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历史知识 > 隋唐时期历史知识总结

隋唐时期历史知识总结

发布时间:2021-03-09 07:47:56

Ⅰ 隋唐时期历史知识题库跪求!

一.选择题:在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每题3分,共60分。

1.隋朝得以统一全国的客观原因有( )

①江南地区经济得到发展 ②北方各族基本完成封建化 ③北方各民族的大融合 ④隋文帝杨坚的决策正确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 d.②④

2.美国学者费正清说:“在一个我们看来特别注重私人关系的社会里,中国的科举考试却是惊人地大公无私。每当国势鼎盛,科举制度有效施行时,总是尽一切努力消除科场中的徇私舞弊。”对作者观点理解正确的是( )

a.科举制度体现了公平竞争的精神 b.科举制度背离了传统的伦理道德

c.科举制度扩大了封建统治的基础 d.科举制度实现了封建国家的兴盛

3.隋唐时期的三省六部制与欧洲启蒙运动时期的三权分立原则的相似之处是( )

a.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b.强化君主的统治权力

c.具有分权与制衡的特点 d.形成严密的官僚机构体系

4.下图是1966年在韩国庆州佛国寺发现的武则天统治时期刻印于中国、后传入新罗的一部佛经经卷。该经卷的发现说明了

a.隋唐时期我国已经出现了活字印刷术

b.唐朝时期朝鲜半岛为黑水都督府管辖

c.唐朝时期新罗设立太学,教授佛学

d.佛教成为唐朝与朝鲜半岛文化交流的重要媒介

5.唐高宗时,大臣长孙无忌等撰定《唐律疏议》三十卷解释律令条文,通行天下,这是我国古代流传下来的一部较完整的法典。他颁布前审批时需要通过( )

①尚书省 ②中书省 ③门下省 ④皇帝

a.③④ b.②③ c.③④ d.①②③④

6.魏征是中国古代著名的贤臣,竭诚辅佐,知无不言,言无不尽。魏征病死,唐太宗很难过,亲自去他家吊唁,这在古代中国是至高无上的荣誉。可是在魏征死后,唐太宗听信传言怀疑魏征生前在朝廷私营结党的嫌疑,沽名钓誉,他竟然亲自砸掉了魏征的墓碑。一段君臣佳话,竟以此为终,让人叹息。唐太宗对魏征的态度生前死后的截然不同反映的实质是( )

a.魏征已经没有利用价值了 b.君主专制统治需要

c.魏征生前在朝廷搞阴谋活动 d.教育朝廷大臣学会做人

7.“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无奈在扬州”,这句诗突出反映了唐朝扬州的繁荣。下列有关唐朝扬州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江南的物产大多都在扬州集散 b.繁华的夜市是扬州的一大特点

c.大食、波斯等国商人在此云集 d.扬州是全国最繁华的政治中心

8.昭君出塞和文成公主入藏在当时产生的主要影响是( )

a.有利于加强对边疆民族的行政管理 b.促进了汉族与少数民族的经济文化交流

c.使边疆民族政权隶属于中央政府 d.形成了汉族与少数民族融合的高潮

9.张籍的《贾客乐》:“金陵向西贾客多,船中生长乐风波。……金多众中为上客,夜夜算缗眠独迟。”姚合《庄居野行》:“客行野田间,比屋皆闭户。借向屋中人,尽去作商贾”。唐人的这些诗句,反映了( )

a.唐朝出现盛世局面 b.唐朝的商业繁荣与发展

c.政府鼓励商业的发展 d.金钱至上的社会道德风尚

10.唐人有诗云:“九秋风露越窑开,夺得千峰翠色来。”但直到1987年,陕西扶风法门寺出土了十多件精美的秘色瓷,最终印证了唐代就生产秘色瓷而非五代。这说明研究历史的途径有( )

①文学记载侧面反映 ②考古发掘 ③史书记载 ④民间传说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 d.③④

11.史书记载:唐朝后期长安城中的崇仁坊“一街辐辏(集聚),遂倾(超过)两市,昼夜喧哗,灯火不绝,京中诸坊,莫之与比。”材料中没有反映出( )

a.长安城商业发展已经突破两市的范围 b.长安城商业的发展突破了时间的限制

c.崇仁坊成为长安城中最繁华的住宅区 d.崇仁坊成为唐朝政府新设立的商业区

12.图6中的长安、洛阳、扬州、成都、广州、泉州、明州、登州被称为唐代八大都市。由此可获取的正确的历史信息是( )
①城市分布重心由黄河流域迁移到长江流域

②扬州和成都成为超越两都的政治经济中心

Ⅱ 隋朝的资料和历史知识

下面是对历史上繁盛一时的隋朝知识的复习资料讲解,希望同学们都能很好的掌握下面的知识。
繁盛一时的隋朝
一、隋朝的建立、统一和灭亡
1、隋的建立:581年,杨坚(隋文帝)夺取北周政权,建立隋朝,定都长安。
2、隋的统一:
时间:589年,隋朝灭陈,统一南北。
隋实现重新统一的原因:①长期的分裂和战乱,人民渴望统一;②北方:经过南北朝的民族大融合,民族界限缩小,为南北统一创造了条件;南方:江南经济的发展,南北人民要求结束分裂局面,加强双方的经济交流。③隋朝励精图治,国力强盛;陈朝统治腐败,力量衰弱。
意义:结束了西晋末年以来二百七十多年的分裂、对峙局面,开创隋唐时期三百二十余年的“大一统”局面,为经济文化的繁荣发展奠定了基础。
3、隋的灭亡:暴政引起农民起义,公元618年,隋炀帝在江都被部将杀死,隋朝灭亡。
二、隋朝经济的繁荣──“开皇之治”
1、表现:人口激增,垦田扩大、粮仓丰实。
2、原因:①国家统一,社会安定;②隋文帝励精图治,发展生产;③统治者提倡节俭。
3、隋文帝在位时期,国家统一、安定,人民负担较轻,经济繁荣发展,史称隋文帝的统治为“开皇之治”。
三、大运河的开通
1、目的:为了加强南北交通,巩固隋王朝对全国的统治。
2、开通原因:①隋文帝在位的二十多年里,国家治理得比较好,出现了经济繁荣的景象,这就使隋炀帝开通大运河具备了经济实力。②隋朝国家统一,使隋炀帝有征发几百万人的可能性。③有前代开凿的几段古运河为基础。
3、时间、人物:隋炀帝从605年起,开通了一条纵贯南北的大运河。
4、中心、起始点:以洛阳为中心,北达涿郡,南至余杭。
5、长度及地位:全长两千多公里,是古代世界最长的运河。
6、四个组成部分(自北向南):永济渠、通济渠、邗沟、江南河。
7、连接五条河流(自北向南):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
8、流通七省区:(略)
9、开通的作用: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和中央集权,大大促进了我国南北经济的交流。
通过上面对繁盛一时的隋朝知识的复习学习,希望同学们都能很好的掌握上面的内容,相信同学们会从中学习的更好的吧。

隋朝(581年-618年,一说619年或630年)是上承南北朝下启唐朝大一统王朝,因唐朝与隋朝的文化、制度、社会特点一脉相承,故史学家常将两朝合称为隋唐。
大定元年(581年)二月,北周静帝禅让帝位于杨坚,即隋文帝,定国号为“隋”,定都大兴城,北周覆亡。隋朝是五胡乱华后汉族在北方重新建立的大一统王朝,结束了自西晋末年以来长达近300年的分裂局面。隋炀帝过度消耗国力,最后引发了隋末民变和贵族叛变。[1] 大业十四年(618年)隋恭帝杨侑禅让李渊,619年王世充废隋哀帝,隋朝灭亡,享国38年。[2]
为了巩固统治,隋廷在政治、经济、文化及外交等领域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政治上确立了三省六部制,以巩固中央集权制度;并正式推行科举制,选拔优秀人才,弱化世族垄断仕官的现象;另外还建立政事堂议事制、监察制、考绩制,这些都强化了政府机制,深刻影响后世封建王朝的政治制度。
在军事上继续推行和完善府兵制度,经济上一方面实行均田制并改定赋役,减轻农民生产压力,另一方面采取“大索貌阅”和“输籍定样”等清查户口措施,以增加财政收入。这些政策成就了隋初的开皇之治。
外交方面,隋朝盛世也使得当时周边国家和境内的少数民族如高昌、倭国、高句丽、新罗、百济与臣服的东突厥 等国皆深受隋朝文化与典章制度的影响,外交交流以日本的遣隋使最为著名。
隋朝根据南北朝的经验而改革政治,兴建大运河以及驰道改善水陆交通线,同时兴建京都大兴城和东都洛阳。

Ⅲ 高三历史隋唐知识体系

基础知识体系
建立:581年,杨坚代周称帝,国号隋,年号开皇,都长安。杨坚即隋文帝。
589年,隋文帝派杨广攻入建康灭陈,统一南北。
①魏晋南北朝后期,各族人民共同生活,互相融合,南北统一条件成熟。
②北方农业的恢复和发展,奠定了隋统一的经济基础。
③隋文帝通过改革,国力日强;加强军队建设,有了渡江作战能力。
④陈朝政治腐败,军纪松弛,不堪一击。
意义:结束了南北长期分裂的局面,有利于国家的统一、安定和社会发展。
兴建两都:大兴城和东部洛阳,由文帝和炀帝令宇文恺兴建。
广设仓库:在两都和地方广设仓库,有洛口仓,含嘉仓。规模之大,积储之多,前所未有。
605一610年,场帝开通水济渠、通济渠、邗沟和江南河,贯通南北。
洛阳为中心,北通涿郡,南达余杭,是当时世界最早、最长的大运河。
修筑驰道:炀帝为巡游。在北方修两条大道,改善了北方交通状况。
表现:滥用民力、三征高丽、奢侈腐化、严刑酷法。
结果:生产遭到严重破坏,加之天灾严重,民不聊生,被迫反抗。
①611年,山东长白山农民首先起义。
②翟让、李密的瓦岗军及各地农民纷纷响应。
③618年,炀帝在江都被部将杀死,隋朝灭亡。
开国:618年,李渊称帝,国号唐,定都长安,李渊即唐高祖。几年后全国基本统一。
时间:唐太宗李世民在位期间。
思想:吸取隋亡教训,强调“存百姓”思想,励精图治。
成效:政治清明,社会稳定,经济恢复发展快,国力逐步增强,百姓生活有所改善。
①认为“为政之要,惟在得人”,令臣下“广开耳目,求访贤哲”。
②不避仇怨,不拘门第、民族,量才授职。
③贤相房玄龄、杜如晦,名将李靖、李勋,谏臣魏征,人才济济。
革新政治:在隋制基础上,进一步革新、完善制度。
轻摇薄赋,劝课农桑;多次减免租税,兴修水利,促进生产发展。
戒奢从简,力倡节俭:不准修建台榭,禁止进贡珍奇宝货。
文化:兴科举,以儒为师,大办学校。
当权:高宗懦弱多病,武则天以皇后身份协助处理朝政,逐步掌权。高宗死后,改国号为周,成为我国历史上惟一的女皇帝。
重视发展农业生产。
破格用人
①创立“自荐”求官制。
②破格录用有才能的庶人,如名相狄仁杰、姚祟等。
成效:当权半个世纪,社会经济继续发展,国力不断上升。
时间:唐玄宗李隆基统治前期。
①选贤任能。选拔德才兼备、年富力强者为相,如姚祟、宋景等;精简官吏,定期考核。
②大力发展生产。
③限制佛教。裁汰僧尼,禁建新佛寺。
④实行募兵制。
⑤大兴文治。发展科举,设集贤院,广聚学者。
成效:出现继西汉前期之后的第二个鼎盛局面——政治清明、国家强盛、经济空前繁荣,唐朝进入全盛时期。史称“开元之治”或“开元盛世”。

我看到在这里不能显示树状图,请你给我留一个邮箱,我发到你的邮箱吧。

Ⅳ 【总结以下历史知识。(先秦到隋唐)】

东北师大出版社出版了一本叫《解题决策》建议你买来看看,都是你要的答案

Ⅳ 高中历史关于隋唐时期知识的问题!

隋唐时期社会领域发生的重大变化
(1)中央官制的变化。中央官制实行三省六部制,从而取代了秦汉以来的三公九卿制,中央机构更加成熟完善,为后世朝代所沿用。
(2)选官制度的变化。科举制取代了魏晋以来的九品中正制,各阶层知识分子,特别是庶族地主的参政,扩大了封建政权的基础,极大地改变了秦汉至南北朝时期豪强地主垄断政权的局面。
(3)土地制度的变化。在生产力发展的基础上,土地制度发生了重大变化,即均田制崩溃,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从8世纪中叶开始发展,土地兼并严重,地主庄园经济发展。
(4)赋税制度的变化。从租庸调制到两税法的变化,符合土地集中和贫富分化的社会现实。这一变化,不仅是唐朝赋税制度的变革,也是从汉朝以来征税由重人口、轻田产转变为轻人口、重田产的分水岭。
(5)民族关系和对外关系的变化。中央政府的政策变得比较开明和开放,东北边疆地区开始纳入中央政府的管辖之下,疆域变得空前辽阔,中国在世界上的影响进一步扩大。
(6)文化上的变化。佛教变得中国化,社会风气由于受少数民族和外国生活习俗的影响,变得比较开放,文化生活更加多姿多彩。

Ⅵ 隋朝历史应该复习哪些知识点

看你像着重看那些,一般复习分为经济、政治、文化三大板块进行,侧重政治和经济,尤其是隋朝的科举制和三省六部制的开辟,京杭大运河的作用

Ⅶ 总结隋唐发展历程300字

隋唐时期是我国封建社会的繁荣发展时期,给我印象最深的是隋炀帝时,开凿了古代世界最长的大运河。唐玄宗在位时,中国出现了封建社会前所未有的盛世景象——“开元盛世”。唐太宗还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把文成公主嫁给吐蕃赞普松赞干布。这一时期的科学技术也居于世界前列,如隋朝的杰出工匠李春主持设计建造的赵州桥,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一座石拱桥。

Ⅷ 七年级历史:隋唐时期的重要知识点及相互之间的关系🙏

隋 大运河
唐 科举制
贞观之治 武则天统治 开元盛世 三者是继承和发展关系
唐太宗的政策措施是贞观之治的基础

阅读全文

与隋唐时期历史知识总结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历史知识薄弱 浏览:23
军事理论心得照片 浏览:553
历史故事的启发 浏览:22
美自然历史博物馆 浏览:287
如何评价韩国历史人物 浏览:694
中国炼丹历史有多久 浏览:800
邮政历史故事 浏览:579
哪里有革命历史博物馆 浏览:534
大麦网如何删除历史订单 浏览:134
我心目中的中国历史 浏览:680
如何回答跨考历史 浏览:708
法国葡萄酒历史文化特色 浏览:577
历史人物评价唐太宗ppt 浏览:789
泰安的抗日战争历史 浏览:115
七上历史第四课知识梳理 浏览:848
历史老师职称需要什么专业 浏览:957
什么标志军事信息革命进入第二阶段 浏览:141
正确评价历史人物ppt 浏览:159
ie浏览器如何设置历史记录时间 浏览:676
高一历史必修一第十课鸦片战争知识点 浏览: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