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名人故事 > 河西走廊中的历史人物

河西走廊中的历史人物

发布时间:2021-03-09 03:20:43

㈠ 河西走廊历史介绍有哪些

被称为“西北粮仓”的河西走廊,位于甘肃省西北部,自古就

河西走廊
是通往西域专的咽喉要道和战略要地属,是著名丝绸之路的重要组成部分。这里水草丰美,物产丰富,是靠祁连山积雪和冰川的融水滋养、灌溉而“造就”。一旦祁连山出现问题,对于本来就危机四伏的河西走廊生态无疑是雪上加霜。
西汉初期,河西走廊是匈奴人游牧的地方。通西域有功的汉武帝使者张骞第一次西去是在公元前139年,他就在这里被匈奴截住,软禁了十年,娶妻生子。他壮志未酬誓不休,终于逃离西去,完成了使命,但在归中原途中,又在这一带被匈奴截留,一年多后,才回到长安,可见,通西域必须经过河西走廊。
张骞第二次去西域在公元前119年,这次行走比较顺利。因为公元前121年,骠骑将军霍去病两次鏖战河西走廊,将匈奴驱赶出去,咽喉之道得以畅通无阻。

㈡ 纪录片河西走廊每集都讲述了谁的故事

㈢ 途经河西走廊的古代名人(最好非当地)

【首先,河西走廊到底是哪一块区域?】
河西走廊(The Hexi Corridor)是中国内地通往西域的要道,甘肃省西北部狭长堆积平原,位于祁连山以东,合黎山以西,乌鞘岭以北,甘肃新疆边界以南,长约1000公里,宽数公里至近二百公里,为南北走向的长条堆积平原,自古以来就是富足之地,兵家极其重视的地方,因位于兰州黄河以西,为两山夹峙,故名。又称雍凉之地,古凉州雍州的属地。
从金城(兰州)出发,越过黄土高原与河西平原的分界乌鞘岭,便正式进入河西走廊。自东南往西北,河西走廊依次经过东端凉州(武威)、甘州(张掖)、嘉峪关、肃州(酒泉)、西端瓜州、沙州(敦煌),一直延伸到玉门关附近。
【然后,它的历史?】
河西走廊曾是佛教东传的要道、丝路西去的咽喉;这里汉时即设四郡,戍兵屯田,是汉朝经略西北的军事重镇,后来又因诸多山脉的天然阻隔,成为中原名士躲避北方战火的栖息场所。在古代的军事地理中,凉州承担着隔断青藏高原和蒙古高原游牧民族联系的任务,中央政府只要占据凉州,就能在向西的战略上取得优势地位,掌握主动性。
东周春秋时为被西戎占领,战国先秦时月氏人占,后被匈奴攻破,占领建城池。在公元前1年已经有了经贸和宗教往来的古道,后汉武帝刘彻初设二郡武威郡、酒泉郡,而后武威郡分张掖郡、酒泉郡分敦煌郡,晋朝的前凉、后凉、南凉、北凉、西凉、大凉在此建都。其并入中华版图对中国乃至世界都具有划时代意义。
河西走廊历史悠久,文化丰富,其辉煌从西汉开始一直延续到民国。先秦时期的马家窑文化,齐家文化,再到悠久的宗教融合,民族融合,尤其是佛教,西域高僧、大师云集,大小乘佛教是通过河西走廊传入长安,古代四大译经家有三位与河西走廊有着深厚渊源,足见河西走廊在中国佛教的地位。很多帝王、大将出自河西走廊,赫赫有名的大将西凉马超、大理段氏皇族、草圣张芝都出自河西走廊。
【最后,从这些历史来分析有哪些名人经过河西走廊。】
霍去病,在这里出击匈奴,使整个河西纳入西汉版图。
凉州十三刺史的历代刺史——
#贡禹,汉宣帝时。(《汉书·贡禹传》)
谷永,汉成帝永始二年(前15年)任,永始三年(前14年)迁北地太守。(《汉书·谷永传》)
杜邺,汉哀帝时。(《汉书·杜邺传》、《后汉书·杜林传》)
赵宏,汉元帝、成帝之时。(《华阳国志·士女目录》) 郑兴,汉更始帝时。(《后汉书·郑兴传》)
郭伋,汉光武帝初。(《后汉书·郭伋传》)
窦融,建武五年(29年)任。(《后汉书·窦融传》)
尹业,永平十八年(75年)时免。(《后汉书·马援传》)
皮扬,元初元年时。(《后汉书·安帝纪》、《西羌传》)
宗汉,延光元年春见在任。(《后汉书·西羌传》)
刘秉,永和四年(139年)任,明年免。(《后汉书·西羌传》)
种暠,汉质帝、汉桓帝初。(《后汉书·种嵩传》)
桥玄,汉桓帝初。(《蔡邕太尉桥玄碑》)
祝良,汉桓帝初。(《后汉书·陈龟传》)
成就,汉桓帝时。(《魏志·董卓传》注引《吴书》)
郭闳,延熹二年(159年)至四年(161年)见在任。(《后汉书·皇甫规传》、《段颎传》)
赵仲台,延熹年间。(《魏志·阎温传》注引《魏略》)
刘恭,延熹年间。(《后汉书·羊陟传》)
孟佗,建宁三年(170年)见在任。(《后汉书·西域传》、《三辅决录》)
刘虔,熹平六年(177年)见在任。(《后汉书·蔡邕传》)
周洪,光和二年(179年)见在任。(《魏志·虔淯传》注引《烈女传》)
魏元丕,光和四年(181年)卒。(《隶释》卷10《元丕本碑》)
梁鹄,中平元年(184年)见在任。(《后汉书·盖勋传》注引《续汉书》)
左昌,中平元年(184年)任。(《后汉书·盖勋传》)
宋枭,中平元年(184年)继左昌后任。(《后汉书·盖勋传》)
杨雍,中平年间,继宋枭后任。(《后汉书·盖勋传》)
耿鄙,中平四年为韩遂所杀。(《后汉书·灵帝纪》、《傅燮传》、《董卓传》)
张则,汉灵帝时。(《华阳国志·汉中女士志》)
种劭,兴平元年(194年)前。(《后汉书·献帝纪》注、《董卓传》)
韦端,建安十年左右迁太仆。(《魏志·杨阜传》、《三辅决录》)
韦康,建安中,继韦端后任。建安十七年为马超所杀。(《魏志·夏侯渊传》、《荀彧传》、《杨阜传》、《蜀志·马超传》) 邹岐,黄初元年(220年)以安定太守迁凉州刺史。(《魏志·张既传》)
张既,黄初元年(220年)七月继邹岐后任,四年(223年)卒。(《魏志·张既传》)
温恢,黄初四年(223年)继张既后任,死于道中。(《魏志·温恢传》)
孟建,黄初四年(223年)继温恢后任。(《魏志·温恢传》)
徐邈,约太和元年(227年)至二年(228年)间继孟建后任,在任10余年。正始元年(240年)迁大司农。(《魏志·徐邈传》)
王浑,约正始年间。(《魏志·崔林传》、《晋书·王戎传》) 牵弘,泰始六年(270年)任,七年(271年)死于边事。(《魏志·牵招传》、《晋书·陈骞传》,《资治通鉴》卷78、卷79)
苏愉,泰始年间,曾与河西的鲜卑人大战,而退守内地。泰始七年(271),与秃发树机能战于金山(今甘肃省山丹县南),兵败身死。
杨欣,咸宁四年(278)与若罗拔能等战于武威,兵败而死。
彭祈,太康元年(280),朝廷起用守丧满三年的彭祈出都督凉州诸军事兼凉州刺史,入主姑臧城。
胡喜。(《魏志·钟会传》注引《晋诸公赞》)
张轨,永宁元年(301年)任,死于任内。(《晋书·张轨传》)#
张骞,经过河西走廊出使西域,渐渐开辟了丝绸之路(这也是河西走廊为世人所知的最大原因!)
董卓,西凉太守,汉末群雄之一。
韩遂,西凉太守,汉末群雄之一。
马氏家族,马援、马超等人,在西凉起家,为西凉的建设做出过杰出贡献。
西凉铁骑,出身在凉州(今甘肃省武威市凉州区),其统领西凉马腾、西凉马超、马休、马铁,大漠豪侠董卓、西凉霸主韩遂,凉州自古就是兵家极其重视之地。
北魏太武帝拓跋焘,亲征河西,灭北凉,据河西,境内仍为武威郡,属凉州,武威郡领林中、襄城2县。凉州治所林中。西魏文帝大统元年(535年),灭北魏,据凉州,置武威、昌松、魏安、番禾、广武5郡。武威郡领姑臧、林中、襄城、显美4县。
阿育王,在这里建过佛塔。甘肃供奉的释迦牟尼佛舍利是中国供奉佛祖舍利最多之地,而这些佛祖舍利全部在河西走廊,其中有北周瓜州城东古塔(今甘肃敦煌瓜州县)、北周沙州城内大乘寺塔(今甘肃敦煌)、北周凉州姑臧故塔(今甘肃武威莲花山)、北周山丹县故塔(今甘肃张掖山丹县)。《阿育王传》载:“佛寂百年后,有阿育王出世,取前舍利,夜役鬼神,碎七宝末,造八万四千塔。尊者耶舍,舒指光八万四千道,令羽飞鬼各随一光尽处,安立一塔。于一日中,遍南瞻部洲,震旦国者,一十九所。”
《后汉书·班超传》云:“不敢望到酒泉郡,但愿生入玉门关。”
然后唐代的那一批边塞诗人,高适、岑参等人,还有那一批凉州节度使,都曾到过河西走廊。

㈣ 河西走廊的历史概述

历史

历史上最早的河西走廊为原始印欧人的一支吐火罗人、月氏和汉藏羌等民族的聚居地。吐火罗人分北路及南路往东方进发,直至受匈奴所阻为止。北路的部分在龟兹及焉耆定居,建立了龟兹及焉耆等国,并分别发展了龟兹语及焉耆语。

另一支往南路分布的吐火罗人则曾建立了于阗,及东接河西走廊的鄯善等国家。秦末民变时期,月氏实力强大,与蒙古高原东部的东胡部落从两方面胁迫游牧于戈壁沙漠南部和阴山一带的匈奴,匈奴曾送人质于月氏。

秦末,匈奴质子自月氏逃回,杀父自立为冒顿单于,约在前205—前202年冒顿单于时代,匈奴数度击败月氏,月氏部落开始西迁,离开河西走廊。 前162年,老上单于再度击败月氏,占领河西走廊。月氏部落大举西迁,击败大夏,建立王庭,称大月氏。而留在原居地的部众,称小月氏。

小月氏与当地羌族融合,附属于匈奴右贤王之下。河西走廊成为休屠王与浑邪王的领土。 东汉时,河西走廊一带的主要非汉族居民,被称为卢水胡。

主要由小月氏组成。此外,湟中也有一支小月氏部落,称湟中月氏胡;在张掖的小部落,称义从胡。有 学者认为,羯人的祖先可能是由小月氏分支。

简介

河西走廊,位于中国黄河以西,呈西北—东南走向为狭长状平原,形如走廊,故而得名,丝绸之路必经之道。

其范围是东起乌鞘岭,西至玉门关,南北介于南山(祁连山和阿尔金山)和北山(马鬃山、合黎山和龙首山)之间,北部可经居延海沿着草原丝绸之路进入漠北,长约900公里,宽数公里至近百公里不等。全境皆为甘肃省、青海省海东市、西宁市和部分内蒙古额济纳旗所辖,由于大部分范围在甘肃省,故又称“甘肃走廊”。

最早先后为月氏、匈奴领土,自汉武帝开辟河西、“列四郡”以来是中原连接西域新疆的重要通道,为古代丝绸之路东端的一部分,是古代中国汉地同西方世界进行政治、经济、文化交流的重要国际通道,在大部分中国历史时期,河西走廊一直是中国大一统王朝的西北端。汉朝、唐朝、元朝、明朝及清朝均控制河西走廊。

(4)河西走廊中的历史人物扩展阅读:

气候

气候为干燥少雨(因距海遥远)属于温带沙漠气候, 但夏季可利用祁连山的雪水进行绿洲农业。

行政区划

地域上包括甘肃省的兰州(金城郡)、青海省的西宁、内蒙古的额济纳旗和“河西四郡”:武威(古称凉州)、张掖(甘州)、酒泉(肃州)和敦煌(沙州),不包括在“河西四郡”的还有瓜州、鄯州。

西汉时期,汉武帝开辟河西,“列四郡”即武威郡、张掖郡、酒泉郡、敦煌郡,西汉曾设置过青海的西海郡,东汉设置过居延海的西海郡。


文化

河西走廊的历史文化源远流长,名胜古迹灿若星河。20世纪中国四大文献考古奇观:故宫明清档案、安阳甲骨、敦煌遗书、居延汉简,后两者都与河西走廊有关;被定为中国旅游标志的马踏飞燕,也从这儿出土,这里依旧保留着华夏族的农耕文明。

从金城(兰州)出发,越过黄土高原与河西平原的分界乌鞘岭,便正式进入河西走廊。自东南往西北,河西走廊依次经过东端凉州(武威)、甘州(张掖)、嘉峪关、肃州(酒泉)、西端瓜州、沙州(敦煌),一直延伸到玉门关附近。

河西走廊的文物品类极其丰富,艺术成就很高,文物价值突出,简牍、彩陶、壁画、岩画、雕塑、古城遗址等等,各具特色,交相辉映,简直就是一条灿烂夺目的“文化长廊”。

因是佛教东传的要道,这里还留存了大量石窟群:武威天梯山石窟、张掖马蹄寺石窟、瓜州榆林窟,敦煌莫高窟……大小石窟星罗棋布地点缀于走廊沿线,于是,河西走廊又被人们称为“石窟艺术走廊”。

古丝绸之路从西安出发,穿过河西走廊,分别从阳关与玉门关进入新疆。河西走廊因此成为古丝路的枢纽路段,连接着亚非欧三大洲的物质贸易与文化交流。东西方文化在这里相互激荡,积淀下蔚为壮观的历史文明。

对于河西走廊的这一优势,季羡林评价:“世界上历史悠久、地域广阔、自成体系、影响深远的文化体系只有四个:中国、印度、希腊、伊斯兰,再没有第五个;而这四个文化体系汇流的地方只有一个,就是中国的河西走廊敦煌和新疆地区,再没有第二个了。”


㈤ 西汉时期哪位将军开辟了河西走廊

霍去病,在公元前121年春夏汉武帝两次派霍去病进入河西走廊,第一次歼灭河西走廊匈奴过专半,一直打到敦煌才收兵属;第二次长驱直入1000余公里,在公孙敖未能按计划策应的情况下,单独发起进攻,绕道匈奴侧背,给匈奴毁灭性打击,匈奴部随而退出河西走廊。

㈥ 与丝绸之路有关的历史人物有谁

1、张骞:张骞富有开拓和冒险精神,建元二年(前139年),奉汉武帝之命,由甘父做向导,率领一百多人出使西域,打通了汉朝通往西域的南北道路,即赫赫有名的丝绸之路,汉武帝以军功封其为博望侯。

5、法显:他是中国佛教史上的一位名僧,一位卓越的佛教革新人物,是中国第一位到海外取经求法的大师,杰出的旅行家和翻译家。在399年,法显65岁的高龄从长安(今汉长安城遗址)出发,经西域至天竺寻求戒律,游历30余国,收集了大批梵文经典,前后历时14年。

㈦ 打开河西走廊第一人是谁

是张骞
张骞生于公元前164年,曾经受汉武帝的命令,两次出使西域,以前回的西汉王朝远远没有我答们现在太平,张骞两次到西域意义非凡。
张骞,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睁眼看世界的人,通过两次出使西域,此后汉朝和西域的经济文化交流频繁。天马,汗血马等良种马传入,葡萄、核桃、苜蓿、石榴、胡萝卜和地毯等传入内地,丰富了汉族的经济生活。汉族的铸铁、开渠、凿井等技术和丝织品、金属工具等,传到了西域,促进了西域的经济发展。开拓了历史上著名的"丝绸之路"。史学家司马迁称赞张骞出使西域为"凿空",意思是"开通大道",可见意义一斑。

㈧ 河西走廊都有哪些历史故事

河西走廊是中国内地通往新疆的要道。东起乌鞘岭,西至古玉门关,南北介于南山(祁连山和阿尔金山)和北山(马鬃山、合黎山和龙首山)间,长约900公里,宽数公里至近百公里,为西北—东南走向的狭长平地,形如走廊,称甘肃走廊。因位于黄河以西,又称河西走廊。

中国甘肃省西北部狭长高平地,在祁连山以北,合黎山以南,乌鞘岭以西,甘肃新疆边界以东。

因位于黄河以西,为两山夹峙,故名。又因在甘肃境内,也称甘肃走廊。东西长约1,000公里,南北宽百余公里,海拔1,500公尺左右。大部分为山前倾斜平原。

走廊分为三个独立的内流盆地︰玉门、瓜州、敦煌平原,属疏勒河水系;张掖、高台、酒泉平原,大部分属黑河水系,小部分属北大河水系;武威、民勤、永昌平原,属石羊河水系。在整个走廊地区,以祁连山冰雪融水所灌溉的绿洲农业较盛。走廊自古就是沟通西域的要道,著名的丝绸之路就从这里经过。陈运和诗《丝路化诗》称之为“连续,丝路是一个个苦的日子 延伸,丝路像一程程甜的历史 吹起,丝路如一支支竖的箫 奏响,丝路似一段段横的笛 抒发中原对西域的情感交流 表达西域致中原的崇高敬意 途经数千年的变革 荒漠驿道至今萦绕仍不止 翻阅上万篇的故事 河西走廊驼铃余音传天际 古诗般的丝路 丝路般的古诗 ”。

敦煌莫高窟和阳关均位于走廊西部,兰新铁路也由此通过。

㈨ 宁夏历史著名人物

1,李彝超 五代后唐时,党项拓拔族首领,夏州定难军节度
李彝超,五代时后唐党项拓拔族首领,夏州定难军节度使。

后唐长兴四年(公元933年),后唐明宗李嗣源企图用“调防”的办法兼并夏州,受到党项首领夏州定难军节度使李彝超的坚决抵制,明宗被迫妥协。夏州党项的政治威望日益提高,成为一股不可忽视的力量。

在李彝超之前,定难节度使已经历任了拓跋思柬,拓跋思恭,李彝昌和李仁福四名党项平夏部首领。历史上,李彝超应属拓跋思柬族孙,为小说需要特改为其子。李彝超,做过夏州左都押衙、防遏使,后唐明宗长兴四年(公元933年)二月戊午(十二日),定南节度使、检校太师、兼中书令,朔方王李仁福去世;庚申(十四日),三军打算立李彝超为帅,以李仁福的名义向后梁朝廷上奏说:“臣疾已甚,已委彝超权知军州事,乞降真命。”(《旧五代史。一百三十二卷。李彝超传》)
2,任得敬 西夏贼臣,先叛宋降西夏,后谋与夏皇帝分国
任得敬:原为宋朝西安州判,1137年以城降西夏,夏崇宗命其权州事。任得敬以献女给夏崇宗为妃,而被擢为静州(今灵武市东)防御使,其女在大德四年(1138年)八月被力为皇后,任得敬升为静州都统军。夏崇宗死后,任皇后被封为太后。后因平定萧合达叛乱和镇压讹起事,升为翔庆军(治在今吴忠市境内)并封西平公。1149年入朝为尚书令,次年升任中书令。1156年任得敬为国相,把持朝政。弟任得聪为殿前太尉,任得恭为兴庆府尹,其侄任纯忠为枢密都承旨,任氏兄弟遂擅夏政。随后,任氏势力不断膨胀。1160年任得敬进封为楚王,还封为“秦晋国王”、太师、上公、总领军国重事等职称,出入仪从与皇帝相仿。阴谋进一步篡国。天盛十七年(1165年),任得敬于西平府(今宁夏吴忠市)兴建宫殿,企图将西平府、夏州作为其领地。

乾元年(1170年),任得敬胁迫夏仁宗分国土之半归其统治。夏仁宗被迫答允,分西南路及西平府、灵州罗庞岭(今甘肃武威境)等地归楚国。任得敬又迫使仁宗上表金国,要求对楚国予以承认,被金世宗拒绝。任得敬结怨于金,转通南宋,约夹攻金国。后阴谋败露,夏仁宗得金国支持,捕杀任氏兄弟族党。任得敬分国失败。
3,李德明 西夏王国的奠基人
李德明(981~1031) 西夏王国的奠基者。李继迁之子,小字阿移。李继迁死,李德明嗣位,年二十四。对内保境息民,恢复生产;对外附辽和宋,专力向西发展。1005年,辽册封他为西平王。次年,宋授为定难军节度使,封西平王,赐银一万两、绢一万匹、钱两万贯、茶两万斤,并允许在保安军设立榷场。李德明统治后期,西夏农业经济有了明显的发展。西向进兵,杀吐蕃大首领潘罗支,夺取西凉府(今甘肃武威);又出兵攻打甘州(今甘肃张掖北)回鹘,初战失利,乃陈兵阻绝其通贡宋朝的道路。

1028年,派子李元昊须兵消灭了甘州回鹘。两年后,又略取了瓜州(今甘肃安西东)和沙州(今甘肃敦煌东)。西夏势力直抵玉门关,据有整个河西走廊。他营建宫室、馆驿、桥道,讲定礼仪制度,追尊李继迁为皇帝,立李元昊为皇太子。1020年,由西平府迁都怀远镇(原属灵州,今宁夏银川市),改名兴州。1031年死。景宗时追谥光圣皇帝,庙号太宗,陵号嘉陵。
4,野利任荣 西夏文创制人
野利任荣是党项族中的著名学者,学识渊博,对中国文化典籍非常精通。是西夏王朝建立初期各种典章制度的参与者和谋划者,曾受元昊委托亲自主持创制了中国历史上独具特色的文字——西夏文。是元昊最重要的大臣之一,元昊封他为谟宁令(天大王)。
5,夏崇宗 西夏皇帝
夏崇宗(1084—1139),名乾顺。夏惠宗长子,梁氏生。西夏皇帝。其祖母梁太后晚年得孙,十分钟爱,常亲自提抱着顾。天安礼定元年(1086)七月,太后和秉常先后去世,乾顺即帝位,年仅3岁,由母后梁氏和舅父梁乙逋共辅政。是年八月改元天仪治平。次年(1087)正月,宋朝遣使册封乾顺为夏国王。
6, 李元昊--西夏开国皇帝
李元昊--西夏皇帝
宋景德元年(1004年)五月初五,一个婴儿在灵洲(今宁夏灵武)呱呱坠地,他刚出生就啼声英弃,双目炯炯。他就是后来正式建立西夏王朝的第一代皇帝李元昊。少年时代的元昊,平素喜穿白色长袖衣,头戴黑冠,身佩弓矢,出行常常带百余骑兵,自乘骏马,前有两名旗手开道,后有侍卫步卒张青色三盖相随,左右簇拥,煞是耀武扬威。他幼读诗书,对兵书更是手不释卷,专心研读,优倾心于治国安邦的律法著作,一向善于思索、谋划、对事物往往有独到的见解。
7,杨景周 清代末期曾任平罗、中卫等县知事
杨景周:原名兆熊,又名云浚,字景周,号佛华,行一,出生于清代末期的安徽省怀远县,学历邑庠生,南京高等学堂理科毕业,格致科举人,分部七品小京官,三年以后,主事用。后至甘肃省历任西宁、平罗、岷县等县知事。任中卫县知事曾获六等嘉禾章。 离任返里后,曾任师资养成所所长,怀远县立初中校长
8, 王树楠 进士,历史学家,清代末任中卫县知事、庆泾固道道员, 王树楠(1851—1936年)字晋卿,祖籍热河承德直古北口小兴州,生于直隶保定新城(今河北省高碑店)邓家庄耕读之家。王树楠七岁入家塾,八岁学做诗,“龆龄颖异,出语惊人”。十六岁入邑庠,(注:邑庠:县学堂。)次年补廪膳生。1872年以读书优异被举荐为贡生,朝考以教职候选。当时直隶总督曾国藩聘请其祖父在省城保定莲池书院讲学,他在书院随读。曾国藩闻其名,专门召见指导读书治学、诗古文义法,训勉鼓励,谈话两个多小时,他深以为荣。后来李鸿章任直隶总督,见其文章,拍案惊赞,十分赏识,称之为“苏长公后第一人”。24岁被聘为通志局修纂,26岁考中举人。在志局先后任职十二年,同时继续在莲池书院攻读治学。他素好考订之学,以文会友,结识了劳乃宣、吴汝纶、曾纪鸿、薛福成、朱采、赵铭等一代名士,相互质疑问难,获益良多,但在科举考场中却屡次失意。到1887年36岁才会试中进士。初被点任户部广西司主事。

他自感小京官碌碌无为,徒耗岁月,而地方官尚可直接为民造福,实现治国安邦抱负,于是报请外放,改任知县,从此步入仕途,开始仕宦生涯。 1886年后,历任四川青神、资阳、富顺、宁夏中卫县知事。
9,孙朝捷 宁夏人,康熙五十四年(公元1715年)任嘉峪关营游击。
孙朝捷,清代将领,宁夏(今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人,康熙五十四年(公元1715年)任甘肃嘉峪关营游击。
10,黄自元 清代光绪年间任过宁夏知府
黄自元(1873--1918),字敬舆,号澹叟,安化县龙塘乡人。光绪年间任宁夏知府,
清同治六年(1867)举于乡,次年殿试列第二(榜眼),授翰林院编修。曾任顺天乡试同考官和江南乡试副考官。郑沅于《敬舆公七十寿序》中曾说:“典试江南,被议镌级。或云可以入资捐复,而卒不为。终被朝廷昭雪,起用检讨。” 光绪年间,黄自元历任河南道、陕西道监察御史.
11,黄自元 清代光绪年间任过宁夏知府
黄自元(1873--1918),字敬舆,号澹叟,安化县龙塘乡人。光绪年间任宁夏知府,
清同治六年(1867)举于乡,次年殿试列第二(榜眼),授翰林院编修。曾任顺天乡试同考官和江南乡试副考官。郑沅于《敬舆公七十寿序》中曾说:“典试江南,被议镌级。或云可以入资捐复,而卒不为。终被朝廷昭雪,起用检讨。”光绪年间,黄自元历任河南道、陕西道监察御史
12,司九经 清代康熙时宁夏人,官至总兵
司九经,字圣典,清代将领,甘肃省宁夏(今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人,以凉州把总随征昭莫多有功,累擢至宣化镇总兵。后因故罢归,康熙末以准部攻扰西藏,清军西征,战死于西海。司九经一辈子骑马打仗,征川、滇、塞北及西藏,平定边疆,过着艰苦的军旅生活,受人赞扬。
13,马德昭 清代晚期任固原提督
马德昭,回族。生卒年不详,号自明。四川省阆中人,青年时以武生投于清将向荣部下,以功得参将称号。因病归乡休养一段时间,后又被清廷起用守卫黄河。因在河南、陕西间作战有功
14,刘芳名 清代顺治年间任宁夏总兵
刘芳名,字孝五,(?—1660),清朝将领。明末清初宁夏(今银川市)人。明末为吴三桂属下,官柳沟总兵。后随三桂降清,仍原职。顺治元年(1644),因罪削职,改隶汉军正白旗。二年,调宁夏总兵。训练家乡子弟,镇压农民起义军,擢四川提督。旋授右都督,仍镇宁夏。六年,攻杀叛将刘登楼。又疏陈在宁夏充实人口,发展生产,被采纳实行。十六年,奉调福建,驻江宁(今江苏南京),对郑成功作战。旋病卒。
15,清朝末期“西北五马”的兴起
“五马”家族虽然同是甘肃河州(今甘肃临夏回族自治州)人,又均系回族穆斯林同胞,且皆为马姓,但他们在祖籍地和祖源上却出于不同省区、互不相关的3个家庭———祖籍陕西省的马占鳌家族、祖籍甘肃省的马千龄家族和祖籍青海省的马海晏家族。一、西北回族武装力量的生成
自乾隆末年起,西北回族穆斯林人民反清斗争屡兴不已,至同治年间则汇集成为一场持续十余年、遍及陕、甘、宁、青、新五省的巨大民族运动。这次运动正是诸马起家的开端。
16, 杨增新(1862—1928),字鼎臣、子周,号荩臣,男,汉族,蒙自县人。曾任新疆都督兼市政使。
清光绪十五年(1889),杨中己丑科第127名进士,被选用甘肃中卫县知县。时该县百姓不堪官府和富室压迫剥削,揭竿起义。杨督兵镇压有“功”,被摆升河州知州,后迁任甘肃武备学堂总办。三十三年调任新疆陆军学堂总办,次年经新疆巡抚联魁保荐入京,陛见慈清太后和光绪皇帝,被调任新疆阿克苏道尹。辛亥革命前夕,又调任镇迪道尹兼新疆提法使。
17,王祯 清末民初任七星渠总领
王祯:宁夏中宁县恩和乡人,卒于1918年3月5日,曾率乡亲们在孙家滩开渠十四里,由北河子引水灌溉,名“王祯渠”,即后来的安滩渠。
光绪二十三年(1897年),王祯被推任七星渠总领,任职二十一年。光绪二十六年创修红沟倒虹吸水洞,一直使用到民国27年。民国6年又创修成七星渠口进水涵洞,使七星渠与清水河山洪分流,其分流作用后来失效,但控制渠道进水进沙的作用显著。到1958年按原方位改建成进水闸
18, 傅 清 清朝大臣,任过固原提督
傅清(?-1750)清朝大臣,固原提督。姓富察。满洲镶黄旗人、李荣保之次子,大学士傅恒之弟。初为侍卫,历官至天津镇总兵、固原提督。乾隆中,先后以副都统、都统衔两次出任驻藏大臣。请复通藏塘汛,防备准噶尔。乾隆十五年,西藏继任郡王珠尔默特那木札勒勾结准噶尔阴谋叛乱时,设计杀死叛首后被围自杀。追封一等伯爵,谥襄烈。

六出萧关的汉武帝
东汉三百六十五功臣之一的梁统
东汉“贤辅梁商”
“凉州三明”之一的皇甫规
自学成才的针灸学家皇甫谧
爱国忧民的傅燮
在宁夏大兴水利的刁雍
高平起义的领袖胡琛、万俟丑奴
唐朝中兴名将韩游环
中兴唐朝的少数民族领浑瑊
北宋名将曲珍
北宋御夏名将周美
宋代抗战派名将刘琦
宋代抗金名将吴玠
南宋抗金名将吴璘
西夏王朝的奠基者李继迁
西夏王朝的建立者李元昊
西夏文字的创制者野利仁荣
西夏中兴之王李仁孝
西夏儒学大师斡道冲
元代名臣高智耀
元代名将来阿八赤
元代名臣杨朵儿只
致力于边防事业的杨一清
石城起义领袖满俊
清初第一良将赵良栋
为宁夏水得事业作出贡献的王全臣、通智
清代回民起义领袖马化龙
一代教长马元章
十大中将韩练城
甘军创始人董福祥

不一定全,希望对你有帮助。

阅读全文

与河西走廊中的历史人物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历史知识薄弱 浏览:23
军事理论心得照片 浏览:553
历史故事的启发 浏览:22
美自然历史博物馆 浏览:287
如何评价韩国历史人物 浏览:694
中国炼丹历史有多久 浏览:800
邮政历史故事 浏览:579
哪里有革命历史博物馆 浏览:534
大麦网如何删除历史订单 浏览:134
我心目中的中国历史 浏览:680
如何回答跨考历史 浏览:708
法国葡萄酒历史文化特色 浏览:577
历史人物评价唐太宗ppt 浏览:789
泰安的抗日战争历史 浏览:115
七上历史第四课知识梳理 浏览:848
历史老师职称需要什么专业 浏览:957
什么标志军事信息革命进入第二阶段 浏览:141
正确评价历史人物ppt 浏览:159
ie浏览器如何设置历史记录时间 浏览:676
高一历史必修一第十课鸦片战争知识点 浏览:296