建设三者的关系。中国必须走农村包围城市革命道路。《反对本本主义》,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提出。土地革命的深入开展。工农红军第四次反军事“围剿”的胜利。红军作战的基本方针和原则。
2.中国革命的危机与历史性转折
以教条主义为特征的王明“左”倾冒险主义的错误与危害。遵义会议,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红军长征的胜利及其历史意义。
3.抗日救亡运动
九一八事变。中国共产党的抗日主张。华北事变。“一二·九”运动。中国共产党瓦窑堡会议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策略的制定。毛泽东的《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西安事变。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初步形成。

(四)全民族抗日战争

1.全民族抗日战争的发动
七七事变。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正式形成及其特点。日本帝国主义侵华战争的方针及其在中国的暴行。中国共产党的全面抗战路线。中国共产党敌后战场的开辟。抗日游击战争的战略地位。毛泽东的《论持久战》。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中的独立自主原则。
2.坚持团结抗战与反对分裂投降的斗争
抗日战争相持阶段的到来。日本侵华战争政策的变化及其影响。“皖南事变”。中国共产党关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策略总方针合同顽固派斗争的原则。
3.中国共产党关于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理论
毛泽东的《〈共产党人〉发刊词》、《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新民主主义论》等著作。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是新式的特殊的资产民主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政治、经济、文化纲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三个主要法宝。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科学体系的构建,毛泽东思想得到系统总结和多方面展开而达到成熟。
4.敌后军民克服抗日战争的严重困难
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统一战线的形成。抗日民主根据地的政权建设。抗日根据地在抗日战争中的战略地位。整风运动,中国共产党的建设理论与实践的新发展。中共中央《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
5.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
中共七大,毛泽东思想确立为全党指导思想。中国抗日战争的胜利及其历史意义。

(五)全国解放战争
1.中国共产党争取和平民主的斗争
抗日战争胜利后的国际形势和国内时局。重庆谈判与政治协商会议。各派政治力量在建国问题上的较量。
2.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发展
全面内战的爆发。中国共产党打败蒋介石的政治方针和军事原则。毛泽东关于一切发动派都是纸老虎的论断。人民解放战争的战略防御与战略进攻。中国革命的历史性转折。解放区的土地改革。第二条战线的形成。资产阶级共和国方案的破产。人民民主统一战线的壮大。毛泽东的《目前形势和我们的任务》。中国共产党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总路线的科学概括。人民解放军战略决战的胜利。中共七届二中全会,夺取全国革命胜利的方针和由新民主主义社会转变为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途径。国民党大地主大资产阶级政权的覆灭。
3.中国革命的胜利
毛泽东的《论人民民主专政》。中国共产党关于新中国政权建设的基本构想。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人民民主专政的新中国的诞生。中国人民革命胜利的基本原因、历史经验与意义。

E. 中国革命历程是什么

(一)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形成和旧民主主义革命

1.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形成
外国资本主义的侵华战争和不平等条约的签订。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形成。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主要矛盾和基本特点。中华民族面对的两大历史任务。
2.近代中国探索国家出路的斗争
太平天国农民运动及其历史意义和教训。 维新运动及其历史意义与教训。
3.资产阶级领导的辛亥革命
以孙中山为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派的反清革命活动和三民主义。辛亥革命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民族民主革命,是20世纪中国的第一次历史性巨变。辛亥革命的经验与教训。

(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和国民革命

1.中国革命由旧民主主义向新民主主义转变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发展和中国工人阶级的壮大。新文化运动的兴起。五四运动,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
2.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与早期革命活动
各地共产主义小组的建立。中国共产党是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的产物: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及其历史意义。中共二大提出的民主革命纲领。
3.国共合作与国民革命
统一战线是无产阶级政党的基本策略路线。中共三大制定的国共合作方针。国共合作与统一战线的形成。统一战线中争夺革命领导权的斗争。北伐战争的胜利发展与工农运动的高涨。共产党人关于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思想。毛泽东的《中国
社会各阶级的分析》和《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毛泽东思想的萌芽。国民革命失败的原因、历史经验与教训。

(三)土地革命战争和抗日救亡运动

1.土地革命的开展和中国革命道路的新探索
国民党新军阀的独裁统治及其对内对外政策。中共“八七”会议和党领导的武装起义。武装斗争是中国革命的特点和优点之一。中共六大。井冈山等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建立与发展。古田会议决议。中国共产党和红军建设的纲领性文件。毛泽东的《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井冈山的斗争》、《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等著作。农村革命根据地存在与发展的原因和条件。土地革命、武装斗争和根据地建设三者的关系。中国必须走农村包围城市革命道路。《反对本本主义》,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提出。土地革命的深入开展。工农红军第四次反军事“围剿”的胜利。红军作战的基本方针和原则。
2.中国革命的危机与历史性转折
以教条主义为特征的王明“左”倾冒险主义的错误与危害。遵义会议,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红军长征的胜利及其历史意义。
3.抗日救亡运动
九一八事变。中国共产党的抗日主张。华北事变。“一二·九”运动。中国共产党瓦窑堡会议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策略的制定。毛泽东的《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西安事变。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初步形成。

(四)全民族抗日战争

1.全民族抗日战争的发动
七七事变。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正式形成及其特点。日本帝国主义侵华战争的方针及其在中国的暴行。中国共产党的全面抗战路线。中国共产党敌后战场的开辟。抗日游击战争的战略地位。毛泽东的《论持久战》。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中的独立自主原则。
2.坚持团结抗战与反对分裂投降的斗争
抗日战争相持阶段的到来。日本侵华战争政策的变化及其影响。“皖南事变”。中国共产党关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策略总方针合同顽固派斗争的原则。
3.中国共产党关于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理论
毛泽东的《〈共产党人〉发刊词》、《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新民主主义论》等著作。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是新式的特殊的资产民主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政治、经济、文化纲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三个主要法宝。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科学体系的构建,毛泽东思想得到系统总结和多方面展开而达到成熟。
4.敌后军民克服抗日战争的严重困难
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统一战线的形成。抗日民主根据地的政权建设。抗日根据地在抗日战争中的战略地位。整风运动,中国共产党的建设理论与实践的新发展。中共中央《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
5.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
中共七大,毛泽东思想确立为全党指导思想。中国抗日战争的胜利及其历史意义。

(五)全国解放战争
1.中国共产党争取和平民主的斗争
抗日战争胜利后的国际形势和国内时局。重庆谈判与政治协商会议。各派政治力量在建国问题上的较量。
2.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发展
全面内战的爆发。中国共产党打败蒋介石的政治方针和军事原则。毛泽东关于一切发动派都是纸老虎的论断。人民解放战争的战略防御与战略进攻。中国革命的历史性转折。解放区的土地改革。第二条战线的形成。资产阶级共和国方案的破产。人民民主统一战线的壮大。毛泽东的《目前形势和我们的任务》。中国共产党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总路线的科学概括。人民解放军战略决战的胜利。中共七届二中全会,夺取全国革命胜利的方针和由新民主主义社会转变为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途径。国民党大地主大资产阶级政权的覆灭。
3.中国革命的胜利
毛泽东的《论人民民主专政》。中国共产党关于新中国政权建设的基本构想。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人民民主专政的新中国的诞生。中国人民革命胜利的基本原因、历史经验与意义。

F. 红军长征是从什么时间开始的,什么时间结束

红军长征开始时间:

1934年10月,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后,中央主力红军为了摆脱国民党军队的包围追击,被迫实行战略大转移,退出中央根据地进行长征。

红军长征结束时间:

1936年10月,红二、四方面军到达甘肃会宁地区,同红一方面军会师。红军三大主力会师,标志着长征的胜利结束。

阶段:

长征准备阶段(1934年7月7日~1934年10月10日)

长征失利阶段(1934年10月10日~1935年1月15日)

长征转折阶段(1935年1月15日~1935年6月14日)

坚持北上和南下分裂阶段(1935年6月14日~1935年10月19日)

发展巩固和南下受挫阶段(1935年10月19日~1936年7月1日)

大会师阶段(1936年7月1日~1936年12月12日)

(6)中国红军历史性的开端是什么扩展阅读:

长征的由来:

提起红军长征,可谓家喻户晓,妇孺皆知,但对“长征”、“万里长征”、“二万五千里长征”这些概念是何时提出的,却鲜为人知。

1934年10月,中央红军开始实行战略转移后,中共中央、中革军委、红军总政治部在所发的指示和命令中,并没有把这次行动称为“长征”,而是称为“突围”、“反攻”、“西进”等。

同年11月,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团团长王明,在莫斯科向苏联外国工人出版社中国部全体工作人员做报告时,把红7军团北上和红6军团西征称为“长征”,这是目前所知最早的“长征”概念。

1935年2月23日,红军总政治部在《告黔北工农劳苦群众书》中,第一次把中央红军的战略转移称为“长征”。

5月,朱德在《中国工农红军布告》中盛赞“红军万里长征,所向势如破竹”,从而第一次提出“万里长征”的概念。随着中央红军长征里程的不断增加,“长征”的定语由“万里”逐步增大。

1935年8月5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在沙窝会议通过的决议中指出:“ 一方面军一万八千里的长征是中国历史上的空前的伟大事业”。

9月12日,中共中央在俄国界会议作出的《关于张国焘同志的错误的决定》中指出,红军进行了“二万余里的长征”。

10月19日,中共中央率陕甘支队(由红一方面军主力和军委纵队改编而成)到达陕北吴起镇,胜利结束了长征。

当天,毛泽东即指出:红一方面军长征“根据红一军团团部汇总,最多的走了二万五千里”。

11月13日,中共中央在《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为日本帝国主义并吞华北及蒋介石出卖华北出卖中国宣言》中明确提出:红一方面军“经过二万五千余里的长征。

跨过了十一省的中国领土,以一年多艰苦奋斗不屈不挠的精神,最后胜利的到达了中国的西北地区,同陕甘两省原有的红军取得了会合”。

这就是目前找到的关于“二万五千里长征”概念的最早文献记录。

随着红军长征的英雄业绩广为流传,这一伟大壮举的影响不断扩大,“长征”、“万里长征”、“二万五千里长征”就逐渐成为1934年至1936年间战略转移的专门用语。

G. 中国近代史的开端是什么历史事件

标志着中国近代史的开端的事件是:第一次鸦片战争。

第一次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闭关锁国”后的中国落后于世界大潮。为了扭转对华贸易逆差,英国开始向中国走私鸦片,来获取暴利。为打开中国市场大门,英国借口1839年六月林则徐的虎门销烟,而发动的侵略战争。

后因战事不利道光帝派直隶总督琦善与英国议和,签订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中国第一次向外国割地、赔款、商定关税,严重危害中国主权。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并促进了自然经济的解体。

(7)中国红军历史性的开端是什么扩展阅读

第一次鸦片战争的历史背景:

1、战前清国

19世纪初,英国成为世界资本主义最强大的国家,并且建立了“日不落”帝国。而它在亚洲下一个主要的侵略目标就是中国。

自清朝初期到鸦片战争前夕,清朝仍然是一个独立的封建国家,曾经的国势,从乾隆末年就呈现出江河日下之势。封建制度已严重地阻碍着新的现代经济的发展。明代中叶产生的资本主义萌芽发展非常缓慢。

到鸦片战争前,以小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始终占据中国社会经济的主导地位。土地兼并日趋严重,在全国成为普遍现象。吏治败坏,封建专制发展到了极点。

清政府用“四书”、“五经”将人们的思想禁锢起来,对不满情绪或评议时政者,实行残酷镇压。国防空虚,军备废弛。对外关系上,清朝长期实行闭关政策,严重地阻碍着中国对外贸易和社会政治、经济的发展。

随着清朝统治的日趋腐败和对人民剥削压迫的加重,国内阶级矛盾日益激化,人民群众的反抗斗争此起彼伏。清王朝的统治面临深刻的危机,中国封建社会已经走到了它的尽头。

2、列强扩张

正当清王朝日趋衰落的时候,英、法、美各国的资本主义却在迅速发展。18世纪60年代起英国开始了工业革命,到19世纪三四十年代,大机器工业逐渐代替了工场手工业。

英国工业的发展,工业产量急剧上升,“不断扩大产品销路的需要,驱使资产阶级奔走于全球各地”,努力寻找新的资源及产品生存空间。

法国是仅次于英国的资本主义国家,到鸦片战争前夕,法国工业产量居世界第二位。美国在鸦片战争前夕资本主义工业并不发达,但它正处于上升阶段。

19世纪30年代,美国资产阶级正向南部劫掠印第安人和墨西哥人的土地,排除欧洲资本主义在拉丁美洲的势力,全面控制市场,因此,美国在19世纪中叶没有足够的力量侵犯中国。

美国充当了英国侵略者的帮手,追随英国侵入中国。俄国1861年农奴制改革后,资本主义工商业迅速发展。俄国从北面虎视眈眈注视着中国,随时准备夺取中国的领土。

H. 红军长征是哪年开始的

1934年10月,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后,中央主力红军为摆脱国民党军队的包围追击,被迫实行战略性转移,退出中央根据地,进行长征。

长征是人类历史上的伟大奇迹,中央红军共进行了380余次战斗,攻占700多座县城,红军牺牲了营以上干部多达430余人,平均年龄不到30岁,共击溃国民党军数百个团,其间共经过14个省,翻越18座大山,跨过24条大河,走过荒草地,翻过雪山,行程约二万五千里,红一方面军于1935年10月到达陕北,与陕北红军胜利会师。1936年10月,红二、四方面军到达甘肃会宁地区,同红一方面军会师。红军三大主力会师,标志着万里长征的胜利结束。

阅读全文

与中国红军历史性的开端是什么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历史知识薄弱 浏览:23
军事理论心得照片 浏览:553
历史故事的启发 浏览:22
美自然历史博物馆 浏览:287
如何评价韩国历史人物 浏览:694
中国炼丹历史有多久 浏览:800
邮政历史故事 浏览:579
哪里有革命历史博物馆 浏览:534
大麦网如何删除历史订单 浏览:134
我心目中的中国历史 浏览:680
如何回答跨考历史 浏览:708
法国葡萄酒历史文化特色 浏览:577
历史人物评价唐太宗ppt 浏览:789
泰安的抗日战争历史 浏览:115
七上历史第四课知识梳理 浏览:848
历史老师职称需要什么专业 浏览:957
什么标志军事信息革命进入第二阶段 浏览:141
正确评价历史人物ppt 浏览:159
ie浏览器如何设置历史记录时间 浏览:676
高一历史必修一第十课鸦片战争知识点 浏览: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