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名人故事 > 体现汉字特点的历史故事有哪些

体现汉字特点的历史故事有哪些

发布时间:2021-03-09 11:42:38

1. 体现汉字特点的故事

关于汉字的小故事1
因为汉字而被打了板子一文书写字常把笔画写错。一次造名册,将“陈”字的“阝”写在了右边,被长官打了二十大板。书生从此记住“阝”是应该写在左边的,结果不幸又写错了“郑”字,又挨了二十大板。一日,一姓聂之人托他写张状子,文书大惊失色:“我写了两个‘耳’字,挨了四十大板,你又弄来三个‘耳’,要我命啊?!”
关于汉字的小故事2
团字和圆字的汉字故事一天上午,“团”在逛街,突然见到了“员”,他热情地上去打招呼:“你好啊!圆!”
“员”说:“我不认识你啊?”
“团”说:“我们之前还在一起去给人家拜年,祝人家合家团圆,怎么天气一热,你把外套脱掉了,就不认识我了?”
关于汉字的小故事3
万字难写有一年,老翁聘请了一位楚国的读书人教他的儿子认字。第一天上学,老师用毛笔在白纸上写了一笔,告诉他儿子说:“这是个‘一’字。”他儿子学得很认真,牢牢地记住了,回去后就写给老翁看:“我学了一个字——‘一’。”老翁见儿子学得用功,看在眼里,喜在心里。
第二天上学,老师又用毛笔在纸上写了两笔,说:“这是个‘二’字。”这回,儿子不觉得有什么新鲜了,记住了就回家了。到了第三天,老师用毛笔在纸上写了三笔,说:“这是个‘三’字。”儿子眼珠一转,仿佛悟到了什么,学也不上了,扔下笔就兴高采烈地奔回去找到父亲说:“认字实在简单,孩儿已经学成了。现在不用麻烦先生了,免得花费这么多的聘金请先生,请父亲把先生辞退了吧。”见到儿子这么聪明,老翁高兴地准备了酬金辞退了老师。
过了几天,老翁想请一位姓万的朋友来喝酒,就吩咐儿子一大早起来写个请帖。儿子满口答应了:“行,这还不容易吗?看我的吧。”
老翁看儿子满有把握,就放心地去做其他的事情了。时间慢慢地过去,眼看太阳都快偏西了,还不见儿子写好,老翁不禁有些急了:“儿子这是怎么了?”等了又等,老翁终于不耐烦了,亲自到儿子房里去催促。
进得门来,老翁见儿子愁眉苦脸地坐在桌边,纸在地上拖得老长,上面尽是黑道道。儿子正拿着一把沾满墨的木梳在纸上画着,一见父亲进来便埋怨道:“天下的姓氏那么多,他为什么偏偏姓万呢?我借来了母亲的木梳,一次可以写20多划,从一大早写到现在,手都酸了,也才写了不到3000划!万字真难写呀!”

2. 关于汉字的特点故事

从前,有个纨袴子弟,自幼好吃懒做,不好好念书。长大以后,常因写错别字闹笑话。

有一天他妻子说想吃枇杷。他从桌子上随手拿出一张纸,挥笔在上面写了几个字。写完后便招呼仆人去买枇杷。他妻子接过纸来一看,噗哧一声笑了。原来上面写的是“买琵琶五斤”。五个字写错了两个,将“枇杷”误写成“琵琶”。他妻子看过后,在后面题了一首打油诗:

枇杷并非此琵琶,

只怪当年识字差。

倘若琵琶能结果,

满城箫鼓尽飞花。

这个纨袴子弟看过妻子的题诗,羞了个大红脸。“枇杷”和“琵琶”读音相同,都读pípa,是同音词。但“枇杷”是一种水果,而“琵琶”则是一种弦乐器,意义和写法完全不同。

3. 体现汉字特点的故事

汉字的特点之一是同音字特别多。
体现这个特点的故事是《施氏食狮史》,当然这个故事是赵元任编的。

4. 能体现汉字的故事的名字有哪些

第一个汉字小故事:四汉字的词语“天心取米“带来的小故事

有一次,北方匈奴要进攻中原,遣人先送来一张“战表”。皇上拆开一看,原来是“天心取米”四个大字。满朝文武大臣,没有一个解得此谜。皇上无法可想,只得张榜招贤。这时,宫中一个名叫何瑭的官说,他有退兵之计,皇上急宣何瑭上殿。

何瑭指着“战表”上的四个字对皇上说:“天者,吾国也;心者,中原也:米者,圣上也。天心取米,就是要夺我国江山,取君王之位。”皇上急道:“那怎么办呢?”何瑭说:“无妨,我自有退兵办法。”说着,提笔在手,在四个字上各添了一笔,原信退给了来人。

匈奴的领兵元帅,以为是中原不敢应战,可是拆开一看,顿时大惊失色,急令退兵。

原来,何瑭在“天心取米”四个字上各加一笔后,变成了“未必敢来”。

第二个汉字小故事:因为错误字闹出的笑话

从前,有个纨袴子弟,自幼好吃懒做,不好好念书。长大以后,常因写错别字闹笑话。

有一天他妻子说想吃枇杷。他从桌子上随手拿出一张纸,挥笔在上面写了几个字。写完后便招呼仆人去买枇杷。他妻子接过纸来一看,噗哧一声笑了。原来上面写的是“买琵琶五斤”。五个字写错了两个,将“枇杷”误写成“琵琶”。他妻子看过后,在后面题了一首打油诗:

枇杷并非此琵琶,

只怪当年识字差。

倘若琵琶能结果,

满城箫鼓尽飞花。

这个纨袴子弟看过妻子的题诗,羞了个大红脸。“枇杷”和“琵琶”读音相同,都读pípa,是同音词。但“枇杷”是一种水果,而“琵琶”则是一种弦乐器,意义和写法完全不同。

第三个汉字故事:因为汉字而被打了板子

一文书写字常把笔画写错。一次造名册,将“陈”字的“阝”写在了右边,被长官打了二十大板。书生从此记住“阝”是应该写在左边的,结果不幸又写错了“郑”字,又挨了二十大板。一日,一姓聂之人托他写张状子,文书大惊失色:“我写了两个‘耳’字,挨了四十大板,你又弄来三个‘耳’,要我命啊?!”

第四个汉字故事:团字和圆字的汉字故事

一天上午,“团”在逛街,突然见到了“员”,他热情地上去打招呼:“你好啊!圆!”

“员”说:“我不认识你啊?”

“团”说:“我们之前还在一起去给人家拜年,祝人家合家团圆,怎么天气一热,你把外套脱掉了,就不认识我了?”

5. 体现汉字特点的故事

中国的汉字方方正正。体现中国汉字特点的故事有仓颉造字。

6. 体现汉字特点的对联故事

解缙是明代大臣,文学家。
过年,家家都要写门对子,解缙看到前面人家屋后的小竹内林正对着他家的容门,触景生情,于是拿起笔写了:“门对千棵竹,家藏万卷书”的对子贴在门上。

门前这家人想,噢,你用我家竹子为题做门对子,我砍掉一半,看你如何,于是这个人家主人就把竹子统统砍掉半截。

解缙见竹子砍掉半截,就在原对子下面各加了一个“短”和“长”字,使原对子成了“门对千棵竹短,家藏万卷书长”。

前面这户人家一看门对子,气了把竹子全砍光了,心想这次看解缙还有什么可写,解缙见竹子全砍光了,又在下面加了一字,变成了“门对千棵竹短无,家藏万卷书常有”。前面这户人家一看,把屁股一拍,哎呀,上当了,感到为解缙的一副门对子而砍掉了自己家的一片竹林,真不合算,但是呢,已经迟了。

7. 体现出汉字特点的故事

门内添活字是三国时的一个故事。三国时,曹操去视察所修的花园,察而不置褒贬,提笔在花园的“门”上书写一个“活”字,转身而去。其他人不解其意,唯杨修说,丞相嫌园子修得太“阔”了,于是命人重新改造,曹操得知后,口中称快,心中却不悦。又有一次,塞北进贡给曹操一盒酥。曹操在盒上书写“一合酥”三个字,放在案头。杨修看后,竟和大家分而食之。曹操问其原因,杨修说:“盒上写着‘一人一口酥’,怎敢违背丞相的命令呢?”曹操虽然喜笑,而心里却厌恶杨修。加上其他原因,最后杨修死于曹操之手。从主观上讲,杨修死在了自己的恃才放旷上,从客观上讲,是死在曹操的嫉贤妒能上。

这些姑且不论,我们从故事来分析汉字的特点。
汉字有六书之说,六书即汉字的六种造字方法,其他不必赘述,只说这个“阔”字,它是一个形声字,由“门”和“活”组成,读kuò,所以汉字是音形意的结合体。世界各国文字中,只有中文有这种特殊的形体结构,这种特殊结构,决定了汉字具有其他文字所不能拥有的特殊功能。

上述故事中,汉字就是以其独特的表意特征和内部结构形式表情达意,才产生了特殊的表达效果。
从这一点上说,我们不能不感叹中华民族的伟大,不能不赞叹中华民族文化的灿烂。不仅如此,唯有汉字的书法成为一种艺术品,这是世界其他民族的文字望尘莫及的。

正因为汉字有它独特的结构形式,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人们通过文字游戏,既能感受汉字的美,有能使人们的身心得到愉悦,每年正月十五的灯展猜谜语活动就是一个例子。

8. 谁有体现汉字谐音特点的古诗,对联和笑话加上有关汉字来历的故事

因荷而得藕(因何而得偶)
有杏不需梅(有幸不须媒)

顺风帆逆风帆,帆版迟帆快;权涨潮橹退潮橹,橹直橹扳。
祝允明对某友。“帆迟”谐“樊迟”,孔子弟子;“帆快”谐“樊哙”,汉初大将;“橹直”谐“鲁直”,宋黄庭坚字;“橹扳”谐“鲁班”,古代巧匠

木屐为鞋,足下果然无履;椰瓢作盏,尊前委的不钟。
明胡唯庸、袁柳庄戏对。“无履”谐“无礼”,“不钟”谐“不忠”

莲败荷残,落叶归根成老媪;谷成禾熟,吹糠去壳做新娘。
方言。“老媪”谐“老藕”,“新娘”谐“新粮”

灯笼笼灯,纸壳原来只防风;鼓架架鼓,陈皮不能敲半下。
药名巧对。“纸”谐“枳”;“下”谐“夏”

9. 能体现汉字特点的故事

男青年决定到农村老家举行婚礼。男方的父亲给市里的亲家来电报
问:“能来多少人?好作准备。”
亲家回电说:“去不了多少人,只准备一吨饭就行了。”他把“顿”写
成“吨”。
很快又接到农村的电报:“婚期推迟一月,因一吨饭的米一时难以凑
齐。”
贾主任兴冲冲他说:“今天工会发票看电影《阿皮蛋正传》。”
一个青年笑了:“贾主任,你读错了,那是《阿q正传》。”“啥?我
读错了!?老子打牌打了几十年,难道还不认识皮蛋,走开?”
有一次,两名书生慕名去拜访宋代大文豪欧阳修。途中,他们凑巧与欧阳修坐在同一条船上,但是他们都不认识欧阳修。
这两位书生对诗也略知一二,但他们自认为是行家。这时,一只白鹅突然跳进了水中,两人忍不住诗兴大发,一个吟道:"岸上一只鹅",另一位接了一句:"扑通跳下河"。
两人口里都念念有词,但总也吟不出下面的诗句,无法凑成一首诗。欧阳修见他们着急的样子,就帮忙吟了一句:"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两位书生见欧阳修说出了这么好的诗句,感到万分惊讶,但转而一想,觉得有点不对劲。其中一个冲着欧阳修吼道:"你脸皮不薄啊,这诗是你的吗?"欧阳修笑道:"这诗确实不是我的,它是初唐四杰之一骆宾王小时候写的。"二人听后哈哈大笑:"我说呢,就凭你这模样,也能对诗。"欧阳修笑而不答。
不久,三个人下了船,两位书生见岸上有一堆灰,便想表露一下诗才。一个吟道:"远望一堆灰,"另一个接了一句:"近望灰一堆。"由于才力不够,二人又接不下去了。只见欧阳修在一旁不慌不忙地吟道:"一阵狂风起,满天作雪飞。"二人听后一惊,明知欧阳修吟的是好诗,却不愿甘拜下风。其中一个故作姿态地说:"不算妙句,马马虎虎。"另一个则说:"接是接上了,只是有点勉强。"
他们继续往前走,不一会儿看到了路旁的一棵枯树,一个书生吟道:"路旁一枯树,"另一个吟道:"两股大桠杈。"
两人想再吟下去,却又想不出词儿,只好反反复复地吟着这两句,眼珠子直往上翻。欧阳修在旁边看不过去,又给他们续了两句:"春至苔为叶,冬来雪是花。"二人听后仍不服输,要继续与欧阳修比下去。两人又吟道:"二人同登舟,去访欧阳修。"欧阳修听后暗自发笑,立刻吟道:"修已知道你,你还不知修(羞)"

10. 有没有体现出汉字特点的故事

关于汉字的小故事1
因为汉字而被打了板子一文书写字常把笔画写错。一次造专名册,属将“陈”字的“阝”写在了右边,被长官打了二十大板。书生从此记住“阝”是应该写在左边的,结果不幸又写错了“郑”字,又挨了二十大板。一日,一姓聂之人托他写张状子,文书大惊失色:“我写了两个‘耳’字,挨了四十大板,你又弄来三个‘耳’,要我命啊?!”
关于汉字的小故事2
团字和圆字的汉字故事一天上午,“团”在逛街,突然见到了“员”,他热情地上去打招呼:“你好啊!圆!”
“员”说:“我不认识你啊?”
“团”说:“我们之前还在一起去给人家拜年,祝人家合家团圆,怎么天气一热,你把外套脱掉了,就不认识我了?”

阅读全文

与体现汉字特点的历史故事有哪些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历史知识薄弱 浏览:23
军事理论心得照片 浏览:553
历史故事的启发 浏览:22
美自然历史博物馆 浏览:287
如何评价韩国历史人物 浏览:694
中国炼丹历史有多久 浏览:800
邮政历史故事 浏览:579
哪里有革命历史博物馆 浏览:534
大麦网如何删除历史订单 浏览:134
我心目中的中国历史 浏览:680
如何回答跨考历史 浏览:708
法国葡萄酒历史文化特色 浏览:577
历史人物评价唐太宗ppt 浏览:789
泰安的抗日战争历史 浏览:115
七上历史第四课知识梳理 浏览:848
历史老师职称需要什么专业 浏览:957
什么标志军事信息革命进入第二阶段 浏览:141
正确评价历史人物ppt 浏览:159
ie浏览器如何设置历史记录时间 浏览:676
高一历史必修一第十课鸦片战争知识点 浏览: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